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江苏知青忆在东北种地:吃到一粒肉感觉像过年


来源:中国江苏网

那个时候,只要吃到一点点肉粒,就会感觉到是过年了。

到达麦地后,汤道明便投入了忙碌的除草劳作。“上级规定,不论男女,每人一天一条麦垄,清除地头里的杂草。可别小瞧这一条垄,远远望过去,4里路都不止。”汤道明说,“从夜里2点干到早晨8点,然后休息一个小时,大家开始吃早餐。马车把馒头、井水送到地里,偶尔也有些白菜、土豆。一去数年,餐单始终如一,不像现在,顿顿都有肉吃。那时候,只要吃到一点肉粒,就感觉是过年了。”

中午休息,知青们就在田间搭一个简易的帐篷,睡在田头。彩色的塑料棚子,在阳光下透着五彩斑斓的光点,也是汤道明记忆中最为深刻的一个片段。直到夜里9点,龙镇的日头才舍得下山,知青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住处,顾不上洗脸、脱衣,倒头就睡。

短暂的5个小时很快从枕边悄悄溜走,用汤道明自己的话说,感觉刚睡着,天就亮了。因为6个小时后,太阳又升起来了。

退休后想去那片故土看看

面对繁重的农活,一些知青被迫开始装病,哪怕休息半天也是一种身心的彻底放松。“去卫生院检查之前,偷偷地在腋下夹了一个小水壶,温度控制在38-39度。这样量体温的时候就可以‘证明’自己发烧了,能休息半天不用干农活,还能吃上病号饭。”汤道明表示,他也这么装过病,但是只能偶尔装一下,权当给自己放了一天假。

在龙镇公社一年后,很多知青回家的念头愈发地强烈起来,汤道明也不例外。没有和连长请假,汤道明就偷偷溜回上海,但很快又被迫回到农场。因为居委会表示,如果汤道明不回黑龙江的话,那他父母的工作就保不住了。

对未来前景的迷茫和想家的心情,折磨着汤道明。

通过一些关系后,汤道明申请“投亲插队”,在黑龙江当了4年知青的他,又辗转来到宿迁。好歹离上海近一些,离家人也近一些。“宿迁没有什么亲人,但是我的祖籍就是宿迁。在宿迁当了知青,我选择了从医,在公社当一名赤脚医生。从此,一生都为之奋斗。”汤道明说。

每个人的人生有很多机遇,汤道明说,自己也曾有过些机遇,但总是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如果我继续呆在黑龙江的话,几年后知青回城,我有可能回到上海。插队到宿迁后,由于档案没有转过来,推荐我去北京当兵的机会也错过了。当赤脚医生一年后,我就成为大队医院的正式员工,之后上海出台了一个政策,曾经到农村的知青可以返城接替父亲的工作,我把这个机会让给了我的弟弟。”

工作、结婚、成家,汤道明就这样留在了宿迁。“我还有一个月就退休了,退休后就计划去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看一看。上海是第一故乡、龙镇是第二故乡,那么宿迁就是我的第三故乡。”汤道明说。

您要爆料吗?请拨打新闻热线0527-84389593 052784389816,或登录酱豆社区的我要爆料专区爆料,或登录宿迁新闻网官方微博(宿迁新闻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

[责任编辑:邹德怀]

标签:汤道明 悲欢 种地 江苏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