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重读甲午之六:为何日本民众比清朝百姓更能承受高负担


来源:凤凰网历史

举国一心对一盘散沙,甲午战争的结局其实没有什么悬念。

英国政府通过发行国债,成功地将纳税者变为投资者或股东,去成立新的公司,去远洋进行军事扩张,让国民承担更多的经营风险,去分享更大的利益。所以说,国债制度最大的创新,就是把一部分税收变成了国民投资,变成了政府对国民的负债,从而使政府的行为受到了投资者的约束。

相比之下,日本利用公债获得政府收入的规模比英国小得多,当相对于清朝,也是足以令大清户部瞠目结舌了。

但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关键原因:近代国民国家化VS中古臣民国家

真正的问题出在社会的变革上。

井上清说过:“我们日本民族,和以它为基础的政治统一体,即日本国民.,也是在打破封建的过

程中才形成的。”明治政府通过版籍奉还和五条誓文,实现天皇亲政,完成了日本国家政治的权威性和合法性;通过废藩置县,实现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与万国对峙之基础;通过设立公议制度,扩大国家统治基础的规模,奠定了国家政治的制度化基础。

而这一切,让日本走上了近代国民国家化的道路。

在这些变化之中,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日本明治维新后实行立宪政治。缔造了一个民选国会,承认人民的参政权和决定国家预算时的发言权。议会的开设,容纳社会各主要阶层参与政府,这就使得国家权力由少数人垄断开始向由社会主要阶级掌握的方向发展。

民选国会的职权不只是个咨询机关。从后来的情况看,国会更关键的权力,是具有国家年度预算的否决权。在政府花费不断增加的时况下,这种规定使得日本政府对议员的要求不得不有所让步。

比如小商人负担各种地方税及国税,但只有义务无权利,在国会开设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完全没有投票资格。宪法颁布后,他们不断发动抗税行动,最终获得了投票权。

在地方上,1880年完成的“三新法”规定,地方区划在府县下面设郡、区、町、村;三府五港及人民集中地区,可分为一区或数区,其他全部划分为郡,郡下设町和村;区设区长,郡设郡长,町和村设户长,户长由群众选举产生;区町村设区町村会,议决区町公共事项费用;府县会由各郡区选举五名以上议员组成,凡年满20岁以上男子,有本府县籍贯,年纳地租十日元以上者都有选举权等等。从这中间,可以看到由官治制向自治制发展的大飞跃。

町村会获得了町村的最高议决机关的资格,预算编成权、争议决定权、选举执行权、行政监察权、意见提出权等都比原来更广泛,而且也赋予了市町村以公法人格,促进了市町村财政的近代化,是日本历史上的巨大进步。德富苏峰称,“市町村制度的实施将给政治运动带来极大变化”,“其变化实吾人生平所希望的所谓平民主义的变化--国民参与国政”。

换言之,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民众得意广泛参与大到国家政治,小到身边的的地区事务的权利。就是对于自己所缴纳的税款,在预算、执行、使用的各个环节上,也获得了监督、牵制甚至部分的决定权。虽然承受了较重的赋税,但同时也部分获得了参与和影响国家与地方政治与事务的权利。这恐怕才是日本民众在高赋税下还能保持社会稳定的原因。

相比之下,清朝百姓还处于中世纪的臣民国家中,他们没有独立地位和自主权利,只有纳税、供养官家的义务,只能服从和效忠于君主和朝廷。

他们总是牺牲者、被压迫者、被剥夺者。因此,臣民对国家必然是疏远、冷漠的心态。历来的朝代更迭,于己而言,只有主子残暴与贤明的区别,臣民的身份是不变的。王朝的兴衰沉浮,只是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与自己的生存状态没有多大联系。他们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国家,只会消极服从,不会积极参与。

这也说明了为何清朝百姓税赋远低于日本,却还弥漫着不稳定因素:纳税只有义务,国家与社会都与己无关,那么,哪怕多从自己头上收走一点,都足以激起十足的仇怨。

社会近代化的胜利

换言之,甲午战争的背后是走向近代化国民国家的日本与停留在中世纪臣民国家的清朝之间的决斗。

日本的明治维新走向近代国家,解决了两大问题,第一是国家亟需实际一套新的政府形式,以便有效地管理国民,使每一个公民,都能直接受到政府的管辖和监督;第二是公民效忠问题,即人民对国家即统治体系的认同问题。国家越来越仰仗一般民众的支持,国家必须建立新的公民效忠形式。

日本的国民国家化推动了近代国民的铸造,锻炼了民众的公共参与意识及承担国事的行政能力,也培养其爱国心、独立性和名誉心,增强了对国家的责任感。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成功地实现了“去地域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去奴仆化”,将分散的藩民整合成为一起应对外敌的“统一国民”。

而相形之下,清朝却还处在一盘散沙的臣民国家状态中。对此当时的日本人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在他们看来“日本兵为旗而战,支那兵为钱而战。何谓为旗而战?为钱而战?军旗是表彰其国之军队的,为它而战便是为国而战。金钱是肥自身的,为它而战便成为为私营而战者,这样,我军队是作为国民而战之人,支那兵则是作为赚钱而战之人,一个是以军队以上之思想勇敢迎敌,一个是以军队以下之思想面临战斗,支那兵在无形之战斗中已经成为败者,我军队成为胜者之原因不己经清楚了吗?”并直白的指出“故日清战争从一个侧面来观察的话,是日清两国国民观念的战争”。

日本民众在高出数倍的负担下保持了社会的稳定不过是一个表象。背后是日本这个新晋的近代化国民国家比清朝这个中世纪臣民国家有着强大得多的凝聚力。举国一心对一盘散沙,甲午战争的结局其实没有什么悬念。

[责任编辑:高飏]

标签:甲午 日本 清朝 农业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