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关系“黄金时代”能走多远?

中英之间日趋扩大的文化交流、文明共振,能够使我们有信心把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看得更长远一些。

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邀请,习近平主席将于10月19日至23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出访之前,习主席和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分别接受媒体专访,不约而同地表示中英两国关系正在开启“黄金时代”。

众所周知,经贸合作、互补共赢是中英两国开启“黄金时代”的内在动力。中国的制造业优势与英国的金融业优势形成了彼此需求的强大引力,而面对日益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中英两国都是开放自由的贸易政策的受益者和支持者。卡梅伦曾指出:“我们正身处全球竞争中,我希望英国在这场竞争中获胜。如果我们发挥全部的力量并与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一些国家一一中国无疑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一一建立关系,那么我们就能取得成功。”同样,中国的复兴之路也需要英国。在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构想中,英国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也是这一新经济带在西欧的关键支点。今年,英国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率先宣布申请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创始成员国,而在1950年英国曾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发达国家。对英国而言,基于重商主义传统的务实合作精神奠定了中英关系的基调。

增进互动、展现互信无疑为中英两国开启“黄金时代”创造了良好氛围。卡梅伦多次表示:“中国的崛起明显是一种机遇而不是威胁。”这与其他西方大国的态度明显不同。2013年卡梅伦访华时在到达北京后宣布英国将成为“中国在西方的最有力的支持者",将利用其政治影响推动中国与欧盟之间签署自由贸易协议,真正落实“最有力的支持者”的承诺。这一次习主席访英,势必将进一步强化英国的这一角色定位,彼此尊重核心利益,互相支持经济发展。

仅仅靠大国合作的利益共赢与诚意互信,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能走多远?这似乎是一个答案不确定的议题,因为利益与诚意是一个变量。但中英之间日趋扩大的文化交流、文明共振,能够使我们有信心把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看得更长远一些。习主席在访英之前的专访中指出:“中英两国人民相互欣赏对方创造的悠久而特殊的文化,这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只要不断夯实和拓宽这一基础,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就能生机勃勃。

从历史上看,中英文化交流的缘分不浅。就拿足球来说,中英两国都被认为是足球的起源地。国际足联认定“足球起源于中国的蹴鞠”,但“蹴鞠”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后,是英国开创了现代足球运动,成为现代足球运动的起源地。拿茶叶来说,中国无疑是茶叶的故乡,但英国使茶文化在世界范围进一步获得了推广和发展。17世纪初,茶叶传入欧洲。1663年,英国诗人华勒写了一首《饮茶皇后之歌》,献给嗜好红茶的英国凯瑟琳皇后,从此,“花神宠秋色,嫦娥衿月桂。月桂与秋色,美难与茶比。一为后中英,一为群芳最”的诗句广为传播,为中国茶文化做了最好的宣传。此外,中国古代早在先秦时期就形成了礼治文明,注重人文教化,被誉为“礼仪之邦”,而英国从17世纪开始实行“绅士教育”,成为现代的“礼仪之邦”。在制度文明方面,文官制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中国西汉时的官吏任免制度,特别是隋唐时新兴起来的科举制度,而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则起源于英国。

近代以来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三大政治思潮——从托马斯·莫尔、罗伯特·欧文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约翰·洛克到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从埃德蒙·伯克到哈耶克的保守主义,都以英国为策源地。英国也是宪政与议会之乡,是现代政党政治的摇篮,其具有温和性、妥协性、连续性、渐变性的政治理性以及立宪与法治的治理经验,都值得正处于治理现代化转型中的中国学习。2015年恰好是1215年英国《自由大宪章》颁布800周年,这在中国学界掀起了一股热潮。从某种角度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与议会主权制的演进历程,对于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时期推进中国共产党“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更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未来也许会证明,在治理现代化转型的复兴道路上,中国不仅要成为一个靠技术创新驱动的制造业大国,也会成为一个靠制度创新驱动的独具特色的民主治理大国,而经贸共赢、文明共振将使中英“黄金时代”如虎添翼,并长时期地助力于中国的全方位改革与创新。这也正是我们对此次习主席访英成果的期待。

作者

华炳啸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TPP的规矩是什么?

套用一句中国的古语,就是“车同轨,书同文”。而这个标准,则势必由美国来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