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不出敌人的战争:反恐战争的伦理困局与争论
由于起诉缺乏具体证据,直到事件发生一年多后的2008年12月,联邦司法部才在联邦地区法庭对6名黑水保镖以“过失杀人和滥用武力”提起刑事诉讼,起诉如果成立,最高刑期可高达30年监禁。
本来,人们期待的开庭时间是在2010年,可是经过整整一年的大陪审团审前听证,2009年年底,联邦法官乌尔纳宣布案件被撤销。
在美国和欧洲司法界,这个撤销决定一点不令人意外。判定书给出的理由是,起诉的依据是被告在政府部门命令下作出的调查自述,而政府部门要求被告提供自述时,曾与他们签下“该证词不用于刑事起诉”的豁免书。
这种做法并不特别,通常警局在对警员发生射击误伤事件作内部调查时,遇到警员不合作,也经常采用这样的“有限豁免”,以查清真相。
因此,如乌尔纳法官指出的,奇怪的是检察官忽视了司法部资深官员的建议,把起诉建立在这些有“豁免承诺”的证据上,显然违反了被告的宪法权利,他认为政府的解释“相互矛盾、难以置信和缺乏信誉”。
联邦司法部在调查一年之后以十分勉强的证据起诉,实际上传达了行政分支强烈的起诉和定罪意愿。这是政府部门雇佣的保镖闯下大祸,它有强大动机希望以定罪平息来自伊拉克政府和民众的愤怒,却确实难以找到扎实证据。我的问题是,就算能够确定误伤细节,就能够作出刑事定罪吗?
这正是反恐战争至今没有被深入讨论的许多重要法理问题之一。而人们采取回避态度,是整个国际舆论环境的道德超越了时代现实的结果。
战争和战争不一样
2009年最后一个震惊国际社会的新闻,是圣诞节由也门基地组织训练的尼日利亚青年爆破客机未遂。奥巴马被迫回应前副总统切尼和一些共和党人士称他“不明白反恐是一场战争”的指责,再次明确表态自己深知这是在“作战”。
有小布什例子在先,他的后任或许本能地不愿因为现实世界的无奈,逆民众舆论潮流而承担恶名。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唐毓瑨
|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