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崇祯之死”究竟是“自缢”还是“殉国”
2015年06月24日 10: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孔勇
“崇祯之死”究竟是“自缢”还是“殉国”,这还要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说起。三月十九日,天未黎明,崇祯在司礼监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来到景山自缢而死,维持了270多年统治的大明王朝由此灭亡。
崇祯自缢的消息传开后,在明朝士大夫群体间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之间纷纷自尽效仿者不计其数。关外的后金则打起为汉人“雪君父之仇”的旗帜,在吴三桂的引领配合下,进入山海关,击溃了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当年五月,福临于北京称帝,改年号为顺治,正式建立了清王朝。至此,明清鼎革,王朝变色,一段新的历史由此开启。围绕崇祯之死,虽然仍有许多疑点和争论,但崇祯自缢之举所代表的不苟且、不偷生等一些象征意义,则被后世反复提及,并加以纪念。
殉国
抗战期间对明思宗的纪念
清朝建立之后,为了争取汉人的支持,极力尊敬如崇祯等前朝皇帝。据说,清初曾将崇祯自缢的老槐树定名为“罪槐”,并配有一副铁链。同时规定,凡皇室人员经过此处,必须驻足观瞻。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对明朝灭亡的反思,另一方面也是对前朝皇帝的诚敬。
清朝灭亡之后,对崇祯的纪念非但没有中止,反而随着日本侵略的加深以及国内局势的复杂化,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前述两座碑之一的“眀思宗殉国处”碑,书写者是沈尹默。碑的右侧上方题款为“中华民国十九年三月立”,左侧下方题款则为“故宫博物院敬立”。有一个细节是,沈先生在书写“眀”字时,有意将左侧写为“目”,而不是通常使用的“日”字,以此来表示对当时日本的不齿和反抗。此后,随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展开,对崇祯的纪念也愈加隆重,至1944年时达到高潮。
1944年,为农历甲申年,也是明朝灭亡整三百年,注定将成为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先是郭沫若在延安的《解放日报》等报刊上连载了《甲申三百年祭》,通过梳理明朝的灭亡和崇祯之死,号召国内团结,一致对外。该文一经发出,即产生了广泛影响。尤其关于李自成攻克北京后所犯错误的分析,也为后来中共战胜国民党、进入北平提供了历史参考,因此受到毛泽东等人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由北平社会各界组成的“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筹备会”宣告成立,并计划于该年三月十九日崇祯忌日前后,在景山举行大规模的纪念活动。然而,当时华北政务委员会会长王克敏示意此事“应从缓办”,致使相关的纪念活动没有能够开展。不过,通过筹备会的努力和争取,当年仍在崇祯自缢之处新立了一座纪念碑,这便是《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碑文由曾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的著名藏书家傅增湘撰成。在近千字的碑文中,不仅可以看到傅先生对明朝灭亡和崇祯之死的追溯,更能感受到他文字背后的深层内涵和关怀。
碑文开篇即赞叹:“余尝综观史籍,三代以下,得天下之正者,莫过于有明。”随即对崇祯自缢致以崇高的钦佩和敬意,说他舍身殉国,留下血书为万民请命,这一壮烈之举理应受到后世崇奉。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明朝灭亡之前,尽管有一部分大臣劝说崇祯南迁避难,但崇祯不为所动,死志甚坚,希望以此来报国家社稷。作者说这些,除了褒扬崇祯之外,还寓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环顾当时,中国正遭受日本的侵略,北平仍被日本控制,与明朝亡国前夕的危难局面何其相似。因此,碑文隐含着的意思是,当权的国民党政府也应该效仿崇祯皇帝,矢志抗敌,不畏艰难,而不是一味求缓,不思上进。正所谓“缅溯明祖开国之功,并阐思宗救民之旨”。一方面是对执政者的批评,另一方面也怀有深厚的寄托。
傅增湘的碑文,代表了日本侵略之下爱国人士们的迫切心情和追求,并通过对崇祯的纪念,来暗示抗战到底的坚决信念。所以,该碑文也是民族精神的绝佳写照。建国之后,虽然该碑因为贬低农民起义而一度“不合时宜”,连同沈尹默所撰碑石一起遭到毁弃,但它所承载的象征意义,无疑产生了深刻和广泛的影响。崇祯皇帝的“殉国”行为,不仅得到后世的同情,也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赞许与认可。
立场
“自缢”与“殉国”背后的不同内涵
仔细品读傅增湘所写《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碑文,以及沈尹默所题“眀思宗殉国处”六字,均将崇祯自缢称为“殉国”,无疑都是在颂扬崇祯的“壮举”。所谓“国”,自然是指明朝。因为在大家看来,崇祯是受到李自成的逼迫才会自缢而死。身为一国之君,崇祯此举堪称为国殉亡。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