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对话汪海林:抗战剧为何会出现“裤裆藏雷”情节?


来源:凤凰网历史

抗战这个题材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有一个基本定位,它是一个民族解放战争,民族解放战争本身具有一定的崇高感,有巨大的悲剧性和历史沉重感,甚至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中日关系,所以不宜用泛娱乐化的方式去表达。

凤凰网历史:假如别人也要拍一个《北平无战事》那种剧的话,流程是不是会比一般的历史剧更长,风险也会更大?

汪海林:有可能,原来广电总局有个领导说过一句话,在中国干意识形态工作,或者干影视工作,你如果智商不够,你就不要玩这个,就不要抱怨那个被毙了那个毙了——就是说,还用我来告诉你这个会被毙吗?你们拍的时候就应该想一想会不会被毙,智商不够就别玩这个。

我觉得拍历史剧对于我们中国当下的创作者跟出品单位的老板要求提的会比较高,这个高就在于创作者对中国的历史、现实很清楚,或者说对于当下的政治形势需要你往哪方面去使劲你要很清楚,如果我们平时更多的关注时事,关注当下的东西,你一般来说不会出现特别大的错误,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比如我们的戏里面如果涉及到国民党,国民党你不能写他是好的,但是你也不能写他是坏的。你不能写他是抗日的,你也不能写他是不抗日的,这个对编剧的水平就要求非常高,很难把握那个分寸,那么怎么写?上次有人要做关于国民党松山抗日的剧,我就跟他们说,你去模仿《甲午风云》那个写法,《甲午风云》是怎么写的呢?就是中下层军官,尤其是士兵是坚决要抗日的,没问题,上层是腐败的,还有卖国的。你把这个结构套到国民党的叙事里面是没有问题的,审查就不会有问题,而且你中下层军官里面最好还有一个是共产党,或者是从共产党掉队的伤兵。《甲午风云》就是这样,他里面庞学勤演的那个角色原来是太平天国的士兵,大家都对他政治上是非常警惕的,但他是坚决抗日的,这就是政治上设计的很好。所以你要有政治智慧,这个实际上对编剧的要求就非常高。

禁令只能解决一些短期的问题

凤凰网历史:为了防止抗日神剧,国家也出台了一些相关规定,比如广电总局最近表示抗战剧过度娱乐化不能发证,从根本上说,要杜绝抗战神剧,应该怎样做? 

汪海林:禁令只能在短期内解决一点问题,但是根本的问题还是因为结构性的问题。

所谓结构性的问题,就是我们目前的生产播出机制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们的生产播出机制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是市场做出剧以后卖给电视台,电视台采购部门的那些人大量的腐败,然后又由一剧多星到一剧两星,最后走向一剧一星,因为市场在萎缩,导致成本也在下降,成本下降就不可能产生精品剧,但电视台也觉得无奈,他觉得一剧四星的时候成本不断的上升,也觉得受不了了,不断的抱怨,那么这样的情况下你怎么办,你这个剧的成本如何消化,又怎么样扩大产品的生产?

所以在创作上来讲,通过禁令的方式只能解决一些短期内的问题,但是你禁了这个就会出现那个问题,而且为了躲开那些禁令电视剧弄的会越来越怪,我们很多戏像神经病一样,为什么呢?就是为了躲开那些禁令,在躲闪的过程中这个剧才会怪嘛,你如果放开,它正正当当走过去,它不会很怪。

凤凰网历史:但是这种结构性的问题,要想解决的话是不是会比较难?

