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妃和八路军同吃住 曾在日俘暴乱中受伤
傅仪和他的两个“贵人”李玉琴(中)和谭玉龄
流弹击中脸部 主动淘米炒菜
1946年正月初一早晨五六点钟,李玉琴突然被一阵声音惊醒。原来是关押在对面大院的日军俘虏发生暴乱。为了安全起见,八路军早已守在门口,并要求屋里的人不准乱动。
天亮以后,突然一阵急促的枪声传来,随后一发炮弹打在司令部办公楼对面的房顶上。炸弹的弹片炸伤了溥仪的乳母。李玉琴赶紧贴着玻璃窗户朝对面观望,刚好赶上一颗子弹打过来,啪的一声击碎了玻璃。李玉琴顿时被碎玻璃片划得满脸是血。一位八路军战士马上把她扶到了后楼。何长工让自己的卫生员给她包扎伤口,随后又请了一名日本医生会诊。日本医生说,“贵人”脸上没有弹片,休养几天就会好了,但实际上,一块弹片在李玉琴脸上一直藏到1966年才被发现并取出。
经历这次战斗后,八路军把所有住在司令部的溥仪家眷和部下统一安排在一栋楼里。伪满“皇室”人员逃离长春时,带了一大帮做饭、洗衣的太监、嬷嬷和仆人。开始在临江、通化的日子,他们的等级观念十分严重,“皇后”和主管太监动辄打骂下人。为了灌输平等思想,何长工命令他们轮流做饭,不得再分主仆。轮到李玉琴做饭那天,她像当年在娘家一样,劈柴挑水,淘米炒菜,什么都干,对人也和和气气。她还主动照顾病中的婉容,为她洗被褥,按时喂药。
她的这些变化得到八路军干部的多次表扬和肯定,而对于伪满那些顽固分子,李的行为无疑是乱了纲常。一个太监冷嘲热讽地说:“贵人真能干,以后回到宫里可以自己做饭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相关新闻
作者:
金点强
编辑:
胡楠
|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