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一场尚未演完的大戏

英国脱欧,或是卡梅伦政府豪赌落败,他也因此宣布辞职,但在英国对欧关系、全球金融市场等层面,反应或许刚开始。

24日13时,英国公布了“脱欧”公投的最终结果:英国脱离欧盟。受此影响,全球市场暴动:英镑兑美元跌逾1200点以上,创下30年来最大跌幅;美元指数一度创2010年以来最大升幅;欧元创下了引入欧元以来的最大跌幅;离岸人民币跌500点,在岸人民币跌近300点并跌破6.60,创2011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欧美股市纷纷下跌,中国A股受公投消息影响也巨幅震荡。

这出乎许多人意料。进入6月以来,无论是市场表现还是民调结果,都没有清晰指向这一结局。公投前,欧洲股市、英镑汇率一度连续下跌,直到6月16日英国拥欧派议员JO-COX遭枪杀后,市场情绪才有所稳定。这很令人奇怪:在公投结果公布前,市场震荡本应持续发生。世人对JO-COX遭枪杀的同情不可能成为市场反转的全部理由。利用重大事件套利,正是市场的常用手法。因此,欧美金融市场的近期表现虽然与英国脱欧公投相关,但并不客观。

同样不客观的还有民调。太阳报作为脱欧派一方,所得出的民调结果往往与拥欧派一方的金融时报相距甚远。同样,同一天在亲欧区伦敦所作的民调很可能与反欧区占多数的桑德兰矛盾。这也意味着,民调结果很难被当作脱欧还是留欧的民意风向标,也无法反映出双方的对立程度。

因此人们难免猜测,公投本身不仅是卡梅伦兑现2013年所作的承诺,同时也是一次主动坐庄的豪赌。赌的是什么?是以英国的方式处理欧债危机、难民危机、在欧洲大陆能否继续保有特权的危机。赌对了,就可以转移矛盾,获得特权,让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保持传统上最舒适的距离。若即若离,通过“离岸平衡”等策略获取最大利益,历史上英国曾屡试不爽。而类似的赌局,1975年英国做过,后来的丹麦、瑞典及希腊也都做过。

然而这场赌局的结果是庄家落败。卡梅伦在第一时间即宣布辞职。但是,这不是最后的结局。在英国对欧关系、全球金融市场、全球经济一体化、欧盟的组织架构等层面,反应或许刚刚开始。

据英国财政部此前测算,脱欧后英国最短需要两年、最长需要15年重新调整与欧盟及第三国的各项协议和整体关系。这里面包含了诸多不确定性;对于全球金融市场,高盛的乐观估计是,欧洲股市或因此下跌15%;对于方兴未艾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来说,一个老牌帝国、全球第五大经济体重归“孤岛”,无疑意味着一体化进程遭遇重大挫折;而欧盟内部从来不缺乏疑欧派,英国脱欧很可能激发广泛的效仿行动。

不过这并不代表未来将充满“黑天鹅”。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大可能重演“雷曼时刻”。雷曼倒闭,让欧洲股市下跌了46%。此外,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不会中止,或许有更多的区域性的“点”代替“面”。而英国对欧盟关系的调整,赋予了域外国家与英国增强联系的长期机会。这正是中英两国去年表达过的共同愿望。

如同BBC专家所说,英国可以投票离开欧盟,但无法投票离开现实。现实是,与1946年丘吉尔首议建立不设边界的“欧洲合众国”时相比,英国与岛外世界的联系紧密得多。英国脱欧似乎是回到了1946年前的原点,但实际上,只是调回了他们熟悉的视野,至于座位,仍在原地。

作者

徐立凡

徐立凡

评论人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英国脱欧,中国机遇

英国脱欧之后,中国外交就要奋发有为,建设中英特殊关系,坚决实现五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