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拆迁户怎么成了“过街老鼠”

该被称为“过街老鼠”的,不应是“钉子户”,不应是对拆迁有意见、有情绪的人,而应是一切违背法律的拆迁行为,应是一切暴力拆迁的顽固思维。

“支持征收工作,不做过街老鼠。”任谁看到这样的标语,都难免郁闷,一个“过街老鼠”,给予了被拆迁户严重羞辱。这一场景并非虚妄,据媒体报道,这是西安碑林区一棚改工地的真实场景。

提及拆迁冲突,公众印象最深的,大多是成都唐福珍、宜黄钟如九们遭遇的暴力“血拆”事件,甚至曾有人绘制了一幅“血拆地图”,勾勒了各地的“血拆”事件,喧嚣一时。现在,“血拆”逐渐减少,但并不意味着拆迁已经掀开了新篇章,并不意味着依法拆迁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支持征收工作,不做过街老鼠”的标语,就戏剧化地唤醒了这种记忆与印象。

一个饶有意思的细节是,“过街老鼠”发生在棚户区改造工地中,而并非拆迁冲突多发的城中村改造工地中。棚改与城改,虽然仅差一字,但背后潜藏的东西,却相去甚远,因为,棚户区改造是对国有土地上的拆迁改造,城中村改造是对集体土地上的拆迁与改造。

2011年,国务院颁发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对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与补偿,从流程到权责都给予了明确界定,也就是说,只要拆迁方严格依法拆迁、阳光拆迁,一切都不是问题,都可以找到充足的法律依据;而有关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征收与补偿规定,迄今仍是空白。

相信,国有土地上的拆迁,如果严格依照法律办事,“过街老鼠”这样的标语,根本是不可能出现的。不管是拆迁方不满意,还是被拆迁方不满意,起诉到法院让法律裁定就是了,遗憾的是,公众甚少看到法律居中调节,相反,“过街老鼠”背后,依然充斥着对抗性极强的拆迁思维。谁敢相信,挂出了这般标语的拆迁方,能够严格按照法律来拆迁?恐怕,在大多数拆迁者乃至地方政府的脑子里,还是觉得走法律路径太麻烦,哪里有暴力拆迁简单便捷。

这些年来,拆迁一直“恶名在外”,社会各界也极力希望拆迁能够行走在法治的道路上,最大程度地调节矛盾、呵护利益。然而,“过街老鼠”的标语却告诉公众,拆迁有法可依仅仅只是第一步,如何让拆迁方放弃固有的暴力拆迁路径,依法拆迁、阳光拆迁,却更为重要、更为艰难。

事实上,该被称为“过街老鼠”的,不应是“钉子户”,不应是对拆迁有意见、有情绪的人,而应是一切违背法律的拆迁行为,应该是一切暴力拆迁的顽固思维。拆迁,本来就是利益的再分配,有争议、有纠纷很正常,所以,更应该利用好法律平台,让法律发挥出应有的调节作用,这样,才能远离“恶名”。

作者

曹旭刚

曹旭刚

媒体人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印度制造”会否取代“中国制造

印度正在国际分工体系中重新定位自己,而“世界工厂”之后,中国也需要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