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3 14:23:42 凤凰网历史 安条克
历史上,从中原往一路向西的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技术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这条链接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的大动脉,直到近代才被拥有先进航海技术的欧洲船队取代。
在大航海时代前夜明朝人曾经进行了七次浩浩荡荡的下西洋贸易
然而在这一切发生的前夜,明朝人曾经进行了七次浩浩荡荡的下西洋贸易。相应的,他们没有像过去的汉唐那样去开拓西域,联通中亚。那么,这种古代王朝中的奇怪选择,究竟是基于什么因素的考量呢?
明朝并没有完全放弃陆上丝绸之路
异军突起的明朝看上去似乎完全有能力重现汉唐盛世
14世纪后期,明朝在东亚大陆的乱世中异军突起。在控制了东到辽东的渤海沿岸,西到嘉峪关之间的的大量领地后,明朝似乎即将成为下一个堪比汉唐的超级大帝国。不仅要对内进行复杂的管理,还要向西进入西域等地。这样既可以控制北方草原的战略侧翼,也可以通过丝绸之路来与中亚进行密切交流。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明朝很快就选择了一整套有别于前人模板的国际政策。虽然在表面上,明朝皇帝还会要求周遭各国来遣使称臣,却没有像李世民那样谋得一个“天可汗”的尊号。但另一方面,草原与西域各国还必须都承认明朝是之前蒙元帝国的唯一天然继承人。例如曾是元朝重要藩属的察合台汗国,就在这样的框架下,成为了明朝朝贡贸易体系的一部分。
而在制度设计方面,视农本经济高于一切的明朝,也极力打压国内原有的商人阶级。诸多限制之下,这些人像前朝那样搞跨境贸易的可能性被降到了最低。就是外来的商贾,也无法像元朝时期那样,随意进入帝国境内。很多人便将此视为路上丝绸之路衰退的起点和重要标志。毕竟,在蒙元皇帝还在的时候,这样的事情是难以想象的。
古老的丝绸之路在明朝时任然在发挥作用
只是从当时的历史来看,陆上丝绸之路尽管已经开始衰退,但依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着原有的作用。尤其是在朱元璋统治的后期到明成祖朱棣统治的前期,中亚崛起了同样幅员广阔的帖木儿帝国。后者为了发展中亚的城市经济,也对行走各地的商队多加照顾。在他死后,控制中亚半壁江山的沙哈鲁汗,还遣使明朝。至于明朝方面,也在帖木儿时期就遣使中亚。一直朱棣死后的仁宣之治时,还有派使节回访中亚的记录。双方的外交活动,一度非常频繁,打得火热。
你可不要以为遣使只是单纯的外交活动。因为在私人贸易被严格禁止的明朝,外来使团往往带有庞大的商贸成员。他们伴随使节进入明朝地界,就可以较为顺利的将货物卖给朝廷,并在回程前采购需要的商品。尽管按照明朝的官方口径,这是对化外之邦的赏赐。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就是非常典型的统购统销。
帖木儿帝国的强大让明朝决策层也不敢掉以轻心
而只能以私人身份来明朝贸易的商人,同样可以在进入嘉峪关之后,去当地市场做买卖。他们很少留下历史记录,却也有远道而来的奥斯曼土耳其商人,在回国后将见闻录成书后献给苏丹。最晚者抵达时,已是明武宗的时代。这么算来,明朝对陆上丝绸之路的经营,时间跨度远超郑和的七次下西洋行动。从西北关口抵达的使节或商贾,也成为了外部世界纪录明朝中前期情况的主要书写者。
郑和的航海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分支
郑和为代表的海上贸易路线符合当时的潮流
再看郑和的七次下西洋行动。虽然规模巨大,但时间跨度反而不如陆上丝绸之路来的持久。后来还因为入不敷出的问题,遭到朝臣抗议而停止。但为什么明朝在某一个阶段内,会对走海上路线如此痴迷呢?尤其是朱棣本人还力主疏通大运河,取消走海运向北京输送量是的经济做法。
实际上,在近代的大航海浪潮与地理大发现开始前,郑和等人走的海路本身就属于传统丝绸之路的分支。可以说在汉唐时期,很多航线就已经存在。例如汉朝时的中亚商人,经常将玉门关以东的商品贩运到阿富汗和北印度。随后用船代替畜力,严重印度河进入阿拉伯海,直抵波斯湾。甚至还有希腊罗马商人,以埃及为基地,直接依靠印度洋季风横穿大洋,直达印度。
当时的海上贸易路线依然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补充
但这些规模日渐扩大的海上贸易,依然无法脱离陆地运输。毕竟,很少有商贩会远航到斯里兰卡岛以东的地方。大宗商品在抵达几个主要港口前,都需要借助丝绸之路来运送。而一旦陆上线路受阻,那么港口也就无货可收。加之古代的航海技术比较有限,直航距离与区域只是航海活动中的少数。大多数商船都需要贴着海岸前进,随时增加补给品或进行频繁的转手生意。
这个趋势在海运大有进步的隋唐到蒙元之间,仍旧没有太大变化。后来居上的阿拉伯人,可以通过阿拉伯半岛绵延至广州、泉州与香料群岛的沿海路线,贩运货物。但更多的商队,还是会从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出发,经过中亚的伊斯法罕与撒马尔罕,进入西域和中原。
