公布学生成绩算不算侵犯隐私?

如果连张榜公布成绩都感觉尊严受损,这些孩子今后如何面对社会、面对挫折?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辅导员杨森在年级会上,宣读了2014级英语专业所有通过今年6月专业四级考试学生的成绩。不少学生认为,杨森的做法欠妥,且不够尊重学生的隐私。随后,在一个学生QQ群里,一些同学匿名对杨森的做法进行了“声讨”,有人甚至用了脏话。杨森知道后,在另一QQ群向学生喊话,也用了一些不文明的词语回骂(昨日澎湃新闻)。

杨森告诉记者,按照他所在的外语学院管理规定,每年都会把学生的专四成绩张榜公布,而他考虑到这次有24个不合格的同学,出于希望提高成绩、保护学生隐私,他没有张榜公示而是改为在学生大会上宣读通过学生的成绩,没想到引来辱骂。作为教师,他感到很心寒。

网上有不少网友对杨森表示了支持,也有人说,现在的学生打不得骂不得,公布个成绩还扯出隐私,一个个玻璃心。但我觉得此事有点蹊跷,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不早就通过网上查询的方式公布了吗,怎么学生得知自己的成绩,还要用“看榜”如此之原始的方式?如果明明学生可以自查成绩,学校再公布,纯属多此一举;如果这是一个“惯例”,说明学校公布成绩的目的不是为了告知,而是为了所谓的“激励”。

可是,别说大学生,现在连小学生也不让公布成绩了啊。上海早在2004年就已在该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明确规定“不得张榜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名次”。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成绩纯属学生隐私。比如在美国的大学,如果老师想公布成绩,不会把学生的大名贴出来,顶多用学生证号的最后4个字母代替。日本的公立学校,不计分数、不作排名,成绩只是学生自己的事。在法国,成绩只有学生本人和家长知道。香港学生的成绩作为绝对隐私,受法律保护,学校想要披露学生成绩必须获得学生的同意。2007年香港理工大学不慎泄露2万多学生成绩单,校方为此关闭学校电邮系统,向隐私专员公署提交备忘,并郑重向学生道歉。

为什么不同的地方,乃至于不同的人,对于学生成绩的隐私性质,认识如此不一样?我想,这是因为不同的教育体制和观念之下,对公布成绩目的为何,看法大有不同所致。实际上,我们过去说的“应试教育”或“唯分数论”,不仅仅靠教学和考试来实现,它还有一套情感管理的办法,名为排队公示,实为羞辱。这样的做法,不仅“激励”效果成疑,反而让学生付出沉重的心理代价。只不过,网络的匿名性,让学生有了可以“发泄”的渠道,师生对骂、斯文扫地,成了今日校园一奇景。可是,应试教育下,学生在心里痛骂用成绩榜让自己游街示众的校方,可能非今日始。

如果不是从一个支援、帮助的角度,来看待学生考试成绩,张榜公布积极无比,平时乐做甩手掌柜,教育者所起到的作用,恐怕比隔空对骂还糟糕。另一方面,学校、老师对此事如此积极,有时也是迫于业绩压力。换句话说,由于各种教学评比频仍,学校、校长也有排名压力。学校排名榜羞辱各个考试通过率落后的学校,校方一转身就把这套羞辱逻辑转嫁和分摊到了学生身上。有人就开玩笑说,假如你觉得秀学生成绩很爽,能起到激励作用,那你干吗不秀一秀自己的工资条啊?

我不是说学生不该不努力,也不是说学生不要对自己的学业和成绩负责。我的意见是,公布成绩这件事,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弊大于利。有人认为,如果连张榜公布成绩都感觉尊严受损,这些孩子今后如何面对社会、面对挫折?我的看法正好相反,正因为这样的侮辱太多了,羞辱文化内化为内心的仇恨和戾气(所以才引来QQ骂战),所以今后更没法正常地融入社会了,这才是不问学生意愿就张榜公布成绩最大的恶果。

作者

果冻

果冻

时评人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天价”理发店遭罚9万,不冤

“天价虾”事件人尽皆知,可如今还有商家效尤,原因恐怕还是,有些商家觉得被从重处罚的青岛大虾案例是个例,成为漏网之鱼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