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吕帖:冕宁知青生活杂忆(一)
2009年06月25日 15:53凤凰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爬峨眉山

1971年第一批招工后为了散心和俄呆、胡世谦、苏伟去爬峨眉山。坐火车到峨嵋,经清音阁、洪椿坪、洗象池两天上金頂,这是当时经典的上山路线,体力差的才走万年寺上山,那条路缓。没有看到日出和佛光,只看到云海、神灯。金顶电视转播站刚被雷击,一片狼迹,大大小小的电子管插座到处都是。因为冕宁的山大,我们对峨眉山的评价是"不咋,和我们冕宁的山差不多"。

在金顶时想去找那首打油诗,不得。问小和尚,不知。文革中四川分为两大派,1968年中央文革小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最高权利机构)发了个处理四川问题的"3.15指示"支持一派,全川顿起批斗风,另一派不仅勤务组、跳战份子难逃,众多非骨干者被称为"小爬虫"也不得幸免。不久相传峨眉山金顶接待站墙上出现一首打油诗:"人说峨嵋天下秀,我说峨嵋秀个球,不是四川闹虫灾,哪个龟儿到此游"。此诗迅速流传,惊动高层,定性为"反革命言论",责令追查作者。排查重点为成渝两地,成都人习惯说"龟儿子",重庆人习惯说"龟儿",重庆疑点上升,缩小了包围圈。经分析,此诗占全打油诗"通俗、俚语、诙谐、上口"的特点,实为高手所为。故进一步将范围缩小到重庆大学文科专业,有人提出理工科写手的文章质量高于文科,故又将范围扩大。佛家深藏高手,也有人怀疑峨山各大庙资深长老,后因和尚介入派性者少而放弃。最终结果不详。文革后不少人争当作者又是一番景象。有评此诗为文革十年四川省诗词排名第一,似不为过。

下山我们经华严顶到万年寺,这条路的风景远比上山路线差,更加深了"峨眉山的风景和冕宁大山的风景差不多"的印象。民间传说"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当时年轻,不知天高地厚,还胡诌打油诗"人说峨嵋秀个球,闲登金顶游一游,风景枉自虚得名,一秀天下有点羞"。"枉自"是冕宁最常用的词,同成都话中"没(音mo)眼火(火字常省去)"。其实,峨嵋风景确实漂亮,更有诸多大庙深藏其中,值得一游。

快到万年寺时,看到两个女生上山,手里拿着两枝花,白色,形状像喇叭花,比喇叭花大得多,每枝上只有顶端开一两朵花。我们前面的三人放慢脚步低声讨论"这是啥子花哦?",不料被别人听到,"百合花都认不到!",说完停住脚看着我们笑,很是得意。我们心里顿时冒出"脏班子"这个重庆刚刚传来的口头禅,这下输定了。苏伟走在后面这时刚好赶到,"法国国花,你们晓得不嘛?",二人一愣"真的啊?是不是哦?","当然是真的"。这下轮到我们四人大笑了,年轻人争强好胜,一路不断表扬苏伟。不过说起来,上半场她们赢得干净利落。

火镰、火石、火草

冕宁冬天要烤火,一年四季要生火做饭,男人们要点火抽烟,火种是必须解决的。现在都用液化气打火机了,用火柴的人都很少。在我们当知青的时候,火柴一分钱两盒,但是也极少有社员使用,贵。社员引火用的是火镰、火石、火草。

火镰是用好钢打的,不仅钢要好,淬火也要老一点才硬,只有知名铁匠打的火镰才好用。社员相信本地铁匠,不时听他们说"我到沙坝去把火镰掉了,这个就是在沙坝买的,枉自,明天赶泸沽时到某某铁匠那里打一个"。火镰不大,大的10公分左右长,短的也就6公分。宽3公分左右,厚度也就5毫米左右,一块小钢片。也有打成小刀的,刀背就是火镰。

火石就是一块石头,多为白色或带一点黄,鹅卵石,不带棱角。通常直径2至3公分左右,如果太大了,重,不好带,如果太小了,手拿不稳不好用。

火草是一种很细很绒的东西,略带黄色,有一点像用旧了的丝棉。听社员讲是用打草鞋的茅草根部的绒毛晒干做成的。

社员将火镰、火石、火草放在一个小布包里随身带着。取火时一只手拿着火石,揪一小撮火草放在火石上,用大拇指的指甲按住,另一只手执火镰擦打火石。火石因火镰的碰撞跳出火星,火星跳到火草上火草就开始冒烟--火草被点燃了。如果是抽烟,这一点火草足够点燃烟丝。如果是生火做饭或者点柴烤火,就要把火草放到易燃的树叶或者茅草中轻轻地吹气,火草会冒出明火点燃树叶或茅草,进而点燃树枝和木柴。

白坭四队知青的鹅,鹅长大后被另一队的知青偷去过生日,30年后真相大白,两队知青吃火锅道歉。

我们小时候在河滩上检过"打火石",打火石一般是白色的,小朋友们比试谁的打火石碰打出的火星大,火星大的打火石被珍藏在抽屉里。因为玩过打火石,所以对社员们的火石一点也不稀奇,但是火镰是没有见过的。火草更是天外之物,小小的一点火星居然可以把火草点燃,它也太易燃了!简直是仙物。而且它又是草草扯下来晒干就能用,如此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得到!要是小时候知道这个好东西,不知道要惹多大的祸。虽然老婆婆们吓唬说"耍火要流尿",但是没有娃娃相信,火是娃娃们很想耍的东西,只是不容易得到火种。

