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历史出品

兰台说史•英国为何又闹“脱欧”了

2017-03-15 10:58:19 凤凰历史 小手

英国议会上院13日晚投票通过“脱欧”法案,这为英国政府正式启动“脱欧”扫清了法律程序上最后的障碍。英国首相在获得女王授权后,即可启动“脱欧”程序,开始与欧盟的谈判。当晚,议会上院分别以274票支持、135票反对和274票支持、118票反对的投票结果否决了此前自己提出的两条“脱欧”法案修正案。就在13日议会上院投票前几小时,议会下院投票否决了上院提出的两条修正案。这意味着,议会上院对下院妥协,最终通过“脱欧”法案。本月早些时候,议会上院反对通过“脱欧”法案,并提出要求政府在法案中加入“保障在英居留欧盟公民权利”和“保证议会对英国在何种情况下能脱欧拥有更大决定权”两条修正案。舆论认为,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最快将在14日启动“脱欧”程序。政府此前曾表示,将在3月底前启动“脱欧”程序。今年1月,英国最高法院裁决,政府启动“脱欧”程序需经议会批准。一旦英国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正式开启“脱欧”程序,应该在2019年初完成与欧盟其他27个成员国的谈判

脱欧法案现场

可以说如今脱欧是定局了,作为中国人在吃瓜看热闹的同时,也会有人问为何英国愿意走漫长的程序,去脱离欧洲呢?

英国为何形成孤立情结?

这个其实可以追溯到英国人的光荣孤立情结。1896年,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在伦敦市长宴会上致词时提出:“英国应不参加固定的同盟与集团,保持行动自由,便于操纵欧洲均势”,这标志着“光荣孤立”政策的全面出笼。不过“光荣孤立”并不等于中立,英国的利益在于维持大陆列强相互牵制的局面,使其势均力敌,这样就可以使英国放手向海外扩张。实际上,英国从19世纪中叶甚至更早,就已经开始推行这一政策。

英国“孤立主义”与其对欧陆传统的均势外交政策密切相关。英国较早地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专政,确立了一套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一直保持着优于欧陆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而且英国凭借其经济实力,顺利确立了海上霸权。英国人深刻地体会到,保住经过三年英荷战争和长期英法争霸而获得的`旧不落帝国“的地位何等不易。因此,英国人一直在维持、巩固它的既得利益,而不允许欧洲大陆其他大国与之抗衡。当法国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获得迅猛发展,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铁蹄踏遍欧陆,成为欧陆霸主而直接威胁到英国利益的时候,英国不辞辛劳地先后组织了七次反法同盟,又协同俄、奥、普三国召开维也纳会议,确立了维也纳体系,建立起欧洲近代以来的第二个均势。

反法同盟是由英国人一手推动的

就客观条件来说,英国的岛国环境决定了其立国方针。从地理环境看,英国本土仅辖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爱尔兰一隅,隔英吉利海峡与欧陆遥遥相望,在欧陆与法、俄、普、奥诸强一争雄长,扩张领土,得不偿失。对英国而言,只有巧妙地发挥自己的杠杆作用,周旋于欧陆诸国之间,操纵欧洲均势,才能从中为其谋得更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如果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加人欧陆争霸行列,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尤其是普法战争后,法国衰落、德国崛起、欧洲大国之间的不信任和猜疑加深。傅斯麦对当时欧洲国际关系作过一个比喻:“欧洲大陆像挤乘在一辆马车里的陌生旅客。面面相觑又满怀狐疑地互相戒备,如有人将手摸向口袋里的手枪,其邻座则已做好了先扣动枪机的准备”。尽管这一时期欧陆没有出现大国间的战争,可是欧洲却处在一种受压抑的恐惧感之中。而有自知之明的英国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引火烧身的。

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

而英国当时的国际地位也决定了其外交重心。19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享有工业垄断地位。再加上英国通过殖民争霸,夺得“世界霸主”的地位,在列强中拥有的殖民地范围最为广阔,势力遍及东、西半球,号称“日不落帝国”。可以说,这一时期已形成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亚、非、拉美等地区在不同程度上成为英国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我们从英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看出:英国的岛国经济具有较大的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因此,拓展海外殖民地,维护其在殖民地的利益,对英国来说至关重要。

这个政策也曾奠定大英帝国的霸权

对英国而言,其“孤立”外交对近代英国的国际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英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海上军事力量,一直游离于欧陆各集团之外奉行孤立主义政策,其立场的转变将直接影响到欧陆各集团间的力量对比。故在欧陆事务中,英国凭借其实力和孤立政策,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行动自由。即使是主要针对英国而建立的三皇同盟和为对付法俄而结成的三国同盟,其成员中的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与俄、法的对抗中都希望寻求英国的支持。而且意大利在三国同盟条约签字后则发表了一项声称条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认为是针对英国的”声明。即使是与英国在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的德国,在疏远俄国的同时,仍准备与英国保持友好的关系。显而易见,英国在欧洲大陆通过支配国际事务扩大了影响。并且借此便利的条件,在地中海、在亚洲、非洲,其殖民利益无时不在扩大。

这个政策曾经击败了拿破仑

对欧洲而言,英国的孤立外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欧洲均势,防止了大国独霸,维持了暂时和平。这一点无疑是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在德法争端中,英与俄等国联合起来保护法国,傅斯麦蒙受一次屈辱,“恰如欧洲曾不得不联合起来将其按倒的拿破伦一世”。英俄等国虽不打算扭转色当战役造成的局面,但它们保证了这种局面不再重演;它们维护了欧洲业已形成的均势,既反对德国继续削弱法国,同时也不支持法国向德国复仇。同样,从近东危机的结果来看,英国“孤立”外交也起到了这种积极作用。1878年欧洲各大国代表参加召开的柏林会议为近东危机的解决提供了最后方案,英俄奥三个大国在土耳其瓜分到各自的势力范围,造成一种新的均势,暂时避免了大国战争冲突的危险,近东危机得以暂时解决。

新的格局让光荣孤立不再

不过,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中,旧的“均势”结构不断受到冲击,帝国主义列强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国际关系形成错综复杂的态势。而德国加紧推行“世界政策”,向英国公开挑战,英德矛盾日益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尤其是随着瓜分狂潮的出现,英国已不再是“光荣”孤立,而是“危险”孤立了。英国为了彻底摆脱这一局面,彻底放弃它的“光荣孤立”形象,对其外交政策作出重大调整,由“光荣孤立”走向结盟。

而到了二战之后,殖民主义随着老牌列强的彻底没落而走向终结。世界形式由多强争霸变成两个超级大国对垒,过去那种光荣孤立的外部氛围已经不复存在。英国也因此变成了平凡的国家,跟随者美国的脚步对抗苏东阵营。

代表冷战的柏林墙

不过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又发生了变化,那就是更加得多元化。随着欧盟的建立,欧洲国家之间的人口迁徙变得非常容易。这导致了东欧人大量移民英法德等西欧发达国家,由于其常年生活贫困,又恰逢全球经济形势不好,因此不少移民开始聚集起来变成了黑帮,而英国的首都伦敦时至今日本土出生的白人仅剩下百分之四十了,这个无疑极大地刺激到了英国人,使得沉眠近百年的孤立主义情结死灰复燃。

2016年的脱欧公投标志着英格兰的孤立情结已经重新占据了上风,这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拭目以待。

责编:高飏 PN035

凤凰历史精品栏目

进入栏目首页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号

用历史照亮现实
微信扫一扫

推荐阅读

  • 兰台说史
  • 重读
  • 观世变
  • 现代史
  • 近代史
  • 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