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不出敌人的战争:反恐战争的伦理困局与争论
一份伊拉克调查的描述是:当负责撤退的车队接近广场时,伊拉克警察吹哨对广场清场,一辆载着母子二人的车辆,不顾警告,由儿子开车逆向驶向保镖,保镖队在开枪示警之后,对该汽车开火。
该报告还指出,保镖一方扔出一颗震慑弹,震慑弹对人体不具杀伤力,却发出强光强声,会使被袭击者暂时失去正常视力听力,假如对付自杀汽车炸弹手,可以在不杀伤的情况下使其失去攻击能力。
该报告称,在场协助的伊拉克军警误以为这是一颗有杀伤力的手榴弹,随即开枪,保镖队向射击方向还击,导致自己人互射,因此死者中有一名伊拉克警察。整个枪击持续半个小时,酿成悲剧。
而黑水公司的报告称,有爆炸、袭击在先,保镖才开始开枪。此外,还有多份来源不同的报告,都指出爆炸是开枪事件的起因。但美国外交部显然更为谨慎,在报告中没有列入这一条。
这类误伤平民事件几乎是反恐作业中的常态。因此,我想把事件抽离出来,并试着在这个基础上展开讨论。
奥巴马的战争
小规模的以暴力或者战争方式反恐,一直都存在,但从“9·11”后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开始,变得非常突出,也引发国际社会的争议。争议加上战争的长期胶着,也令美国民众不胜其扰。
奥巴马以高调反战口号竞选获胜,因此,上任后的奥巴马一度试图回避战争议题。他曾宣布美国将不再用“反恐战争”这个词,这使得民众与国际社会一度以为,反恐战争的噩梦单纯来自一个美国“坏头头”,“好领导”上台,会具有扭转乾坤之力,恐怕这也是今年诺贝尔和平奖颁给奥巴马的原因之一。
奥巴马上台之前就已清楚知道,伊拉克虽然还需要美国军力协助反恐,零星恐怖袭击不会消失,可是,布什时代制定的训练伊军、逐步转交防卫的战略,已经成功。在奥巴马上任之时,美军在伊拉克的反恐作业已经进入尾声。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唐毓瑨
|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