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红卫兵运动起源剖析之一:大院的精神文化


来源:凤凰历史

不了解北京干部子弟的成长环境和精神文化,即在建国后出现的大院文化,就不可能理清初期红卫兵的思想脉络,这应当是研究红卫兵运动的一个关键点。

寄宿制虽然培养了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但是也阻隔了学生与社会广泛的交往而不接地气,还有一个很要命的缺陷,就是其认同感很强但也很窄。这种认同感很强,使一些小院子弟和即使没有经历过寄宿制训练的干部子弟,由于相互间共性的东西很多,可以很快就融合到这支队伍中去了。但是它也很窄,“文革”前和初期,大院之间较少发生“战争”,因为大家属于同一族类;打群架往往是和院外的“野孩子”、“小流氓”,而他们乃非我族类。这种认同感在“文革”中再上升到政治上,就彻底自外于大多数的群众。

四、尚武轻文的取向

首先应当强调的是,在不同的大院类型中,这一性格取向并非完全一致。在中央党政机关的大院中,特别是知识分子干部扎堆儿的大院中,在这点上就有很大差别。但是,北京大院之间的这种差异,与市井文化相较而言,应当说一般小于他们之间的共性。如王冀豫所说:所谓的大院儿,不管你是政府的还是军队的,都是一路货色,因为共产党的地方政府也是军队建的。因此,部队干部、地方干部如出一辙,同质同源。

另外,由于共产党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武装斗争传统,由于农民出身的干部占绝大比例,由于强调阶级斗争的暴力形式,因此在大院文化,崇尚“英雄主义”的意识中,难免搀杂着尚武轻文和暴力倾向。即使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经过战火的洗礼后,也绝非旧日文人的形象,只是表现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曹都都回忆:这些干部子弟,特别是军人的子弟,自幼崇尚的英雄主义精神尚未泯灭,那时宣扬的是集体英雄主义。集体英雄主义最需要首当其冲敢于牺牲的人。从小在军队大院长大的孩子,有了冲突就是一对一,而在外受到挑衅常常是群体而上,谁胆怯或是不敢出手,回到院里便会被奚落甚至孤立。现在反思过去,不光是干部子女,几乎全国百姓都具有暴力潜质,也就是说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痛打落水狗”的群体暴力倾向。

王南生(王小点)的父亲是军队中的儒将,但王小点回忆,其家庭教育也是充满暴力:我们那时在部队环境中受的教育就是,要打架,就要打胜,否则就是怂蛋。而且,这种教育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不能在外面欺负人。谁要是欺负人了,那回家一定要挨打。所以我一般都不敢打架。另一方面,如果真打了架,还让人家打了,被别人欺负了而不反抗,那就更丢人了!回家后家长还得打你,得挨两次打。这不是个别人家里的情况,我们在座这些人的家长差不多都这样。我从小就感觉到,有时打架打赢了,虽然父亲也要揍我,可是给那么几下都没什么劲,要是被人家打了,那劲就大多了。

在大院中,一呼百应的孩子王绝非是学习好的乖孩子、班干部,而是能伸张正义的“英雄”。王小点小时候就有一次一战成名的经历。他回忆:我们小学有一部分寄宿的学生,其中大部分是干部子弟。他们那时候经常受学校里的市民子弟欺负,因为住校,周一来学校的时候都带点好吃的零食什么的,结果就经常被人抢。有一天,我把一些住校受欺负的学生召集起来说:我帮你们出这口气,但是你们不许跑,要助威。如果他们都上手,你们也得上。他们都同意了。那次,别人都没动手,我和那帮欺负同学的头儿单练,结果我把他给打了,打赢了。他们说,第二天要找人来报复。那天我回家把我爸原来缴获的日本军刀拿到了学校,对他们说:你们谁敢上,我劈了他!那次以后,王小点就声名远播了。

当年,在北京市民阶层的观念中和一般学校的教育中,“好孩子”和“坏孩子”概念的一个区别就是打架与否。只要打架,往往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批评。这观念和皇城文化传统的重文轻武有关,而且根深蒂固。而在大院文化中,打架往往只是形式,是非要取决内容,暴力在这种氛围中并不是笼统地被谴责的。由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成为真理,稳定政权同样需要暴力,而后的阶级斗争扩大化使人们甚至认为它其实还是战争的继续,从而充分肯定了暴力在历史中的进步性和正当性。因此,在建国初期及其后一段时间,崇尚暴力在某种意义上就势所必然。孩子们对干部阶层中这种观念的耳濡目染,就形成大院文化和市井文化的一个区别。

由此延伸的,则是对待知识文化的心理态度。中国传统上一直奉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条,推崇道学、文化的至上,尊重读书人的风尚深深贯穿于这个社会的深层意识中。即使在偏远的农村,那些读过两天私塾、能识文断字、能写个信和春联的,大多是村里德高望重之辈。笔者早年在美国读书时,曾在一个建筑工地打过几天散工补贴家用。开始被分派搬运石材,虽然干过多年的重体力劳动,这活儿也算不得什么,但在工地上这毕竟是最累的。中午吃饭时,领班的大工聊天中知道了我在大学做学问,当时就把他的小工叫过去说:你们俩换换,你去搬石材。又对我说,下午你就跟我干。我看他那小工面露愠色,感觉很不好意思,忙说没关系,这活儿我能干。那个大工说了一句:你不用管。你是读书人,这不是你该干的活儿,让他们去干吧。这是一个从国内移民去的基层建筑工人,尽管经过“文革”的洗礼,但是他心目中对“读书人”三个字的敬慕和爱怜,仍然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深层意识。

[责任编辑:闫洪双 PN018]

责任编辑:闫洪双 PN018

标签:红卫兵 运动 起源 大院 精神 文化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