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吕帖:冕宁知青生活杂忆(一)
2009年06月25日 15:53凤凰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打柴

冕宁烧柴。我们的灶是社员帮忙打的,两口中锅,两个灶堂,灶堂大,冬天的晚上,四条大狗在一个灶堂里面取暖睡觉也不显挤。煮饭时,从山上砍回的整根木头就往里送,也不砍断,几根木头架起来烧,火大得很,費柴。所以经常要打柴。

听社员讲,我们队下堡子旁边的陆家山嘴,1958年进食堂以前,林子密得牛都钻不进去,树子大得很。食堂的灶大,一天要烧许多柴,食堂化吃不饱没有力气爬山只能就近砍柴,把附近山上的树砍光了。从陆家山嘴上山一直到白坭4队后面的岩头上面的山,我们去时这一片山上除了草,只有杜鹃这种灌木了,根本没有乔木。更为可怜的是连树根都被挖完了。因为:1、树根疙瘩熬火,经烧;2、社员家的火塘需要很熬火经烧的木柴(火塘经常几个月不熄火);3、1958年大跃进以后,社员已经有了就近挖树根疙瘩的习惯。所以到1969年我们去时,山上的乔木树根已经被挖干净了。我们去时他们还在这样干,经常可以看到社员上山打柴背的不是背架子,而是装着斧头和山锄的背篼,因为背篼可以装斧头砍断的树根节节、小木块背下山,背架子是不行的。山锄用来刨树根,要挖很大一个坑才能把树根尽可能多地暴露出来。俗话说"斩草除根",在我们那里是"砍树挖根"。不仅山上的树遭了殃,山被剃成了光头,堡子里的树也难免一难。生产队社房(保管室)门口有一棵很大的香樟树,是生产队的标志树。食堂化时有一天砍柴的人实在没有力气,就砍这棵香樟树当柴,香樟树已经被砍掉了一枝大树椏,村里的老人一顿痛骂,说就是饿死也不许砍,才保住了这棵树,砍树的人、骂人的老人全都说得有名有姓,树上断椏的桩头更是历历在目。

我们从来不挖树根疙瘩,对这种断子绝孙的行为深恶痛绝。我们打柴要到很远的山上打柴。从白坭4队后面的路上山,一早就走,如果是打湿柴,4个小时就可以回家,所谓湿柴,就是活的树,砍了背回来。但是打湿柴等于背水回来,划不着,我们喜欢打干柴。所谓干柴,就是你找到它时,已经是死树子了,干的。山上除了火烧柴(烧山火时烧死的树)有干柴,还有各种原因产生的死树。比如砍木料时为了方便砍树,放倒的其他碍事的树、大树倒下时打死的树、大树树梢被截下不要的一段。干柴本来也少,想砍干柴的人多,近处山上的干柴早被大家砍完了,要想砍干柴就很远,手脚快的一早出门下午3、4点钟回来已是不易。

干柴也分品种,松木和杉木最不受欢迎,它们重量轻,太泡,不经烧。青冈样的硬杂木最好,当地叫栎柴、苦株的,成都木匠认不到统称为白青冈。如果背一背比较伸展的柴,而且又都是差不多品种、差不多粗细的硬杂木,路上会遇到不少羡慕的眼神。当然,要想找到好干柴,只有去那些别人还没到过的地方,这些地方都远。

找到干柴后,把柴截成1米左右一段一段的,先把背架子扑在一个高坎边上(有高坎,背的时候才站得起来),在它上面铺好绳子。把柴整齐地用绳子捆好,把背架子扶来站起,用拐杷子把背架子支撑住。在这捆柴的上面再捆一捆柴,这样捆的柴重心高一些,重量放在肩上,而不是吊在屁股上,才好走路,这也是为什么山区的背篼底小口大的原因。捆好的柴实际是挂在背架子上的,柴和背架子没有形成"死结"的关系。遇到危险时,腰向前弯,背架子上挂的柴就从头上飞出去了,背架子还在你背上。如果把柴栓死在背架子上,出事时,柴连着背架子,背架子背在你背上,柴倒人也被拉倒。平地也就是把腰"闪到",如果在山上,你就跟着柴一起摔下山去了。这种捆法还有一个好处,回到家只要把腰弯一下,就把柴倒在地上了,方便。

