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不出敌人的战争:反恐战争的伦理困局与争论
2010年02月03日 15:58中国青年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因为反恐战争的“自我防御”不是直观上的防御,而是“以攻为防”,在战地民众眼中当然是“侵略”。塔利班很容易以此煽动民众,招募新人。

虽然从长远看,消除恐怖战争,能给所有国家的人民带来安全与和平,可是在漫长反恐过程中,在饱受战争威胁的阿富汗民众眼中,这仍然是“你们的”单边行为。所以,反恐部队即便有天大理由,也都非常容易形成与战地民众的对立。

尼苏尔事件的普适性

记得两年前去印度,我第一次在公共场所,火车上、博物馆和旅馆大堂,如此普遍地看到荷枪实弹的士兵(虽然扛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留下的破枪),感到非常惊讶。

一年后,我从伊拉克回来,在美国机场看到荷枪警卫,突然意识到,这将是很多地区的常态。就连一些总体平静的国家也会有某些紧张地区,因为有过恐怖袭击和暴力冲突,使防范性的重兵警戒成为长期无法改变的状态。尼苏尔事件可能出现在任何紧张地区,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紧张中的一个强化因素是异族对立。我在伊拉克库尔德地区看到,那里虽然长期有重兵防范恐怖袭击,但因是本民族部队,民众就没有“生活在枪口下”的抵触。

一旦进入库尔德人和阿拉伯人混居区域,民众马上出现对异族武装人员的不信任和压迫感,更不要说冲突中的异族武装、异国军人。一些普通的反恐措施都严重影响了民众生活,例如宵禁、增设大量检查站导致交通堵塞,例如巡逻车为防止炸弹遥控器安装的信号阻断器,会导致巡经地段30米内的手机突然失灵,等等,都会引发民怨四起,更不要说误伤误杀了。

在一片反战声中,我曾经试图说明反恐战争逻辑上的必然。在今天国际社会对奥巴马的正义战争演讲鼓掌的时候,我更想强调这只是无奈的单边战争,是战地民众很容易反弹的特殊战争,尼苏尔事件是一个象征。

反恐战争非常吊诡,很容易推出对立和仇恨来,而仇恨又是恐怖袭击的新来源。我们仅从战争大局层面切入,可以看到,常规战争的误伤可能被平民无奈接受,可能并不影响战局结果;而反恐战争的平民误伤,会被敌方利用为有效动员手段,动员起来的每一个恐怖战斗员的能量都不可忽略。“9·11”作为一场成功的恐怖袭击,只有19个战斗员。

之所以想把尼苏尔事件从伊拉克战争的争议中剥离出来,就是因为它具有极广的普适性。一些恶性循环的规律和危险性,不仅出现在国与国之间的反恐战争中,也一样出现在宗教、文化、民族的暴力冲突中。

在“9·11”事件发生时,许多自以为能够置身事外的地区,此后都逐渐发现自己以不同原因和形式,置身于相似的泥淖之中。所以,国际社会抛弃偏见、切入具体问题,是迟早要做的事情。越晚,支付的代价越惨重。

尼苏尔事件在逼迫大家直面难题。(林达)

<< 上一页11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唐毓瑨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