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离“制造业大国”还有多远

土地改革和税法所代表的中央政府能力建设是观察莫迪经济学的重要风向标,也是印度经济增长潜力能否释放的关键

最近印度总理莫迪比较揪心,经济增长势头放缓,经济改革遭到了方方面面的压力,因国企改革,全国成千上万的工人发动大罢工。印度经济有很好的增长潜力,如何将这些潜力挖掘出来是莫迪必须攻克的难题。印度要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就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而莫迪提出的发展道路也是东亚模式的印度翻版,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发展型的政府,否则,很多改革也只是望梅止渴。

自印度开启改革以来,与中国竞赛就成为印度发展和改革的动力,去年印度修改了GDP的统计方式,印度经济增速大幅度提升,在今年第一季度超过了中国,达到7.5%,这个消息也成了印度以及国际经济界的新闻。第二季度的数据出来之后,这种欢快的心情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增速下滑到7%,比外界预期的7.4%要低,关键是印度超越中国的景象没有了。印度下一个目标是全年经济增长率要超过中国,即便印度经济增长率超过中国,但是基数相差甚远,中国GDP超过10万亿美元,而印度是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国是印度的10倍。中印还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一年的增量相当于印度总量的一半还多。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

于中国而言,经济增长已经进入中高速,最关键的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提升中国经济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次。而印度,则处于赶超的阶段,建立更加完备的工业生产体系,将越来越多年轻人转移到工业领域,不久的将来,印度人口就会超过中国,而且印度人口的年龄结构要比中国更年轻。一个人口年轻的国家,必须以工业化来吸纳富余的劳动力,否则,人口红利就可能是人口炸弹。这也是为什么莫迪上台之后就提出“印度制造”的口号的原因。莫迪在古吉拉特邦担任首席部长的时候,就模仿和借鉴了东亚国家发展的模式,修建基础设施、吸引外资,发展工业化,这个邦在印度经济中一枝独秀,莫迪的政绩成为他入主新德里的最大筹码。

从古吉拉特邦到新德里,莫迪希望让印度变成一个制造业大国,毕竟印度有这么多劳动力,上台之后,莫迪到处“招商引资”,各国也看好印度的发展前景,前后谈下来的投资意向,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莫迪在外交上的“魅力攻势”,为印度赢得了更多的市场机会,但是要让这些投资项目在印度生根发芽结果,还需要相当的努力,必须让印度变成一个亲市场的政府。莫迪诸多改革的措施遭到了不小的软抵抗,难以落地。

要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就需要将土地、基础设施、劳动力、资本、技术融为一体,资本和技术,印度可以从外部引进来,但是土地、劳动力、基础设施需要印度自己提供。土地是印度发展大规模制造业的一大障碍,因为征地非常难,很多项目因为土地征不下来而难以实施。劳动力,也是如此,虽然印度人口很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劳动力市场化水平低,用工规定比较死板,比如用工超过100人的企业,要进行裁员的时候需要得到政府的同意。劳工和企业进行博弈的时候,政府也参与进来。最近莫迪推进的国企改革被劳工认为,政府过于亲商,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全国性的大罢工让莫迪推进劳动力市场的改革打了很大的折扣。印度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改革,从打破许可证制度开始,但是印度计划经济的色彩还是非常浓的,市场化是未来的方向。在一个国家进行工业化的时候,尤其资本比较短缺的国家,劳工难免处于弱势地位,而对劳工或者工会成员利益的过度保护会阻碍整个国家工业化的进程,阻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工组织,看来也变成了莫迪需要改革的对象,而这些人手中又握有如此之多的选票。

莫迪上台之后推动的最重要的改革就是设立全国统一的商品与服务税,这是建立统一的全国性市场的关键一步。各邦各行其是的税法让外来投资者都感到头疼,但是统一税收之后,邦的利益会受损,新的税收法案在印度联邦院(上议院)遇阻,前景堪忧。税法改革本质是中央与地方权益的再分配,也是提升中央政府资源汲取能力的重大举措。东亚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央政府的汲取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以此为基础,推动全国性的经济规划与发展。没有强大的中央政府,印度的诸多“经济走廊”也很难在短期内落实。

土地改革和税法所代表的中央政府能力建设是观察莫迪经济学的重要风向标,也是印度经济增长潜力能否释放的关键。

作者

孙兴杰

孙兴杰

国际关系史博士,经济学博士后,专栏作家。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拜登呼声渐高,希拉里优势何在

希拉里和拜登出身相似,同样是法学院毕业、当过执业律师、都曾在法学院执教,不过在从政经历方面,拜登得分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