罗大汉和我在山上捆柴,刚下乡不久,松木。成都七中百年校庆建铜柱广场,十根铜柱分别代表十年的历史,该照片被錾刻在第7根铜柱上。

干柴很多都在山沟底,背架子背上背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越倒坡。我有一次数过,歇了40几拐气才爬到山顶的小路上。上了路,还要翻几匹山才回得到队上。所谓歇一拐气,就是走累了用拐杷子支撑着休息一次。拐杷子是木头做的,一根木棍上面横着一节20多公分长的木条,木条上有槽,便于背架子的下横梁可以放在槽里不滑。拐杷子的长度以你站在平地,比地面到背架子下横梁的距离略高或相等。如果没有拐杷子,走累了只能把背架子放下来人才能休息。有了拐杷子,走累了只要把拐杷子支在背架子的横梁下,由拐杷子支撑受力,人稍稍蹲一点或是不蹲,肩膀就休息了。越倒坡歇气时要转个身,面向山下,因为你如果不转身拐杷子不够长,支不着地。转个身,背后的地势高,才支得住。太陡的地方,只能转90度,侧面对着山下,如果你面对山下,背后的地势太高,拐杷子又显太长了。走路时拐杷子就是拐棍,可以拄路。

山谷底的水沟里和阴山半山腰的浸水凼里有水,可以把背架子放在一个高坎(浸水凼旁边往往有现成的,依山势而造,因为经常使用,土坎不长草,石坎很光滑)上,用拐杷子支着,喝一肚子水,坐下来休息休息,实在饿了,就啃几口饭团。俄呆饿不得,一饿就走不动,说是心慌,只有马上吃饭团,现在想想当时可能是低血糖。

松树林里地上是厚厚的松针,杂木林的地上是各种树叶,山路有泥土、细石、沙、石头各种路面,刚刚下乡时打柴穿的是解放鞋,滑。有人穿黑金刚足球鞋,鞋底有几个橡胶凸起,也滑。后来学会了穿草鞋,不滑了,可见入乡随俗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实用性。岩头有一段陡坡,碎石、沙,穿解放鞋时站在最陡的地方好几分钟也不敢出脚迈步,试了又试,始终不敢迈出那一步。听说有女生在那里急(怕)得哭,那里确实很险,一边是岩,一边是很深的陡崖,一条窄窄的独路,有几步又陡又滑,绕又绕不过。刚开始的几个月不要说女生,男生在那里也犯难,穿草鞋后好多了。

因为流汗多,背架子上面有一根细绳吊下来挂着擦汗的东西,背架子是弯的,这个东西吊下来刚好在胸前,用起来很方便。刚开始我挂的是成都带去的手绢,虽然是男用的大手绢,没几下手绢就湿透了。又换了小方巾,虽然它小,但和洗脸毛巾一样厚实,原想应当抵事,无奈还是很快就湿透了。后来只有学社员的样,细绳下面挂一个竹片编的圈圈,用它刮汗,抵事。站在沙石路上歇气时,用它一刮额头,沙石地上马上被汗水打出几个窝窝。和竹子圈圈比起来,手绢和小方巾用成都话说是假洋盘,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

背回知青大院的柴,要先划(音对,动词,意为劈)成块,整齐地码在屋檐下。划柴用斧头,地上横着放一根木头,再把要划的柴一头放在木头上,人站在横着的木头这边(只能站这边,几年前在青城山看见一个去旅游的人划柴耍,站在另一头,木柴跳起来差点打到他的头),用斧头砍木柴枕在横木的那个点,把柴划开。当时我们手艺好,几公分粗的柴也是一斧头正中分两半,两斧头成四瓣。粗的柴或者有大节疤的柴要两把斧头对划,一把斧头划开个缝,另一把斧头划在缝中,把缝涨大点,像打楔子一样,互相配合把柴划开。