一副15世纪欧洲世界地图上的郑和宝船
明初在限制西北陆上贸易的同时,也通过海禁杜绝了大部分沿海贸易。但郑和这代人,还是通过最后一批有过出海行商经验的穆斯林帮助,重走了那些有2000年历史的航线。传统的中式帆船,也在这些阿拉伯海商后裔的帮助下,做了结构上的改进。以便加适应远距离的长时间航行。只是因为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失误,让这种大规模航海最终停止。
不可忽视的非经济因素
明朝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局部)
今天的我们,在回看明朝前期的对外关系,还是不能忽视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很多今人难以理解的思维方式,却在当时构建着决策者们的世界观。
明朝帝王的对外联系,有相当部分是为了确立自己的权威。尤其是远有汉唐帝国这样的跨区域力量,近有蒙元帝国这样非常外向型的前任。新皇帝更需要在这些方面做出成绩来,彰显自己的能力,宣扬自己的天命。
以郑和的七次航海为例。他们不仅要用朝贡贸易模式,去各国统购香料、玛瑙、宝石等奢侈品,还带回了仅供皇帝本人观赏之用的狮子与长颈鹿。
郑和的船队带回了不少供贵族把玩的奢侈品
当明成祖在皇家园林中鉴赏东非来的麒麟,随船抵达的各国使节也已经在各处等候接见。考虑到元朝皇帝忽必烈,曾经派人南下远征占城与爪哇。作为全权特使的郑和,也就有了在西洋各国用兵的权力。因而,他不仅三次在下西洋的过程中使用武力,也为明朝在马六甲和巨港建立了类似藩属的前哨基地。外番君主到紫禁城里向皇帝行礼,自然也被篡位者朱棣用以对内证明自己。
郑和曾经在下西洋的过程中三次使用武力
再说当时对西北方向的外交活动。明朝实际上对来自中亚的技术类产品也非常痴迷。这其中既有品种优良的战马,也有质量上乘的盔甲与刀剑。虽然每次用朝贡手段活动的数量都非常有限,但用来装备皇帝本人的禁军还是不成问题。
至于帖木儿帝国的壮大,也让明朝人觉得可能出现了一个新的威胁。尤其是帖木儿本人经常也以蒙元帝国继承人自居,还亲自策划与发动过对明朝的军事心动,扣留明朝派往中亚的使节。因此,即便换了更为怀柔的继承人,明朝任然对这个西面的强邻要保持警惕。而对方的目的也已经从军事征服,转为了发展国内经济。明朝在整个15世纪都对其朝贡贸易开绿灯,也算是一种基于现实考虑的妥协。从帖木儿帝国来的使节,一般都获得了比其他番邦更高的接待规格。随团商人也能够更自由的在沿途市场上买卖。
明朝禁军装备的头盔进口自中亚
只是这种迫于外部威胁而进行的朝贡贸易,在威胁逐步消失后,也就不在那么必要了。而帖木儿帝国的衰败,也无力继续组织庞大的朝贡团队东来。失去强力支持的贸易城市,在贸易额萎缩的情况下,迅速破落。倘若明朝在初年就执意效仿汉唐西进,怕不是在战争的尸山血海中,一样收获这些残破之地。
至于被取消的下西洋航行,更多则是因为本身的经营不善。过量进口的大宗商品,在国内市场造成了价格暴跌。入不敷出的窘况被无限放大,引发的财政亏空让领不到工资的官员们怨声载道。郑和的后继无人虽然可惜,却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那些留在马六甲与巨港的基地,也就因毫无意义而被迅速抛弃。
巨港宣抚司明朝在南洋地区建立的前哨基地之一
可以说,明朝在前期放弃对陆上丝绸之路的西进,转而寻求走海上贸易路线的做法是合情合理之举。中亚的衰退从当年蒙古大军西征开始,就已板上定钉。相比之下,郑和下西洋的失败则更多是因为操作层面的因素。缺乏真正海洋经济思维的决策者,将陆上朝贡的模式搬到海滨,难免造成不合时宜。
结果,自然是当几艘具备更高技术的西洋船只开始在南洋航行,大明朝才终于发现,自己已经很难保住曾经的内湖。但若是当初舍内湖而强行模仿汉唐,只怕结果比后来的还要可怕。
责编:马钟鸰 PN018
凤凰历史精品栏目
用历史照亮现实
微信扫一扫
2018-07-30 14:47:300
2018-07-30 14:42:430
2018-07-30 14:38:520
2018-07-30 14:34:000
2018-07-30 14:28:520
2018-05-01 15:180
2018-04-01 12:360
2018-03-11 17:100
2018-03-04 20:320
2018-02-11 14:460
2018-07-16 11:140
2018-05-22 16:250
2018-05-03 20:500
2018-05-03 20:400
2018-05-03 20:280
2018-12-30 20:030
2018-12-30 16:320
2018-12-30 16:310
2018-12-30 15:320
2018-12-30 14:520
2018-12-04 10:410
2018-12-01 11:450
2018-12-03 13:390
2018-11-30 01:020
2018-11-27 20:030
2018-11-30 17:160
2018-12-01 16:230
2018-11-27 07:160
2018-11-26 13:530
2018-10-18 0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