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日本(三):日本如何处理垃圾

微观日本(三):日本如何处理垃圾

在日本参观期间,最大的感触是,无论是环境治理还是老龄化社会的应对,是民众、企业、政府合力寻求平衡的过程,最终达到良性循环。对于垃圾分类,政府部门引导到位、公共设施齐全,民众已将其内化为日常生活习惯,企业在付出治理成本的同时也在从中创造新的价值。

10月下旬,笔者在日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参观,聚焦日本环境治理、应对老龄化、小学德育教育等话题,从微观层面观察日本社会。继凤凰网自由谈推出《日本如何进行公务接待》、《日本如何治理大气污染》后,今天推出第三篇:《日本如何处理垃圾》。

文/凤凰网主笔  陈芳

早在去日本之前,就听说日本的垃圾分类做得很细。对于国内普通家庭来讲,一直很困惑的是我们不知如何分类,分类后又被收垃圾的人倒在一起,因此尽管小区和一些公共场所设有分类垃圾箱,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直到现在并不知道怎样具体操作。因此,此次日本之行,我对日本究竟是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很感兴趣。

除了观察日本地铁站、大学、办公楼等公共场所的垃圾箱设置,还特地向陪同翻译渡边晓红女士请教,下面介绍她作为一个普通人是怎么进行垃圾分类的。

垃圾分类内化为国民习惯

首先是分类:大致分为可燃、不可燃、塑料标识、资源垃圾(书籍、报纸、易拉罐、瓶等)、粗大垃圾、医疗垃圾等几种。在东京大学我见到一排垃圾箱,共13个,每个上面标志着不同垃圾,旁边还有一个手册,详细列有各种垃圾应该怎么分类、怎么处理。

东京大学校内一处垃圾回收站(摄影:陈芳)

大的分类之后,还有更进一步的处理。比如塑料标识的垃圾,矿泉水瓶瓶身和瓶盖要分开;比如家用饮料和调料瓶,如果要扔进资源垃圾那一类,一定要洗干净,不洗干净扔到其他分类处理;牛奶盒等纸质垃圾,要撕开洗干净晾干,再放到资源垃圾中;易拉罐等,一般普通居民扔之前,也会洗干净,防止出现异味。

对于粗大垃圾则要单独收费,哪些属于粗大垃圾?诸如被子、拖箱、电器、家具等大件垃圾。渡边女士介绍,一个行李拖箱大约是300日元的处理费用,电视大致在3000-5000日元。要扔这些大件垃圾之前,需要提前打电话预约,询问费用,然后到便利店买垃圾券,贴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电话。

此外,在很多社区,垃圾不能提前堆放到路上,会有固定收垃圾的时间,越接近越好。如果是堆放的垃圾要用网罩住,以免猫狗鸟啄咬。

以上是普通居民要做的事情,日本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立法、出台分类指导意见、提供设备等,每年还会制作一个垃圾分类回收的日历,上面列有怎么分类、收垃圾的时间等。

社区自治力量监督

日本社会的自治程度很高,每个社区都有自治会,与社区居民共同制定属于本社区的自治条例,会为共同维护街区环境、提升街区档次承担责任。如果有新搬来的居民,社区自治区的人会提醒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如何放置,如果哪家垃圾分的不对、放的不合理,会有老人敲门提醒监督。渡边女士说,她在日本多年,体会到一个社区的居民大致分为这样三个层次:克制自己,共同维护,提升社区,底线是不要祸害这个社区。

日本垃圾分类最初的动力很简单,就是感觉垃圾无法处理,其国土面积小,无法填埋,只能以焚烧的方式处理,在烧的过程中怎么高效且避免污染,以及哪些可以二次利用,于是产生了分类的理念。

日本资源紧张,很注重废弃物的再利用率,而这种意识早已内化到每个国民的日常行为中。想要好的环境,需要社区的每个人的付出和共同维护,渡边女士说,很多中国人来日本赞叹环境好、垃圾处理得好,但没有看到背后日本国民付出和忍受了什么。

东京街边一家小店门前的垃圾回收处(摄影:陈芳)

她还特意提到,中国的垃圾分类其实要感谢捡垃圾的那些人,他们为中国的垃圾分类作出了很大贡献,社会应该尊重关爱他们,而不是瞧不起。

处理垃圾也是一种产业

在国内,困惑大家的除了分类,还有分类后的处理。此次日本之行,在川崎市参观了一家专门处理废弃物的企业——吴羽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下面介绍该企业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在日本,废弃物分一般性废弃物和产业废弃物,前者主要是家庭办公室产生的垃圾,由公共团体负责处理;产业废弃物由企业自行处理,有些企业就会委托像吴羽环境公司这样的专门企业处理。

该公司主要处理塑料、纸质、木质、动植物残留等废弃物,采取焚烧处理办法,有三个焚烧炉,每天可以处理210吨废弃物。

吴羽环境公司处理废弃物的流程大致是这样:1、接收企业运送来的产业废弃物,企业必须确保分类合格,如果参杂了其他不在协议内的垃圾,予以退回,双方要有基本的诚信契约精神。2、即便如此,还会有三四个工人对不合格的垃圾进行挑拣处理,以免损坏回收处理设备。3、做粉碎处理。4、进焚烧炉燃烧,三个焚烧炉不停歇运转,产生的热能用于发电,该厂一个月发电量是1500MWh,可以满足5000家庭日常用电。5、经过焚烧后实现无害化的废渣,会被运往终端处理场,在那里进行填埋或被作为路基材料等回收再利用。

吴羽环境公司处理垃圾的操作间(摄影:陈芳)

参观这家工厂时,几处细节让人印象深刻:虽是处理垃圾的企业,丝毫不会让人感觉到脏乱差;运送垃圾的车,上面罩着布,防止运输过程中垃圾遗洒;工人干完自己的工作,会及时清扫,保证厂房整洁。

吴羽环境公司强调该企业有三大支柱:首先,要确保回收处理过程中不对大气、水、土壤造成污染,做到这一点,在焚烧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化学制剂做中和处理等工序,安全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化是该公司的核心技术,吴羽环境还有专门处理化学废弃物的设施,具有非常高的技术研发能力;其次,确保从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企业在川崎市工作的员工共有53人,员工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在心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再者,强调与周围地域共存,诸如会邀请市民参观、普及垃圾处理知识,并告诉市民不要随便投放垃圾,让人人有美化环境的意识。"

在日本参观期间,最大的感触是,无论是环境治理还是老龄化社会的应对,是民众、企业、政府合力寻求平衡的过程,最终达到良性循环。对于垃圾分类,政府部门引导到位、公共设施齐全,民众已将其内化为日常生活习惯,企业在付出治理成本的同时也在从中创造新的价值。

(凤凰网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 

附:《微观日本(一):日本如何进行公务接待》

附:《微观日本(二):日本是如何治理大气污染的》

扫描二维码,关注自由谈微信公号

作者

陈芳

陈芳

凤凰网主笔,专注于中国时政、高端访谈和新疆话题。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微观日本(二):日本是如何治理

管窥日本是如何治理大气污染的,大致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经济高速发展导致环境问题突出,公众意识觉醒,政府采取行动调查、立法、制定标准,企业提出改进计划并执行,最终实现空气质量改善,在这一过程中治污与发展实现了良性循环,而非此消彼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