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文革后知青给中央写信:插队不算工龄是让老实人吃亏


来源:凤凰历史

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最后回城的我们这些知青几乎都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在农村干的老实人。中国有句俗话:"不让老实人吃亏。"我们希望,国这在调整低工资、制订工资改革制度的时候,能考虑到我们的客观情况和实际困难,能在国家财政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我们的经济地位,使我们能和全国人民一道富起来,不至于永居"第三世界"。

令人费解的是:在城里,复员军人的军龄算工龄,家属、闲散劳力转正前的合同期、临时期算工龄,而作为有组织、有号召、有计划的上山下乡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下乡知识青年的"农龄"却被一笔勾销了,这点我们无法理解,也不能忍受……

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最后回城的我们这些知青几乎都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在农村干的老实人。中国有句俗话:"不让老实人吃亏。"我们希望,国这在调整低工资、制订工资改革制度的时候,能考虑到我们的客观情况和实际困难,能在国家财政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我们的经济地位,使我们能和全国人民一道富起来,不至于永居"第三世界"。更重要的是,要使"下乡吃大亏"论无立足之地。我们真诚地希望:我们微弱的呼声能唤回国家领导传送的"福音"。

湖南省部分老知青

执笔人:株洲市湘江机器厂

南华幼儿国肖芸1982.10.7

信的落款原本是湖南省湘潭株洲部分老知青,后面留下几页空白供知青们签名。当肖芸拿出写好的信请大家签名时,大家却全没了当初的劲头。捧读这封信,却没有一个愿意签名。看着绕了一圈一个名字也没签上的4页纸的信,肖芸的头炸裂了,一下子傻了眼。

晚上,她躲进厨房准备把信付之一炬。她拿起火柴,又犹豫了,烧能烧掉"罪行"吗?已经有许多人看过此信,只要有人报告罪责难逃。另外,如果真的烧了,告状者胡编信内容又无从对证,更是罪加一等。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

于是,肖苦把信的末尾"湖南省湘潭株洲部分老知青"改为"湖南省部分老知青",并加上"执笔人"。 写到此处这位刚强的女子内心升起一种无畏的勇气,临寄信前,肖芸找到了曾劝她写报告的知青们: "信是我写的,签的是我一个人的名字,信由我寄,责任由我承担。如果我出事了。恳请你们把我女儿照顾好,我谁也不怨,坐牢由我一人坐,把牢底坐穿也不后悔!"说话时,肖芸的眼中流出了泪水。

这封信寄给谁呢?

肖芸想到了从湘江机器厂调到湖南人民出版社的潘运告同志,潘运告时任《美育》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是肖芸当时认识的官最大的人。写好信封后,把信投入邮筒,肖芸马不停蹄地做了三件事:一是请了天假回了老家,帮父母打了2000斤煤饼;二是把自己的毛衣毛裤拆了,又添了几斤毛线,帮6岁的女儿打了几件毛衣;三是找丈夫坦言,如果出事了,你马上提出离婚,以免株连,然后找一位心地善良的女子结婚,让女儿有个完整的家。做完这一切后,肖芸长舒了一口气。

从发信时算起已有3个月了,一点儿消息也没有。肖芸冷静地想,这并不意味着平静,或许是暴风雨前的平静。1983年元旦刚过,南华幼儿园园长突然通知肖芸到厂信访办去一趟,糟了,肯定是那封信惹了祸。肖芸揣着忐忑不安的心走进信访办。"你给省里写过信吗?"信访办主任问。"写过。"肖芸平静地回答。 "写的都是啥内容?""要求把下放知青的农龄算入工龄中。"信访办主任仔细打量一下肖芸,僵硬的脸渐渐舒展出笑容:"你真有两下子,省委办公厅来了电话, 让我们信访办转告你,胡耀邦总书记对知青待遇作了批示,国家有关部门正着手调查解决知青工龄问题,即将行文。"肖芸听到这里,悬着的一颗心才落了地这时肖芸才知道那封信的行程;潘运告接到信。阅后认为所提问题重要且有普通性,遂转交湖南人民出版社有关领导,并建议以本社收集的民情民意的名义提交湖南省委。出版社党委在此信上附了呈辞,加盖了鲜红的印章,此信被转到湖南省委办公厅。当时正好湖南省委有一批急件,派专人坐飞机送到北京。于是,这封信又加盖了湖南省委的大印,飞到胡耀邦总书记的案头,胡耀邦对知青待遇作了重要指示,成了他落实政策"六年两千件"中的一件。

人生就是责任

喜讯终于飞来。1983年6月,根据中央365号文件精神,知青在下放劳动期间的农龄一律计算到工龄中去。此举,不仅改变了知青的命运,更为重要的是全国八千万知青在广阔天地里摸爬滚打的青春岁月终于有了一个肯定的诠释。自此,知青们在晋级、评职称、分房诸方面都享受到了公正待遇。

然而,肖芸那封"福音书",却没有给自己带来福音。她所在的湘江机器厂住房紧张,有工龄也难分到房,她始终没有房住。后来她从保育员到教师,又当上园长,后又调入国家大型一级企业--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机关党委办任新闻干事。

1996年3月1日,为了"生存试验"的人生课题,她辞职下海,到一家民营集团任文化发展子公司总经理,接着她又创办了科贸开发公司、海略策划传播有限公司。1997年至1999年她潜心制订了《中华规范婚礼程序》。在商海沉浮了3年后,她又来到安徽,在某报生活周刊担任记者。2000年2月,她辞职把自己关进书房,做自己爱做的写作。断了经济来源的肖芸,靠亲友接济艰难度日。

肖芸离家漂泊后,华夏知青网上发布了许多封寻找肖芸的信,全国的知青网民都在牵挂着肖芸。2000年4月8日,华夏知青网的设计者,江苏省盐城市人民医院朱佼璞先生终于在安徽发现了肖芸。当天下午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在网上发布了讯息。肖芸不顾个人安危、斗胆上书的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再次在知青们心中升起!数万知青在网上呼喊:肖芸,我们不会忘记你!

[责任编辑:刘涛]

标签:知青 写信 吃亏 老实人

人参与 评论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