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温家宝看望孙起孟
2007年03月10日 19:57投票数: 顶一下  【

后来,苏女师的好多位学生走上了革命道路,有的去了延安,有的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当这些青年遭到国民党反动派迫害时,不论她们在校还是离校以后,孙起孟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她们予以保护;当她们行将失业的时候,孙起孟总是想方设法为她们介绍职业,帮助她们参加革命队伍。正像受到过孙老保护的学生们所说的那样: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处处凝聚着孙老师的心血。

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来表述孙起孟和学生们的关系,并不过分。他对学生的学习指导,除掉课堂教学和集体讨论以外,还着重采取个别交谈的形式,深入了解各个学生学习中以及与学习有关的种种问题,进行学习方面和思想方面的个别辅导。谈心的机会多了,对各个学生情况的了解也就比较具体和全面,同时学生们也增进了对他的了解和信任。晨操、旅游、运动、演说、竞赛、文娱活动、学生运动等,他都和学生一起参加,成为她们中间的一员。假期来临,有些学生留校温习功课或者准备升学,他照样给她们帮助、辅导。他还利用休假的时间到学生家里进行访问或者应邀作客,深入了解情况,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家庭的积极因素调动、组织到学校的工作中来。后来他在上海创办比乐中学的时候,仍坚持这种主张并且付诸实践。

人们往往把教师比作蜡烛,照亮别人毁灭了自己。孙起孟多年教师生涯的感受却并不如此。学生在半个多世纪以后,还念念不忘他的教诲。然而,孙起孟却把这珍贵的教育成果和贡献视为“教学相长”的产物。他在一篇文章中说:“我认定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我是她们忠诚的引航员,逐渐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的指导思想。我和学生的年龄相差无几,远不如当时其他一些老师那样年高德劭。学生后来告诉我,她们是经过周密的考查才对我这个新教师寄以信任的。群众的信任、青年的向往,是一种难以估计的巨大力量。依靠它、组织它、运用它、发展它,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这是我这样一个从未经过专业培训又无实际经验的教师能够逐步做好教学工作的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在孙起孟的经历中,像在苏州女子师范学校那样全身心地直接从事为青年一代服务的教育工作,为时是短暂的,即使这样,他仍不愧为一位优秀的、称职的好园丁。因为革命事业的需要,孙起孟没能再返回教育园地进行耕耘,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关注,与半个多世纪前一样,依然是那么深挚和执着。他多次反复地这样说过:“如果给我以择业的机会,我提出的第一志愿是当教师。此志不渝,终身以之。” (中华职业教育社 徐永禄 辛浚)

责编:王茜央视国际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编辑: 霍吉和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