煮饭

吃饭,人人都会干。煮饭,说者容易做者难。我们队18个人,每天轮流一人煮饭。冕宁一天只吃两顿饭,上午9点,下午3点过4点。其他人出早工去了,煮饭的人一定要在大家回来前把饭煮好,因为这些人吃过早饭又要出白工了。下午也一样,吃过晚饭要出晚工,时间不等人。

我们灶上的两口锅不是什么1尺8、两尺这种有尺寸的锅,名字就叫中锅,没量过直径,反正有点大,大半锅闷锅饭够18个人吃一顿。闷锅饭好煮,把米淘了倒在锅里,加水加到手轻轻地放在米上,水刚刚把手淹过,肯定合适。架起大火煮,水快干了的时候改小火,闻到有一点饭香的时候一定要退火,否则就煮糊了。不要揭锅盖,用浮(砆?)碳火煨着,饭香得很,时间不能煨长了,否则锅巴厚。沥米饭也好煮,加的水比闷锅饭多,否则不好沥。大火煮,过一会儿拿几颗米出来用手捏一下,捏到米还有一点硬心的时候就可以沥了。沥也简单,把饭倒在筲箕上,米汤沥下去了,米在筲箕里。把没过心的米倒在甑子里,甑子放在锅里,架大火煮就是了,火再大饭也不会糊。我没下乡以前从来没有煮过饭,18个人中有人会煮饭,他(她)们教我的,当然,不会煮饭的人不止我一个。

两个知青在建厕所和猪圈的隔墙,前面打凿子的是高66级的余世杰。背景可以看见一板一板的土墙和墙上的地牯牛洞洞。这个房子当时没有盖顶,后来一直没盖。

洗菜人人都会,不用教,无师自通。切菜不学是不行的。比如这几天自留地的莴笋可以吃了,那么早饭晚饭都是吃炒莴笋、拌莴笋。要赶快吃,莴笋冒苔就不好吃了。如果有肉,莴笋可以切成一块一块的烧、炖,不要刀功,但极少时间有肉。吃炒莴笋、拌莴笋,莴笋肯定要切片,18个人一顿很要吃些莴笋,全要切片。刚开始不敢切快了,慢得别人看不过去,抢过去帮忙切。不过这种全靠练习的熟练功夫,只要用心,学起来快得很,何况莴笋多得你练都练不赢。我后来切菜时,光听那很有节奏的声音就知道是高手在动刀,再看看切出的莴笋片,又薄又匀。红罗卜、白萝卜、土豆、南瓜这些块状的东西全可以用同一种刀法切片、切丝,我切的白罗卜丝抓一把可以甩了粘在墙上。几十年后在同学家聚会时,我在白坭一队学的切菜本事还可以显显洋盘。

炒菜比切菜难多了,对于这种全靠意会的手艺,我是敬而远之。你想想,菜熟与不熟好像还有标准,但是咸与淡?软与硬?好吃与不好吃?香不香?味道如何?这些全靠各人感觉的问题,世上根本没有同一标准,即使有标准也不可能量化,否则怎么会有"众口难调"的说法? 香不香?味道如何?这两个问题有极端的例子,比如榴櫣很香,但在认识的人中大部分人说它臭不可闻。会吃苦瓜的人说它好吃,不会吃的人说它根本不能吃。不怕中国以"好吃"闻名世界,却没有一台仪器可以用数据回答上面的问题。所以我每次煮饭只把菜切好放在那里,等收工的同学回来炒,好在队上人多,会炒菜的人也多。非万不得已,我不摸锅铲。当然也可以炒几个菜,自己认为味道还过得去。

有的同学还会蒸馒头、包包子,做豆腐乳、做豆豉、做米花糖,遇到杀猪时,几个队的知青都来打牙祭,能干人显手艺的时候到了,那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这些笨蛋只有打下手的资格。民以食为天,城里可以吃食堂当然方便,农村没有食堂吃,学一些生活基本技能,也是一件益事。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吕帖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