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樱花收费是对学生和游人负责

正因为武大是樱花的主人,既对樱花负责,也对学生负责,甚至也要为游人负责,要对这块区域负责,所以,自然有权利也有动机去投入人力、资金、维持秩序,保障安全,限制人流。

武汉大学的樱花闻名中国,现在春暖花开,长约200米的樱花大道上1000多株樱花竞相绽放,吸引着数十万游客,宁静的校园变成了游人如织的公园。有武大的学生说,游客挤爆了樱花大道,甚至连他们出宿舍都寸步难行。

大学是国家的大学,土地是国家的土地,经费是国家支持,封闭起来,独占美景,说不过去。但巨大的客流对学校各方面的影响是客观的,空谈大道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对这种压力,武大的一个解决办法是售票进入,每张樱花观赏门票为20元。这种做法招来了一些非议。

其实,游人如织的烦恼也不是武大独此一家,著名高校向来都是游客目的地。北大曾公布《团体参观校园预约管理办法》,清华也发布过《校园参观管理公告》,均对入校游客人数和游览时间做出规定。不过相比之下,一方面武大樱花的魅力更大,游览时间更集中,而且,武大校门多,机构多,校友、家属、学生、培训、开会人员很多,很难鉴别。这种情况导致武大不能像北大清华那样实施一定程度上的封校。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忽略了,赏花,特别是中国人赏花,并不会轻轻地来,轻轻地走,不带走一片花瓣,不留下一丝垃圾。

为了应对巨大的人流,基础设施方面,校方增置垃圾桶、竖围栏、打围挡,增设临时卫生间。除了基础设施,为维护秩序,保证校园整洁和游人安全,还需耗费大量人力。樱花开放期间,平时从事维护秩序的学生就达700人左右,周末还会增加100人。另外,校方还额外增加了约200个清洁工,还有安保人员。设施需要费用,人员需要报酬,如果不收费,政府又没有相应补贴,这些钱就是花的大学生的钱,显然是有失公平的。而且,不文明的旅游行为,还会导致学校的额外开销,每次樱花开放期后,学校的操场草皮都要重新铺整。

其实,在相关政策中,不难发现类似例子。2012年,国家发改委与体育总局公布的《“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学校内的体育设施应利用课余和节假日,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向广大学生和社区居民开放。原则上,室外体育设施要创造条件免费开放。

这个规划虽然指出了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的义务,但同时也肯定了学校的权利:开放设施的前提是保证教学的正常秩序。规划还指出,室内体育设施可适当收取服务费用,对校园内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学校,有关部门应对其维护费用给予适当补助。

由此不难发现,在向公众开放的同时,按成本或损耗收取一定费用是合理的。而且,收费的另外一个作用是排除那些需求并不强烈的人,达到限制人流的目的,而限制人流的本质是为了避免公地悲剧。

所谓公地悲剧,是哈丁在《公地的悲剧》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在书中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再增加羊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但他不增加别人也会增加,所以,他肯定会选择多养羊获取收益,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每一位牧民都如此思考时,草场退化,所有牧民都会遭到损失,“公地悲剧”就上演了。解决公地悲剧的办法就是给草场找一个主人,主人自然会采取措施保护草场。

实际上,正因为武大是樱花的主人,既对樱花负责,也对学生负责,甚至也要为游人负责,要对这块区域负责,所以,自然有权利也有动机去投入人力、资金、维持秩序,保障安全,限制人流。

不过,提到主人,我们或许能发现另一个主人:当地政府。武大游人如织,当地政府自然不可置身事外,保障游客、学生安全,保障学校的教学秩序也是政府的应尽之责,比如,派出警力维持秩序,设立预警系统,当人流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发出预警,疏散客流到其他赏樱景区等。

作者

刘远举

刘远举

凤凰评论特约评论员,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专栏作家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倡导海葬,就凭一毛一条的短信?

属于观念范围内的事,需要潜移默化,移风易俗。尤其像国人讲了几千年“入土为安”,你想用一毛钱一条的短信打动他,叫他不要相信海葬等于“葬身鱼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