冕宁口语中把"一火镰"作为常用的形容词,一火镰其实是指打火时只用火镰击打一次火石,火草就燃,表示快,干脆。当然只有火镰、火石、火草全是上品才有一火镰就点燃的效果。但在社员的口语中就应用广泛了。比如:"他们两个气火好,一火镰就把柴油机抬起走了"。"今天的水大,一火镰就把6亩田灌了"。"我们队今年口粮一火镰干到640斤,够干了"(冕宁把吃饭说为干饭)。

火石绝大部分是白色的。冕宁口语中却把"白火石"用为贬义,意思为"打不燃火",很像成都话里的"撇火药"、"没(muo)眼火"。比如:"买了把斧头,白火石,龙眼是歪的,把子歪起不好用"。"你们队长,人多了话就说不清楚,白火石"。"年轻人这点粪都背不起,白火石"。

皮条、羊皮褂、擦尔瓦

背架子背东西要用绳子捆,我们知青用的是麻绳,不少社员用的是皮条。皮条全是水牛皮的,黄牛皮不结实。皮条约两指宽,五驼长,成都把两只手伸直的长度叫一π,一π大约等于身高,冕宁称为一驼,五驼大约八、九米长。皮条不知是鞣得好还是用的时间长了,很软。皮条有厚薄的差别,厚的当然好,是水牛背上的皮切的,水牛肚皮上的皮切的薄得多,好皮条比蹩脚皮条差不多厚一倍。好皮条的颜色深,皮面亮,好像打过油一样,一根好皮条很是令人羡慕。听说皮条是皮匠转圈切成的,按说如果是这样,内外圈边长应当不等,皮条应当弯曲,但是皮条非常直,很像是在一张大皮子上画直线切成的,但绝不可能有八、九米长的牛皮。也许皮匠们有诀窍?或者是刚切成时是弯的,用的时间长了,皮条被拉直了?皮条比较怕水,如果下雨,或者被捆的东西很湿,爱惜皮条的社员不会用皮条捆。皮条如果湿了,可以被拉得长一些,称为"有让性"。麻绳没有这个缺点,麻绳不怕水,湿了也不会变长。皮条比较贵,只有家境比较好的家庭出工时才拿得出两根皮条。

冕宁兴穿羊皮褂,开社员大会时,一半以上的人穿着羊皮褂,初去时看着有点奇怪。羊皮褂是整张山羊皮做的,褂子的背就是羊的背,褂子的两片前襟是羊的肚皮。羊皮褂除了两边腋下用羊皮绳缝过,其他地方没有线缝。羊皮褂通常比衣服上装略长一点,也有大的,完全是"中长"的尺码,那么这只山羊肯定比较大,大的羊皮褂通常得到好评。

羊皮褂平时的穿法都是皮在外毛在里,冬天这种穿法好理解,毛在里面暖和,但夏天他们也是这种穿法,可能与背东西有关。冕宁兴用背架子和背篼背东西,背架子和背篼很伤衣服,衣服的补疤最早出现在肩上和背上。羊皮褂比布衣服经磨,这可能是冕宁兴穿羊皮褂的一个原因。穿羊皮褂背背篼和背架子就不必再穿背垫子了。背垫子是用棕树皮做的一个垫子,一块长45公分宽30公分的长方形垫在背上,两块兔子耳朵样的部分垫在肩上,样式有点像没有前襟的背心。我们每人有一件。背垫子不仅保护衣服,因为比较厚,用了它,背架子和背篼的背带不咋勒肩膀,背上也比直接贴着竹子和木头舒服得多。羊皮褂也有反穿的,把羊毛穿在外,一是这件羊皮褂是新的,而且毛质和毛色特别好,穿出来提劲显洋盘。二是下雨了,翻过来羊毛不怕雨,羊皮怕雨。羊皮褂暖和,不仅因为里面有羊毛,还因为羊皮抗风,风吹不透,冕宁从10月到第二年3月每天下午起风,冬天冷。也有小娃娃穿羊皮褂的,那是羊羔皮做的,不过极少,一般来讲这家的家境很好。

1971年4月在泸沽火车站我们队的社员送第一批返回成都的知青,

冕宁羊皮好像不用硝,用菜油鞣。鞣一张羊皮至少一个工。找一块大石板,或是石头上的一个大平面。要选那种很硬的石头,不侵水的。鞣时把菜油抹在羊皮上,用脚踩它,鞣它。因为菜油比较滑,容易摔倒,为保持平衡,拄一根比肩高的棍子。鞣一阵再抹点菜油,再鞣。刚开始羊皮很硬,完全卷不动,到后来越来越软,团成一团继续踩。菜油很精贵,一个人一年才分一斤多油,不知道鞣一张羊皮需要多少菜油。这也是为什么要选很硬石头的道理,硬石头菜油不容易浸进去,称为"不吃油"。如果有人刚刚鞣过羊皮,会有人紧跟着在这块石头上鞣,说法是这块石头已经吃饱菜油了,后面的人可以少用菜油。

彝胞也有穿羊皮褂的,但多数穿擦尔瓦。擦尔瓦是羊毛织的,用手工把羊毛捻成很粗的羊毛线,再织成擦尔瓦。一块长方形,把一头褶皱收紧做领子,不褶的做下摆,下摆上在密密地做些羊毛穗子,一件擦尔瓦披风就成了。擦尔瓦是一种很漂亮的服装,不论是老穆苏、阿依、还是阿咪子,穿着都非常漂亮。彝胞穿擦尔瓦时里面还有一件羊毛毡子,这样更暖和。社员说用40元钱可以买到一床牦牛毛织的擦尔瓦,说可以不用毡子在雪地里睡觉,年轻人会热得出汗,40元钱在当时是一笔大数目,这么好的东西当然应当值这个价。

<<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吕帖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