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与中国打交道
西方的决策者把目光投向东方的时候,一个最常见的问题大概就是“我们如何与中国打交道 “然而,这个问题的基本前提就存在着缺陷,好像中国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可以随便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用来点缀某些人的国际秩序理念。
有人会说:“让我们试着把它放到墙角吧。”有人则说:“不,可能放在窗边更好一些。”这种想法暗示中国和中国的政策是可以轻松地控制的。然而,与中国打交道不是把一个国家脱离其它因素随便地移来移去。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中国作为许多国家的希望和生计的重要一部分,已经深深地融入整个国际秩序之中。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寻求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大概还可能用剥夺贸易机会等做法操纵中国。但是这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现在自己推动着自己前进,而且它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一部分。因此,可以帮助中国或者伤害中国的“压力点”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现在还有所区别的就是对于“这到底意味着什么”的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说的事实上只有两点,现在我们就要谈到第二点。第一点是,中国正开辟出一条通往发展的新道路,这条道路是建立在创新,积聚非对称性力量,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和注重个人权利和责任的平衡基础之上。
第二点就是:中国的弱点是它的未来。无论你的目的是什么,与中国“打交道”的秘诀就是抓住它的薄弱之处,而不是它的长处。从达到效果的角度来看,这一点绝对正确,就像我很快将证明的那样。但是,把这个过程再思考了一遍,我得出了一个有些令人吃惊的结论——无论有关中国的辩论中你的倾向是什么,站在哪一方,你所应用的真正有效的政策领域都是一样的。
如果你试图在一些事关国家实力的重要领域,例如货币问题或者台湾和西藏等领土问题上左右中国,那基本上都是浪费时间。
假设你希望看到中国从内部发生激变,那抓住这个国家的货币问题就不会奏效。中国的领导层对于处理这种问题太有准备了,而且他们正在按照自己的步伐放开对货币的限制。同样,如果你希望支持中国的崛起,努力把台湾挤出国际机构可能会让你从北京赢得有限的感激,但也不会像我即将要讨论的问题那样赢得的感激多。
如果你希望能够与中国“打交道”,你应当选择一条更有效的途径。这就是抓住这个国家的要害。如果你希望毁灭或者支持中国,这些要害就是下手的地方。
这与人们对中国的传统看法大相径庭。在传统看法中,中国或者是一个可以开发的市场,或者是一个需要遏制的国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目前几乎所有的对华政策都被贸易,货币,军事事务,台湾和人权问题所主宰。我在这篇文章中努力避开了中国的崛起到底是不是一种威胁的争论,我提出的对中国的看法将对所有人都大有帮助,不管他的观点是什么。
但是,由于我将提出一套论点,简要概述帮助或者毁灭中国应该采取的正确政策,因此在继续进行论述前我想先提出一个看法。如果你确实是属于希望遏制或者限制中国的那一个阵营,那你应当清楚,一旦获得成功,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将让数亿人或者更多的人陷入贫困交加,甚至是一片混乱的生活之中。如果像有些属于进攻型的现实主义者的决策者建议的那样,“孤立”中国或者把它当作“威胁”来对待,这种政策将对人类产生巨大的影响。
遏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增长将导致动荡和混乱。中国历史上本来就是一个脆弱的国家,尽管中国的增长目前很强劲,但真要想方设法让中国陷入混乱大概也能办得到。所以,那些主张遏制中国的决策者们,就像1997年保罗·沃尔福威茨那样,应当把他们真正的主张——让中国崩溃---直截了当地说出来。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雷默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