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历史出品

兰台说史·宁泽涛被开除是因谁动了谁利益?

2017-02-23 15:13:58 凤凰历史 小手

喀山游泳世锦赛冠军宁泽涛与国家队的恩怨纠缠疑似曝出最新证据。近日,多家媒体在公共邮箱中收到未具署名的电子邮件,主题为“宁泽涛已经被国家队开除的函”。邮件在附件中附有图片,疑似拍摄自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下发的某红头文件。接获消息后,有媒体第一时间向圈内多名人士求证文件真伪。多名接近游泳中心高层,以及来自地方省队的人士证实,文件属实,日前各地方省队均陆续收到了这份文件。

关于宁泽涛返回海军队训练的函

这份红头文件,标题为“关于宁泽涛返回海军队训练的函”,文头和落款盖章为“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签署日期为2016年10月18日。文件明确出示了宁泽涛违反体育总局和中国泳协相关规定,包括“未经批准私自代言广告”、“不服从国家队竞赛安排”、“拒绝参加接力项目资格赛”。

很多人对其表示同情,因为时至今日大部分人都不认为拍广告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了。不过在过去这可能真的会毁了一个运动员的运动生涯。

早期运动员远不如今日光鲜

事实上运动会从古希腊时期就和政治分不开关系,虽然奥林匹克获胜者无法从圣山那里直接获得物质奖励,城邦会给他们的英雄以极高的物质奖励。事实上众所周知这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利益,但是集体荣誉感却让希腊人对此趋之若鹜。在近代随着近现代国家民族意识的兴起,运动员获得的荣誉已经不仅仅是属于他们个人了,更多的是属于他们各自的国家所有。虽然这严重违反了奥林匹克精神,例如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共有5处提及“政治(politics)”或者“政治的(political)”,大多明显具有否定性的表述,可见,国际奥委会对政治对奥林匹克的影响是防范有加,表明了鲜明的拒斥态度。这个其实和早年传媒的欠发达有关,十年前开始我们连电视都不需要打开,只需要在网上搜索相关的人名,自然就能得到一打信息。而在一百年前,电视机尚未发明,人们只有少量幸运儿能够直接面对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大部分人只能通过报纸看黑白照片。这一切使得运动员自身的价值被限制住了,所有的运动员的使命就是帮助自己的国家获得荣誉。

奥林匹斯山

随着时代的发展商业模式逐渐彰显优势

不过荣耀毕竟不能当饭吃,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个运动员要在职业赛场上获得优胜必须付出足够的汗水才行,这就断绝了业余训练的可能,所有的运动员必须是职业运动员才行。这就要求体育模式必须要给运动员以生计和后路才行。而以传统的“为国争光”为主要核心建立的模式,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苏联模式。

典型的例子就是苏联的达契那。卡赞吉娜,她被誉为苏联田坛的皇后。但是一直到三十多岁她依旧坚持在赛场上,哪怕在1982年她的跟腱受伤后,也坚持改跑三千米因为这对绝对速度的要求会降低一些,这一切仅仅是为了祖国荣誉吗?当然不是这么简单,或许有这个因素在内,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经济因素。苏联的体育制度规定了,一流的体育明星每月可以获得200-250卢布的津贴,而如果是奥运金牌得主或者拿到过世界级锦标赛冠军的功勋运动员,每个月则可以拿到300卢布的奖金。要知道在80年代一个苏联国家职工平均月收入不过190卢布。不过这一切有个前提就是这名运动员依旧在服役期间,一旦选择退隐那么生活就会变得迅速拮据起来。达契那。卡赞吉娜接受采访时回忆说她的结局胜算不错,如果她的论文获得通过那么她就有资格去体育学校任教,毕竟她本来就是列宁格勒体育学院的毕业生。很多苏联的著名运动员在退役后迫于生计只能去当食品店的清洁工或者牧场的屠宰工。

电视机之父约翰·洛吉·贝尔德

而与之相对的就是欧美主导的商业模式,随着产业革命的到来,传媒学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人们在己方运动员获胜后,不仅可以在广播中听到嘹亮的国歌了,还可以在电视机前观看运动员们帅气的身姿。一名在运动场上挥洒着汗水的身影,在崇尚阳刚健美的西方社会中,其影响力可以说丝毫不弱于影视巨星。因此欧美社会逐渐形成了一条共识,也就是不断增加社会对竞技体育的关注、认可和回报,是竞技体育发展的诉求之一。确切地说,就是要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同时,增加竞技体育的经济效益,使二者相得益彰,形成良性循环。

