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重读抗战之九•日本人为什么炸死张作霖


来源:凤凰网历史

日本侵华的两条道路选择,在田中黯然辞职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个答案,日本终于选择了挑战现有国际秩序,直接侵略中国的不归路。

引言:在前两期《重读抗战》我们揭示了卖国贼张作霖如何出卖国家利益后,我们听到了这样一种声音:反正张作霖是日本人炸死的,他要是不抵抗日本人日本人干嘛炸死他?为了回应这种看法,我们这期《重读抗战》就来谈一谈,日本人为什么炸死张作霖。

华盛顿体系下的侵略:日本扶植代理人张作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势力在中国居于优越地位。在军事上,它侵占着山东,军事势力扩及北满。在经济上,日本对华投资达14.39亿日元,比战前增长2倍,对华贸易额为11.4亿日元,比战前增长2.6倍。日本政府犹试图把由“二十一条”产生的1915年中日条约、换文作为独霸中国的蓝图。

但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美国为遏制日本而发起了一次凌厉的攻势。

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提议:列强应承认在中国确立“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并“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以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日本意识到美国提案旨在摧垮日本在华优越地位,于是在会上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日本代表币原喜重郎要求美国尊重各国根据“现行条约”业己取得的在华权益。美国为了实现确立“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同意各国“有效条约”及特权不受妨害,可以保留现存势力范围。于是,《九国公约》于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签署。

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大体上从三个方面完成了东亚新秩序的构建:其一,各国承诺以国际合作代替国际竞争,在对华重大问题上奉行协商一致的原则;其二,实现门户开放原则的国际化,各国承诺不再谋求新的在华特权和势力范围,使中国获得发展机会和必要的援助;其三,中国政府承认华会制定的原则,即中外关系的改变通过渐进的方式来完成,并认同美国为中国设计的自由主义发展道路。

《九国公约》第一条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第六条规定,“发生战事时,中国如不加入战团,应完全尊重中国中立之权利”。这些规定并非完全是空头支票。

美国深刻意识到,华盛顿体制的未来命运取决于衰弱、分裂的中国通过解决内部冲突实现稳定的能力。只有中国实现稳定和统一,通过经济合作防止日本对中国进行政治干涉和军事掠夺的政策才能真正实行,并将使美国拥有中国的4亿顾客,从而极大促进美国商业的繁荣。

华盛顿会议条约、决议构成的“华盛顿体系”,在远东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废除英日同盟,否定日本在战时所取得的在华优越地位,日本军队撤出山东,今后列强不允许利用军事手段而只能以经济手段进行较量。美国在遏制日本方面取得了胜利。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在外交上陷于孤立。

为了应对这一变化,代表日本参加华盛顿会议的币原喜重郎出任外相后,主张适应“华盛顿体系”,实行“国际协调外交”。在改善对美关系的同时,对中国实行“不干涉内政”和经济扩张的方针。币原在议会宣布其对华政策是:一、不干涉中国内政,二、合理维护合理的权益,三、对中国现状抱同情和容忍的态度,四、日中经济合作,共存共荣。即著名的“币原外交”。

而在二十年代世界、东亚和日本的格局发生大改变的时候,也正是张作霖得以发展壮大的机会,原因无他——在日本已经接受并纳入华盛顿体系后,原来的那种全面地、以军事直接介入相威胁为模式的在华扩张已经无法继续了。在华盛顿体系下,在打着“不干涉中国内政”幌子的币原外交之下,扶植一个代表日本利益的代理人暗中继续扩张日本的权利才是上选。而这个代理人,就是张作霖。

在正如上期《重读抗战》中我们揭示的那样,如原敬首相在日记里所写:“张作霖试图以日本为后台扩展他的影响。很好地对待张,以便我们在东三省进行扩张,对日本来说也是重要的。这样,双方的利益恰巧能够协调一致。”

可以很明确地说,张作霖就是日本在华盛顿体系下扶植起来得日本势力代理人罢了。

十字路口:对张作霖的处置代表日本未来道路的选择

1927年,随着当时内阁倒台,币原外相也一同下课。“币原外交”告以中止,接着上台的田中义一内阁在东方会议上制定了“满蒙积极政策”。但就如何实施这一政策,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主张采取“内科方式”,即以强硬外交为手段,以经济渗透为主,逐步扩大侵华利益。他们较为担心若以武力干涉方式,就直接与华盛顿体系冲突,容易引起与欧美列强的冲突。另一种主张采取“外科方式”,即在强硬外交的基础上,不惜动武来扩大侵华利益,准备必要时干脆撕毁《九国公约》,否认华盛顿体系,与英美进行战争。军部是这种“外科方式”的代表。

[责任编辑:高飏]

标签:张作霖 日本 华盛顿体系 皇姑屯事件

人参与 评论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