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为何会将大量火炮遗弃在战场上


来源:澎湃新闻网

中国购买的105毫米轻榴炮,在抗战初期大量被遗弃在战场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牵引车辆被毁,又无法畜力挽拽行军。

不过太原兵工厂最经典的产品,并不是这样的巨炮,而是轻便灵活的山炮。1938年1月28日,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在山西临汾举行成立大会。全团共有战斗兵员近千人,装备12门晋造山炮和4门国产82毫米迫击炮。此外还有炮兵团机关和一个观通连、1个宣传队。所谓晋造山炮系1924年(民国十三年)太原兵工厂根据日本出口型山炮仿制而成的,实际上是日军制式山炮的简化修改版,当时中国陆军也采用这款75毫米山炮作为制式山炮,除山西太原兵工厂外,1921年(民国十年)汉阳兵工厂、1925年(民国十四年)沈阳兵工厂分别根据进口的日制山炮进行了仿制。日制75毫米山炮射击精度好、易分解,采用液体弹簧式复进机和双轮复单腿式炮架。其机动方式为2马挽拽或6马分解驮载,也可以由炮兵排13人背负行军。与日军制式型号相比,中国仿制的山炮射程有所下降,但仍可以采用日军弹药。1938年1月八路军总部炮兵团的山炮,有4门1936年红军东征中从晋军手中缴获的,另外8门是1937年9月从滹沱河中打捞出来的(晋军被日军击溃后推入河中)。

在解放战争中,阎锡山又命令太原兵工厂仿制了日军的九四式山炮,定名为民36式山炮。结果这款火炮和九四式山炮一起,成为人民军队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期间最主要的炮兵装备。在1949年开国大典上,九四式/民36式山炮时出镜率最高的炮械,因为除了参阅方队装备的108门山炮外,解放军礼炮部队还备了54门75毫米山炮。后来,我军礼炮部队装备的第二代礼炮仍然是在九四式/民36式山炮基础上改装而来的。直到中日邦交正常化时期,我国领袖认为在迎接日本领导人鸣放礼炮的场合,不应该使用缴获的日式山炮,这才命令太原厂在自制的54式76毫米加农炮基础上制造我军第三代礼炮。

制钱赚大钱

那么,阎锡山是如何依靠一省之力,建立起庞大的军事工业企业呢?估计很多朋友首先会质疑“庞大”的说法。但是阎锡山的太原厂确实可以用庞大来形容。30年代的西北实业公司,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军工企业,而是包含采矿、采煤、冶金、炼焦、炼油、化工、机械制造、水泥、皮革、面粉.....等一套完整的,自给自足的轻重工业配套体系,对晋军而言,除装备的武器,发射的弹药外,所穿的军服,甚至吃的面粉,用的火柴,都是由西北实业公司制造的。单单从军工角度,阎锡山的太原厂可以制造轻武器和大口径、中口径的山炮、野炮、迫击炮,以及重榴炮、飞机、汽车和铁路车辆。

阎锡山醉心于搞小而全的整套体系,符合他商人子弟的出身背景。据说1917年阎锡山向日本采购了一批步枪和炮械,日方开口就是十万,阎锡山大感肉疼,认为投入十万建厂,才是长久之计。这也不能怪阎老西,1915年阎锡山给袁世凯的劝进贡金也只有2万而已。

作为民国新军阀,阎锡山在接受军事教育前,首先接受了山西传统的商贾金融教育。阎家发迹是从曾祖泰兴经商致富开始,阎锡山的父亲阎书在五台县开设了“吉庆长”钱铺,在这里阎锡山学会了如何进行金融投机,也学习了如何印制和保持“钱帖子(民间商号自行发行的纸币)”的流通,还练得了一手算盘技巧。

阎锡山对经济有独到的认识。

经商的经历使得阎锡山对经济有独到的认识,也影响了他此后的用人和行事。具体到办军工方面,办兵工厂的决策时算经济账的结果,而筹措兵工厂最初的启动资金,则更突显了阎锡山骨子里的“钱铺老板(晋绥军官兵骂阎锡山抠门的提法)”本色。据说阎锡山有句口头禅:“一个制钱押十宝,十头骡子驮不了。”这其实是一句与赌博相关的土话,押宝是赌大小,押对了的话赔三倍,连赢四次,就是1048576枚制钱,十头骡子当然无法驮动。而阎锡山在20年代开始搞军事工业,首先盯上的财源,就是山西省内流通的制钱。

民国期间,制钱始终在民间流通,直到抗战时期,八路军的军工人员还在根据地收购制钱,用作炼锌材料。山西民间长期将制钱作为主要的辅币,但因为每一枚制钱价值有限,因此其计量单位基本是吊。不过各地对一吊到底是多少枚制钱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山西省内的商品流通。1918年,阎锡山正是以高步青为局长,建立铜元局,有趣的是,铜元局是在山西督军署修械所基础上建立的,原修械所翻砂、锻工、木样和机器四厂中最优秀的技工都被优先补入铜元局。

不光是山西,民国期间四川等地都将制造铜元作为省府重要财源,由于铜元采用机器制造,也成为许多兵工厂的前身,奉天兵工厂兴办之初,大量使用奉天铜元局培养的人员。而四川军阀混战中曾多次围绕成都铜元局展开巷战。中央政府也明白铸造铜元是一本万利的事业,因此规定除中央制造的铜元外,各省制造的铜元只能在省内流通。

对此,阎锡山采取了阴奉阳违的做法。他下令铜元局制造一批不带省名的铜元,秘密向全国流通。除此之外,山西铜元的原料是从山西和陕西各地采购的铜元和废铜,在制造中缺斤短两,进一步节省原料。按照规定,铜元有两种面值,可以兑换10枚或20枚制钱,一块银元可以兑换400枚铜元。但实际上,一枚可兑换10枚制钱的铜元,成本不足5枚制钱,也就是说,获利至少达到一倍。而一枚兑换20枚制钱的铜元,制造成本仅为5枚制钱,也就是说获利达到三倍。最终,到1926年山西铜元局撤销时,阎锡山从中获利至少360多万元,如果再计算各种没有入账的贪污收益,总收益在400万以上。

有了这笔启动资金,阎锡山在1920年将山西巡抚胡聘之在光绪年间草创的修械所扩建为“军人工艺实习厂”,这一年从上海买回的子弹制造机正式开机,每日可制造子弹2万枚。随后,阎锡山便开始逐步完善上下级配套工业。例如购入火药成本较高,阎锡山便建立起山西火药厂,从制造硫酸和硝酸开始,最终形成日产硫酸2吨、硝酸1吨,无烟火药180公斤的规模。正是因为有了高质量的火药供应,山西生产的弹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北方军阀中威力最大的。冯玉祥部队在中原大战中获得了一批晋造手榴弹,使用后惊呼“又干又脆,一炸粉碎”。后来阎锡山的这套制酸设备的核心铅室,在日军占领太原后继续为日寇生产杀人凶器,在抗战后期被美军空袭炸坏,解放战争时期阎老西竟然将其从废墟中挖出,接着使用。

有朋友估计会说,通过制造铜元来抠钱,其实还是从老百姓手里“榨油”啊。但在笔者看来,制造铜元至少一定程度上便利了山西省内以及与全国的商品流通,比之军阀预收税负和贩卖鸦片的行径,要“干净”许多。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