如上文所述,苏联一名一流的体育运动员也仅仅只能比一般的国家职工多拿十个卢布而已。在一个“没有失业”的社会,这显然意味着你在付出了十几二十年的汗水伴随着训练的伤痛,在给自己的祖国争取到了巨大的荣誉后,仅仅只比最平凡不过的普通人略微强一点而已。这个毫无疑问极大地低估了运动员的自身价值。而事后沦为清洁工或屠宰场员工的结局,更是让不少非体育界的吃瓜群众都看不下去了。

而商业模式下,一名运动员只要足够的成功理论上无数的广告商就会找上门来。众所周知,一名当红运动员如果能接拍一个广告的费用都比一个一线城市的小经理的年薪都多。更为重要的是,这套模式相比苏联“按成绩拿奖金”模式来说,要灵活的多。并非所有的运动员在成名之后都会成为广告明星。运动员能否成为广告明星,很大程度上受需求约束的影响:一方面,广告商挑选代言人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有限原则”,以避免公众视觉疲劳。也就是说,虽然某个运动项目可能会有多名运动员都具有成为广告明星的潜力,但广告商通常只会挑选其中极少数最有广告潜质的运动员。例如,在雅典奥运会之后,田亮代言的广告一度频频出现,但是,与田亮联手夺得雅典奥运双人跳水金牌的杨景辉却鲜有上镜。另一方面,有的运动员虽然具有商业开发的价值,但运动员本人却不愿意参与商业活动。如知名游泳运动员刘子歌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次的访谈节目中表示,绝不会接拍商业广告。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在2008年8月对千名网友展开了一项在线调查结果,公众认为决定运动员广告价值的因素的排序依次是:外在形象(55。9%),比赛成绩(54。7%),精神气质(53。3%),运动员所在的运动项目(36。2%),运动员的商业头脑(16。6%)。优秀运动员能否得到市场的青睐,不仅仅取决于其运动成绩,形象好气质佳、从事的项目是公众喜闻乐见的热门项目等也是必不可少条件。因此,虽然体育明星层出不穷,但最终只有少数的知名运动员能够成为广告明星。

与田亮联手获得金牌的杨景辉

宁泽涛事件中国体育在商业化模式发展中的困难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逐渐放弃了苏联老大哥的体育模式,向国际主流的商业社会靠拢,体育界在这个过程中各项目上进展有快有慢。

最为快速和彻底融入商业的当然是足球、篮球等国际流行项目,在中国其商业化模式和经验都是与国际接轨程度最高的。

而游泳体操等项目,也学习了国际化的商业模式,相对就面临更多的问题。2015年11月,A赞助商签下了国家游泳队的集体赞助和宁泽涛的个人广告代言。但很快,在未告知游泳中心的情况下,以个人名义跟B赞助商签约,甚至还跑去国外拍了广告宣传大片。而国家游泳队的模式是强调集体的,一旦和国家队签约了,那么等同于和国家队的全体成员签约,运动员个人是无法说“不”的。2011年,中国的游泳健儿孙杨就公开抱怨过,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代言”了一款茶饮料。这不得不说,是个让人沮丧的商业纠纷事件,最后导致双方的矛盾越闹越大,直到宁泽涛被开除出了国家队。

不过中国体育既然已经坚决走了商业化的道路,那么相关的制度相信也会有相应的调整,有了宁泽涛事件的前车之鉴,今后在遇到相似状况时利益相关各方也会引以为鉴,事先避免出现这种糟糕的结果。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宁泽涛事件这样的商业纠纷会得到规避,运动员个人与团队间利益都得到尊重和保护的新的解决方案会带来双赢和多赢的结果。

责编:高飏 PN035

凤凰历史精品栏目

进入栏目首页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号

用历史照亮现实
微信扫一扫

推荐阅读

  • 兰台说史
  • 重读
  • 观世变
  • 现代史
  • 近代史
  • 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