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周恩来为何与国民党特务首脑化敌为友 称与其安危与共


来源:凤凰网历史

1941年8月11日,张冲不幸在重庆逝世,年仅38岁。周恩来闻讯极为悲痛,他亲致挽联:“安危谁与共?风雨忆同舟!”短短十个字,一个问号,一个感叹号,饱含深意和深情。

当年11月9日,张冲追悼会在重庆隆重举行。蒋介石表情肃穆,到场祭奠,会场内挂出他亲笔写下的挽联:“赴义至勇,秉节有方;斯人不永,干将沉光。”周恩来和董必武、邓颖超等率中共驻重庆办事处人员前往吊唁。周恩来含泪致辞,沉痛哀悼,还在当天《新华日报》头版发表亲自撰写的《悼张淮南先生》作为代社论。这篇2200多字的悼文,充分肯定张冲“奔走团结勠力御侮”的历史功绩,称赞他“不愧为国家民族之栋梁”。文中说:“淮南先生虽死,其至勇至谨有恒有方的精神,犹照后人”;“碧血丹心,精忠报国,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而淮南先生正是其中杰出的一个。” 周恩来在这篇文章中,还详尽记述了他和张冲从相识到相知的经过,充满真挚的情感。周恩来在追悼会上致辞时,说到动情处,几度哽咽。他说:“先生虽非决最后大计者,然其任事之勇,奔走之劳,已匪异人任了。”他感叹道:“先生既逝,联络乃似中断。嗣每遇风波,辄增先生不在之思,而每念先生,更兴安危谁共之感。”“淮南先生虽死,其至勇至谨有恒有方的精神,犹照后人,必有许多继起者补其岗位,替其职守。这是我们最所企祷,也是全中国人民最所热望的了。“

家父能够得到周恩来这样的高度评价,得到中共领导人的如此厚爱,这在国民党人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作为后辈、亲属,我们深受感动和教育,也使后人对他们超越党派的友谊,有了深切的体会。我们每次诵读,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暖流回肠。“历尽劫难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周恩来与张冲的故事,是诠释这一个诗句最为经典的范本。

父亲不幸逝世后,远在家乡乐清的雪梅和兄长张炎被急电召往重庆奔丧。遗憾的是,雪梅刚上路不久就病倒了,没能成行。张炎到重庆后,在追悼会上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对年方20岁的张炎很是关心,安慰他说,张冲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今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

50年代初,张炎因工作无着,贸然到北京找周总理求助。周总理在家里接见了张炎,把他安排在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文革”中张炎去世,他的遗孀在1972年12月又写信向周总理求助,周总理指示:对张炎的逝世向家属表示亲切慰问。同意信中提出的要求,张炎的女儿可到山西落户并安排工作。这件事让我们感念至深。周恩来在“文革”时,每天有多少国家大事要操心啊,可是张冲后人的这么一件小事,他还记挂在心,亲自给予帮助。当时周总理自己也身患癌症、身陷险境,想到他在这样的境遇下还关怀我们,真是感激涕零。

改革开放后,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张冲的名字又重新出现在报刊媒体上。1991年,家父的遗骸在重庆找到,迎回家乡,准备实现他归葬故里的遗愿。中共中央统战部于1992年11月25日发文,同意以乐清市人民政府的名义,修筑张冲墓,并拨款予以资助。1995年5月,家父终于魂归故里,安葬在故乡琯头村旁的狮子山上。墓地背靠青山,面对瓯江,墓碑上镌刻着周恩来的手迹“张淮南先生”几个大字。

周恩来与父亲张冲肝胆相照的友谊,留下了两个阵营对手化敌为友的传世佳话。

(注:作者为张冲的女儿、女婿。张雪梅与邱清华抗战初期参加革命,曾是我游击队的领导人。邱清华后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本稿系马雨农代笔)

[责任编辑:唐智诚]

标签:张冲 周恩来 1941年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