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数量减少不是公车改革的唯一目的,更重要的还在于建立一个交通费用节约可控、车辆管理规范透明、监管问责科学有效的新型公车制度。目前已实现大幅公车压减的党政机关公车改革,也并非就是大功告成,还需进一步观察其常态、长期的制度运行效果。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施子海昨天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当前公车改革进度符合预期,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140个参改部门公车改革工作已全面完成,中央垂直管理系统车改已经启动,中央企业和事业单位车改方案即将出台。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上报车改方案,其中27个省区市已经得到批复。(相关报道见A3版)
27个省区市改革前公车总数为163.3万辆,取消73.9万辆,地方公车压减45.22%;中央国家机关取消车辆3868辆,压减61.8%……这样的公车改革进展,无疑令人欣慰。因为这不仅意味着公车改革已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而且也意味着去年7月中央《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所部署的公开改革“时间表”——“中央和国家机关力争2014年底前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在2015年底前完成”——已经和正在按部就班被逐步落实兑现。倘若地方改革方案完全落地,公车数量的减少比例将近五成,至少从节约财政开支的角度看,不再那么庞大的公车数量,既意味着公车消费的减少,也意味着相关财政供养人员(主要是司机)数量的减少,由此带来行政成本的降低。
欣慰之余,进一步站在全面完整的公车改革的角度审视,我们也要清醒意识到,目前主要在党政机关范畴推行的公车改革及其取得的进展,仍然只是公车改革整体部署的一部分,要想全面、完整地完成公车改革,充分落实《意见》部署,我们事实上依然“在路上”,任重而道远。按照此前《意见》的部署,除了党政机关,公车改革同时也要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有序推进”,并用2至3年时间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关于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公车数量,长期以来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由于我国事业单位和国企规模,事实上比党政机关更为庞大庞杂,其公车数量很可能比党政机关更多。据统计,我国现有事业单位111万个,事业编制3153万人,即便按全国事业单位每家只有2辆公车算,公车的总量也将超过200万。而同时,2013年我国国企(不含金融类国企)共有15.5万户,职工人数3698.4万人。
更重要的是,除了公车数量,由于事业单位和国企本身固有的种种复杂性,要想推进相应的公车改革,还很可能面临较之党政机关更为复杂的问题。比如,我国现有事业单位存在“行政类、经营类、公益类”以及“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等错综复杂的分类,如何在这些不同类别的事业单位推进公车改革,并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本身相互协调衔接,便是一个不轻松的复杂问题。而在国企方面,同样也存在“商业”与“公益”以及“垄断型”与“竞争型”等复杂分类,同样也面临如何分类推进公车改革,并与国企改革本身相互协调衔接的问题。
此外还要看到,之所以必须全面推进公车改革,公车数量减少不是公车改革的唯一目的,更重要的还在于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公平高效的公车制度——如《意见》所强调的,要构建交通费用节约可控、车辆管理规范透明、监管问责科学有效的新型公车制度。目前已实现大幅公车压减的党政机关公车改革,也并非就是大功告成,还需进一步观察其常态、长期的制度运行效果。
好在此次国家发改委已表示,中央企业和事业单位车改方案正抓紧制定,即将出台;此前国务院《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也明确,适时启动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对于公车改革下一步的深入推进,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0人参与 0评论
作者
北青社评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