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今日“变脸”引发热议

境外势力、媒体炒作两个万能借口,也不是新鲜说法,之所以引起关注,更多的是因为《环球时报》特殊的身份以及一直以来的话语腔调。

《环球时报》12日一篇题为《“境外势力”“媒体炒作”莫成万能借口》的文章引发热议。文章指出,“那些在每一件具体事情上都试图描绘境外势力干预路线图的做法未必是准确的。”“迁怒于媒体,宣称是媒体炒作导致了不良局面。这种逻辑的蔓延对全社会总结经验和教训相当不利。”

这篇评论中国与世界、中国与媒体错综复杂关系的文章,迅速引起各界瞩目。很多网民在跟帖中点赞,认为这是一篇不像《环球时报》风格的奇文。有人士甚至宣称,《环球时报》发出这样的声音,或将意味着中国在意识形态管理上发生变化。

确乎如此,这篇文章无论从态度还是文风上,均与以往有所不同。这种不同首先体现在更接地气,它强调“西方社会对中国政治制度存在严重误解和偏见”同时,又认为动辄手指西方,有“淡化、掩饰自己工作的不利,推卸责任”之嫌;它沿用惯常的风格说,“舆论炒作就像空气中飘着的淡淡雾霾”,却又表示,“发现并处置内因应当是我们着力的首要方向”。

文章将讨论的落点,放在解决好自己存在的问题上,断言“我们立足以不断自我完善而实现自强、直至最终胜出的总战略”,而不再简单归咎于西方某些势力的抹黑、国内异议者利用媒体捣乱等等,让众多批评人士感到喜出望外。

但如果因此视之为某种信号,解读出意识形态管理变化的动向,未免想象力过于丰富。

在现实中,一些地方官员在出了极端事件时,把矛头引向“境外势力插手”以及“国内舆论炒作”,往往在当时就会遭到公众舆论质疑,很多人甚至将类似乱找借口的说法,视为官员的雷言雷语,经不起逻辑推演和事实推敲。

而媒体及公众的不满,更多体现在对官员懒政的不满,《环球时报》文章批评的其实主要是官员的不作为,而非外界揣测的意识形态管理方面的变化。

实际上,境外势力、媒体炒作两个万能借口,也不是新鲜说法,之所以引起关注,更多的是因为《环球时报》特殊的身份以及一直以来的话语腔调。

《环球时报》批评一些地方动辄归因西方社会,立意也在于凸显其一贯的中国自信,是另外一种“恨铁不成钢”。主要意图,还是在督促、劝导官员“不以盲目防范境外势力破坏作为工作轴心”,“更大胆地对外接触,从不断对外开放中受益。”也就是说,与意识形态管理关系不大。

说到底,这不过是一篇立论较为公允、说理还算平正的评论文章而已,所论多为常识,且多着眼于具体的工作指导,并没有太多的微言大义,也没有透露出更多的政策信号。试图从字里行间演绎出意识形态管理的变化,怕是徒劳。

当然,《环球时报》在体制内一向享有很大的舆论空间,让同行羡慕,这份最高党媒子报能够如此发言,也是极大的进步。它至少表明,中国社会的割裂,没有一些人表述的那么夸张,只要愿意回归到常识,共识还是能够找到的。

扫描二维码,关注凤凰评论官方微信

作者

胡印斌

胡印斌

媒体人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放风为侵略道歉,安倍是何算计

即便有日本权威媒体放风,安倍将使用道歉等词汇,国际社会也没必要对安倍的谈话有过高期待,那样,不仅配合了安倍的表演,也让他能更加主动灵活地修改谈话内容,利用谈话引导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