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法回避的灾难记忆中自我救赎

​历史的意义在于比较,我们还原当时的历史细节,就是要认真拷问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和我们的同胞是不是以最大的勇气和最高的智慧,去拯救掩埋在废墟下的生命。

整整40年前的今天,对于当时的唐山人和所有的中国人来说,都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悲剧。

在7月28日那天的午夜,一场突如其来震级巨大的大地震,几乎摧毁了那座在河北省享有盛誉的城市。从那时候开始,唐山大地震就与中国的自然灾害史如此密切的联系在一起,从未从民族的灾难记忆里走远。

​对于经历者来说,在每一个周年回忆当时的灾难都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对于记录者来说,在每一个周年叙述当时的灾难都是一件极其审慎的事情;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在此刻再度回忆当时的灾难还是一件极其庄严的事情。毕竟,这一场灾难作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大地震,给整个现代中国上了一场无法回避的灾难教育课,让整个民族在之后的40年中选择自我救赎。

​我们无数次地祈祷这样的灾难从来没有到来过,也永远不会到来。但是我们也无数次地提醒和警告自己,这样的灾难威胁从来就没有在人和自然的共存中离开过我们。远至唐山,近至汶川、甚至邢台;从大地之下,到人心之间;无不如是。因此,一场巨大的自然灾害,对于一个急切希望走完现代化历程的民族来说,绝不仅仅是痛苦和悲伤的回忆。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40年之后讲述这段历史,是为了提醒我们的血脉至亲家破人亡的悲剧。对于一个民族来说,40年之后纪念这段历史,是为了提示后来人一个社会如何学会应对,如何走向成熟。在当时极其恶劣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在当时匮乏的救灾手段面前,因此,灾难教育课首先是个人史,家庭史,是尊重一个个个体的真实记忆。

​在当时的救灾过程中,很少有人提出救灾的科学性和伤亡的真实性问题。当时的人们,不得不面临所谓集体尊严与个人权利的对立,面对人力和科学的选择,尽管对伤亡人数的追问到3年之后才有答案,对于救援工作的故事一直没有讲完。这些问题,既有当时的时代特点,也有我们面对灾害的制度完善需求。

​为什么在中国人的历史叙事中,天灾常常与人祸联系在一起。就是因为当我们面对自然灾害尚未成熟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无意放大人性中的悲剧和制度中的弱点。我们所要竭力避免的,正是这些负面因素成为自然灾害的帮凶,让灾难带给我们肉体和精神的伤害,还被放大。这既是历史老人给我们的刻骨铭心回忆,同样又是灾难教育课的重要一章。

​历史的意义在于比较,我们还原当时的历史细节,就是要认真拷问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和我们的同胞是不是以最大的勇气和最高的智慧,去拯救掩埋在废墟下的生命。记录这段历史和情感,其实就是提醒每一个人不要忘记,我们曾经共同经历过那些山崩地裂、墙倒房摧的惨痛。而我们做的所有努力,都还可以更好。这是灾难教育课永远不会上完的理由。

​我们虽有巨大的勇气和同怀的感伤,但是我们依然要正视巨大的损失。在40年之后,一个民族能否面对自然灾害逐渐走向现代,走向成熟,其实更考验历史亲历者、讲述者和继承者的意志和能力。

40年光阴,14600个日子,当年幸存的老人早已故去,青壮年已垂垂老矣,当时幸存的稚童,如今成为了承担历史叙述重要使命的一代。我们要避免国家史退变成代际史,民族记忆退变成城市记忆的最重要方式就是从历史中找到对今天仍然具有振聋发聩意义的问题。让这些问题一直拷问每一次灾害中的每一个人。

无论在当时,我们经历过怎样的伤痛,犯下过哪些可以避免的错误,我们都要深刻烙印在灾难历史中,并且将其作为将来面对灾难威胁时唯一的自我救赎方式。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作者

商汉

商汉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邢台处理“民谣”,“官谣”咋办

最该被公安机关盯着的制造谣言者是谁?最该第一时间被抓的谣言散布者是谁?造成“抗洪救灾秩序以及灾区社会稳定严重影响”的第一责任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