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重读抗战之四•济南事变开启抗战时代


来源:凤凰网历史

双方终于背道而驰,相互仇视的情绪扩大到两国民间。

北伐军进兵山东时,蒋介石将佐佐木带在总部随行。由于有上述的许多准备,且毫无理由不相信佐佐木所传达的田中口信,蒋在北伐军占领济南的当天就亲自进驻济南。而且蒋所在的总部与北伐军大部队恰恰是被日军驻地分割开的。当40军军长贺耀祖警告蒋说局势尚十分危险时,蒋告以佐佐木会负责协调双方以防止冲突,可不必顾虑。

事实上,5月1日,北伐军第三师攻克济南,5月2日上午,蒋介石入城。在此过程中,日军并未对北伐军的行动有所影响。蒋介石遂派人请日本驻济南总领事来总司令部谈判,计划“令日军撤除一切防御工事”。当日夜里“日军即撤消铁丝网、沙袋及警戒兵”,同时,躲进日军警戒区的日侨见局势稳定也开始陆续回到原住处。

不料次日,济南惨案爆发,持续数天。日方死亡的军人达230名,平民16人,中国方面死亡高达3000人以上,双方负伤者更多。中国外交人员蔡公时等17人也遭日军杀害。惨案爆发的具体因素,我们下期再谈。

5月18日,日本政府借机向中国南北双方提交了一份文字相同的最后通牒,其中强调了日本在满蒙的特殊利益。这揭示出日本真正在意的生命线其实还是在东北利益。但是日本军人的意图不止于此,他们更想要“振兴日本军人精神,镇慑中国人,并让外国人(按指欧美人)牢记日本军队的决心”。日本军人的这种激进极端的思路与做派往后发展成军部不受政府控制的的“独走”。成为一再扩大侵华的动力源。

与日本军人相反,蒋介石在事发之后仍极为克制,因蒋的所有计划均建立在中日冲突可以避免或至少限制在极小范围的前提之下,他曾力图就地解决此一冲突。事情既然不能解决,蒋就不得不放弃奉行已久而且在国民党中也颇有争议的与日本保持工作关系的取向。由于感到被日本人出卖了,蒋召见佐佐木并向他宣布,国民革命军将来与日本军不能提携。日本人既已不可信任,北伐途次有可能再次发生中日冲突,在全面权衡利弊之后,蒋命令所有的黄埔军撤出济南地区并且退到徐州以南,而让其他的北伐军绕道进军北京。

国民政府放弃对日希望开启抗战时代

济南惨案级之后蒋介石的决定,标志着蒋放弃了亲自领兵打入北京的计划,也意味着蒋决定暂时延缓对北方的控制,而集中全力于巩固在南方的统治。这对以后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极大。

济南事件影响最深远的后果是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从此中国民族主义抗御外的使命就压倒了其民族国家的建设。济南事件后,对外事务在影响中国内政发展进程方面作用更大,而外交也就成为新当权的国民党的当务之急。蒋介石指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外交。

蒋介石于济南事件后不久给蔡元培的一封电报中强调了教育是救亡最重要的手段,并主张速编国民党的教科书以强迫发行之。然后,他更明确提出:“教科书之精神,其一即为国耻……其次乃为三民主义与五权宪法,再次则为本党之历史与国民革命之意义。”这说明他已经意识到,外患的深重会压倒民族国家建设的工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后来之所以大部未被实施,当然原因甚多,但抗御外辱不得不放在首要的位置恐怕是一个重要因素。

国民党的外交重心也转移了。济南事件粉碎了国民党对日工作的全部希望,使国民党放弃了以日本为外交中心的取向,国民党人也开始学起袁世凯的策略,将中日事件大肆曝光。蒋指示南京政府将“事实宣告全世界”。国民党上海党部立即成立了一个专事针对日本的国际宣传部门。以反帝为标榜的南京政府并直接诉诸帝国主义控制的国联。国民政府越来越注重借助成熟的国际体系牵制日本的步步紧逼。

而与之相反,自我否定了币原外交的日本,在对华关系上越发走向排他性、独断性,越发试图在华盛顿体系之外解决问题,排除英美等世界各国力量单独处置中国事务。

这也使日本逐渐从“帝国主义列强”的群像中走出来,在中国民众心目中日渐清晰地称为面目可憎的中国头号敌人。

济南惨案在日本国内也激起了反华的舆论浪潮。据驻日特派员殷汝耕报告: “此间关于济南消息日渐具体化。我军对日侨剥皮、割耳、挖眼、去势、活埋、下用火油烧杀、妇女裸体游行当众轮奸等事,日人言之凿凿,其所转载京津、伦敦、纽约各外报亦均对日同情,归咎于我。一般空气异常激昂,认为巴黎、华府会议以来,华对日极轻蔑,从前如关税会议及不干涉主义一类软和外交方针不特不能见好华人,而反遭辱。日人愤懣之情将因此次济案勃发,陆军系更肆煽动,颇欲乘机攫夺。”

国民党与日本两方同时在宣传上极力渲染己方的无辜与对方的野蛮兽行,双方国民的民族情绪均经此一事变被点燃。在中国,甲午以来一系列在日本身上遭受的耻辱记忆被再次唤醒,民心激愤。在日本方面,之前连续几年的币原外交被视为软弱耻辱,而经此事变,令日本民众认为,币原外交的对华示好不但无用,反令中国政权以为日本软弱可欺,同样民情激荡。双方终于背道而驰,相互仇视的情绪扩大到两国民间。

至此,从辛亥革命到北伐,一个革命建国的时代走到尾声。从济南事变开始,经历皇姑屯、九一八、一二八、长城抗战直到七七事变,中日逐步从对抗走向全面战争。我们的抗战时代,就此拉开了帷幕。

[责任编辑:高飏]

标签:济南事变 币原外交 蒋介石 日军

人参与 评论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