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不出敌人的战争:反恐战争的伦理困局与争论
2010年02月03日 15:58中国青年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阿富汗战争不容乐观

许多人曾经错判阿富汗战争,认为它比伊拉克容易解决。实际上,伊拉克的最大危机是在2005~2007年间,因强权消失后的真空而突发一年多的民众宗教派仗,导致国际恐怖组织趁乱而入。尼苏尔事件就发生在这一阶段。

最后,民众厌倦混战,憎恶恐怖组织谋害平民,国内两派主动联合,配合联军联防,积极加入被称为“伊拉克之子”的军警队伍,接管治安。国际恐怖组织失去支持,向阿富汗转移

2009年,伊拉克军警基本可以自己维护治安,联军退为后备。而阿富汗的塔利班是兼营恐怖战争、有相当实力和一定民众支持的武装,有山区和巴基斯坦可以回旋,使基地这样的国际恐怖组织可以长期安然隐藏。

早在一年前,伊拉克局势得到控制,国际恐怖分子大多转向阿富汗,那里的恐怖袭击就暴增40%。我遇到过一个瘦瘦小小的女孩,是刚从阿富汗撤到巴格达的英国军事记者,她说阿富汗的紧张程度远远超过巴格达。

此后一年来,情况在恶化,根据联合国阿富汗事务部(UNAMA)发布的报告,2009年阿富汗平民死亡人数为2412人,较2008年高29.8%,是2001年秋季以来的最高纪录。其中2/3平民死于塔利班攻击,1/4以上由阿富汗政府军或驻守阿富汗的外国部队误杀

发生在尼苏尔的事件在阿富汗也常常发生,在伊拉克也远非仅此一桩,这一次之所以引起特别轰动,只是因为它发生在首都市中心。

当奥巴马还在试图说服国际社会接受抽象的“正义战争”概念的时候,尼苏尔事件的伊拉克民众反应,实实在在告诉大家,必须正视反恐战争的复杂以及战地民众的必然反弹。再退一步看,即便在法理上厘清,作出规范,战地民众仍然可能不接受现实。

尼苏尔事件中平民遭误杀,其根源是恐怖分子通过一系列兵民不分的袭击,使得草木皆兵的士兵非常容易出现战时误判。

但是,任何人都休想让受害者及其家属、民众,绕过这个拐弯的逻辑,接受“罪责不在直接肇事者”的解释;任何人也都休想让反恐战地的民众接受奥巴马演讲中提到的反恐“战争是自我防御”的“正义战争标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唐毓瑨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