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南宋临安知府洪起畏墓发掘 墓志铭还原宋元决战


来源:中国新闻网

鉴于墓志都是出自当事人之手,比之史书史料可信度更高。

那场宋元决战谁是“跑跑”

孙虎臣先逃贾似道跟风

洪起畏在墓志里,还写到了一件大事情:丁家洲之战。

这次战役,在《宋史》和《元史》里都有记载,是南宋与元最后一次大规模决战,发生在1275年2月22日。这次战役里,牵涉到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人:奸臣贾似道。

宋史里说,贾似道抽调南宋精兵13万,出师应战元军于丁家洲,也就是今天的安徽铜陵东北江中,结果贾似道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招致惨败,乘单舟逃到扬州去了。

大家都知道,贾似道后来遭群愤,被贬官,最后送去广东充军,在贬官的路上,被跟他有仇的郑虎臣杀掉了。这一连锁反应,直接导火线就是丁家洲之战。他被杀的时间是1275年7月,跟这场仗只隔了5个月。

而第二年的1月,一年都不到,南宋都城临安就被占领了。

“丁家洲的失败,意味着南宋的灭亡。而后面的一些斗争,比如文天祥抗元,都是小规模的战斗,已经不成气候。”杭州市社科院南宋史研究中心主任何忠礼说。

洪知府此时在干嘛?那时,他是镇江知府,在元兵准备进攻时,弃城跑了。但在墓志里,只写了打败仗的情况,却没写自己逃跑这件事。

在墓志里说起这次战役,洪起畏的说法是,贾似道也想努力收集溃兵再战,却没做成。最重要的是,他还提到,当时的步军指挥使孙虎臣是前锋,一触即溃,是他先逃跑的。

而史料里,关于谁先逃,说法很多。

《元史·伯颜传》里说,是水军统领夏贵先逃的:“贵先遁,以扁舟掠似道船。”

《宋史·贾似道传》里又讲:“似道亦与虎臣以单舸奔扬州”,两人一起逃的。

“墓志记载与史料有出入,一般情况以墓志为准,因为是当事人写的。”郎旭峰认为,洪起畏的墓志可能他事先就写好,也可能是了解他的族人写的,但他没必要为贾似道辩护,“不管是孙虎臣先逃,还是贾似道先逃,当时镇江已是空城,注定是守不住的,从逻辑上分析,他的说法还是客观的。”

这是土豪墓室

31层封土,每层颜色不同

洪起畏的墓志有看头,他的被盗了又盗的墓,在平常人看来空空如也,可在考古学家眼里也很有看头。这座墓的看头就是——封土。

古代等级高的封土称为“陵”、“山”,在汉代,身份越高,封土也越高越厚,但宋代其实并不流行,不过,洪知府却有点小心思。

记者走上缓坡,就被墓的封土惊到了。说是封土,不如说是座小山,长58米,最高处有13米。仔细看,这土是一层层夯打的,每层颜色还不同。

“有31层。”市考古所副研究员刘卫鹏很淡定,他说,13米的高度,在宋墓里算是高的了,而且夯筑非常密实,坚硬,用料还不同,前面23层用黏土夯筑,24到27层是用黏土、沙子、白灰(渣)等混合。

果然是城中名门望族,世代为官,财力丰厚,光是外面的封土就这么考究,那墓室更不得了。

因为墓室前有石条封门,石条两侧还以夯土加固,为了保护原貌,考古队员只能将墓顶上的两个盗洞扩大后,进入到墓室内。没想到,这墓砖又是层层叠叠,“先是砖,再是糯米石灰,再加层土,再铺土……”郎旭峰给记者讲了下里面的讲究。

白白的糯米石灰占了大头,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三合土,经常用于古建筑的地面,防水,防潮,密封性好。郎旭峰说,这完全是不计工本地营建墓室,元代以后的墓比较多地用到这种材料,早期的墓室并不普遍,直接上封土就行了,没这么精细,“这也代表了一种新墓葬形式的出现。”

[责任编辑:杨云]

标签:洪起畏 墓志铭 宋元决战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