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幸存者忆重庆大轰炸:死伤惨重因日本间谍偷锁隧道大门


来源:重庆商报

严文华说,后来防空警报解除,姑父抱着他冲出了隧道,当姑父准备返回把母亲拉出来时,隧道大门被日本间谍锁住,母亲在隧道里窒息身亡,“这些都是姑父后来告诉我的!”

核心提示严文华说,后来防空警报解除,姑父抱着他冲出了隧道,当姑父准备返回把母亲拉出来时,隧道大门被日本间谍锁住,母亲在隧道里窒息身亡,“这些都是姑父后来告诉我的!”

重图珍藏记录抗战历史的书籍《日军在中国的罪行》 记者邹飞摄

昨日,市民在大轰炸遗址前悼念逝去的亲人、同胞。首席记者钟志兵摄

文章来自:重庆商报 作者:黄平 刘薇 原标题:大轰炸留下多少痛苦 八旬老人抱着父亲遗像告诉你

重庆商报讯昨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纪念日,约40位市民从主城各地自发来到渝中区较场口大轰炸遗址前,悼念在战争中逝去的亲人、同胞。

持小旗控诉战争罪恶

昨日10时,较场口大轰炸遗址,约40位市民前往悼念在战争中逝去的亲人、同胞,他们大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或拄着拐杖,或由家人搀扶而来,81岁的罗汉则抱着在大轰炸中父亲的遗像前往。

他们拿着一面小旗帜,用默哀的方式寄托对亲人的哀思。“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突然间,一八旬老翁泪流满面地振臂高呼,瞬间,其余人不断地挥舞着手中的小旗帜,紧跟着高喊。

严文华,74岁,家住较场口,昨日一大早便来到大轰炸遗址前,凭悼在大轰炸中逝去的母亲。严文华回忆称,当年日机轰炸重庆时,母亲和姑父抱着刚出生不久的他躲进较场口隧道。“因人实在太多,拥挤中我从母亲的手中掉在地上。”严文华说,后来防空警报解除,姑父抱着他冲出了隧道,当姑父准备返回把母亲拉出来时,隧道大门被日本间谍锁住,母亲在隧道里窒息身亡,“这些都是姑父后来告诉我的!”

母亲保护女儿被炸死

陈桂芳,82岁,家住江北,昨日也前来现场凭悼亲人。

陈桂芳6岁那年的一天,防空警报突然拉响,她和母亲跑向屋后一个防空洞,一颗炸弹呼啸袭来,为保护陈桂芳,母亲将她按倒在地,自己则被弹片击中,顿时鲜血直流,父亲也在逃命途中被炸弹炸伤。后来,陈桂芳的父母因抢救无效身亡,而她的头部和右手部也受伤,“我的头部中至今仍残留有弹片”。

猫头鞋“救”了他一命

朱光明,74岁,家住渝中区大坪160号。

朱光明回忆称,因老家武汉失守,父母和四舅便乘坐民生轮船前往重庆避难,父母租住十八梯时,生下了他。1941年6月5日晚上,空袭警报拉响,父亲和姐姐以及四舅躲在防空洞里,而母亲背着大约一岁的他,躲在离家最近的十八梯洞子里。因洞内人太多,又不通风,不少人闷死其中,朱光明当时也出现窒息现象。

长大后,朱光明的母亲告诉他,当时防空警报解除后,一名防护队员以为他已经死了,正准备将他运出去掩埋,这时,邻居何阿姨见他穿的是红色猫头鞋,便告诉防护队员,“这个娃,我认识!”并探鼻息发现朱光明仍有呼吸。“正是那双猫头鞋救了我的命,因为,那双鞋恰恰是何阿姨送给我的!”至今忆及,朱光明无限感慨。

当时也已窒息的母亲被抬出防空洞后苏醒过来,发现朱光明不在怀里,呼天唤地,当见朱光明平安无事后,泪如雨下。

■相关新闻

重庆保护抗战“活”历史

目前,重庆正启动一项巨大的抗战遗址保护工程,对314处抗战遗址定点定位,并在土地划拨出让中进一步明确抗战遗址的保护控制要求。

重图有本“日记” 英国记者披露日军罪行

商报记者刘晓娜

重庆商报讯重庆图书馆珍藏着一本特殊的日记——《日军在中国的罪行》,其作者为英国记者H.J. Timperley,以日记的形式,客观、真实地纪录了1937年~1938年日军在南京所犯的罪行。该书为全英文。

H.J. Timperley是《曼彻斯特导报》记者,根据其在南京的亲身经历,1938年出版了这本《日军在中国的罪行》。

重庆图书馆专题文献中心主任刘晓景介绍,这种由外国记者在抗战时期所写、记录日军罪行的外文原版著作馆藏很少,其客观、公正地记录了抗战时期日本人在中国的暴行,是难得的珍贵文献史料。

《日军在中国的罪行》收藏于重庆图书馆成立之初(其前身为国立罗斯福图书馆)。去年底,一加拿大学者来渝寻找二战时期资料,工作人员在整理书库时,发现该书,“重庆图书馆馆藏不少文献史料,在国外都没有,只有我们这里有。”工作人员发现书中所记录的与电影《金陵十三钗》展现的日军暴行十分相似。

刘晓景说,《日军在中国的罪行》在英国出版,采用“机械纸”,“目前,这本书有点破旧,需要修复,但需要专业工具,并不容易!”

[责任编辑:邹德怀]

标签:大轰炸 1941年 母亲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