汪海林:对,我今天看到有一个人写一篇文章,说分级制度的问题,但是电视剧不会有分级制度,除非我们把观众在结构上分开,就变成收费观看和免费观看,也就是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的区别。

我们2000年初有一次有线电视的改革,当时国家把有线和无线合并了,这一合并对产业影响很大,影响在于哪儿呢?本来我们存在一种可能,就是出现收费电视,有一类剧是收费观看,一类是免费观看,那么这样的话,把观众也分开了。结果现在把两种观众合起来以后,就变成所有的剧必须是广谱的,而不是针对性的,受众越宽他这个剧才越好。照顾最低的水平的人,基数才大,在这个情况下,就对整个电视剧生产都有影响。

美剧的情况是这样的:美剧是收费看的,我们看到的美剧全是这样,它一年收费很高的,一千多美金,家里装了有线电视网才能看到这些,而且电视网上也不包括全部内容,比如你想看HBO你就买这个网,这个网40多个频道,你还想看NBA,你就得买那个电视网,你还想看新闻,就要买CNN。你要看全了,就得到买4、5个电视网,这么多电视网全下来得四五千美金一年,一般老百姓根本承受不了,消费能力低的人,你就天天看美国的新闻联播,公共频道大多播一些肥皂剧、老剧。真正商业化的剧只有交费看,这样把人群分开了,那么我们现在情况是观众放在一块,那么这个分级就没法分。

我们现在看《武媚娘传奇》在两岸三地的播放的情况,内地是拉回去重新剪成大头,在台湾是敞开放,在香港给把胸部遮盖上。现在看来香港比咱们严,台湾比咱们松,各地情况不一样。我倒是觉得不要一味的按别人的尺度来,有一个自己的尺度是没问题的,因为电视剧就是全家观看的,一定是要照顾这一点,除非你收费。所以我觉得我们电视剧往上走应该是要走一个分众的道路。

凤凰网历史:如果要是说排除一切外界的因素、干扰,您觉得您心目中一个理想的抗战剧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剧。

汪海林:首先要有好的历史感,再一个就是要有好的戏剧性,好看是很重要的,不能因为反对半娱乐化就弄得特枯燥,或者是口号化。实际上还是要通过塑造人物把这个戏弄好。再就是历史观,历史观更重要,你的戏里面应该能看到历史的发展,要以今天的眼光看抗战,视野要放开。我们现在很多戏其实是没有历史观的。

凤凰网历史:您说的历史观指的是什么?

汪海林:就是基本的历史评判,你对历史的认知。有的剧里面的什么正邪啊,恶人有恶报啊,这不是历史观,而是生活哲学,换成武侠剧也是一样的。我去年写杨靖宇的戏《爱国者》,里面有一个日本人,这个人在历史上也有,叫岸谷隆一郎,我就把他作为贯穿人物写。他20多岁在满铁做一个小见习警察的时候,杨靖宇在那儿做地下党,被他们抓过,正好碰上九一八,趁乱他们越狱了,这个青年日本的见习警官以后就一直盯着他,后来他当到通化省的警察厅厅长,最后杨靖宇就死在他手上。这个人在抗战胜利的时候把老婆孩子先杀了,然后自杀。我把他就作为一个贯穿的历史人物写进去,那么我也是希望通过他,把日本当时在东亚的整个的战略,包括日本普通的中下层的侵略者内心的东西写进去,不光写一个简单的抗日的本身的故事。

后来他们看剧本,都说这个人物特别有意思。因为他还有一个对应的人物,就是他的老师,一个带他的日本警官,那个老师不仅收钱、受贿,而且有危险就躲避,还教他学生也这样,但是岸谷隆一郎不这样做,他就觉得老师你这样是不对的。几年之后他成为老师的上级,老师还得巴结他,但是老师抗战胜利之后,高高兴兴的回日本,日本失败对他来说没什么关系。这个老师特别像现在的中国人,就是怎么着都行,只要自己别吃亏就行,别的事跟我没什么关系。岸谷隆一郎实际上反倒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不收钱,还特别毒辣,就是用各种办法对付杨靖宇的抗联部队,后来抗联完蛋就是完蛋在他这边。

我认为,要有历史感和历史观,就是要有不同的人在大的时代下的选择,他代表不同的世界观,历史观归根结底是世界观。如果没有找到自己今天的表达,可能写的没意义,挣点钱就算了,所以好的历史剧还是要有表达。

[责任编辑:周昂]

标签:抗战剧 历史 神剧 裤裆藏雷

人参与 评论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