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试飞的“山鹰”原型机
设计定型
飞机的灵魂是设计部门赋予的。在这最重要的关头,对承担设计任务的龙头单位贵航飞机设计研究所的设计师们来说,无疑是一次技术升级的“会考”。决战“山鹰”定型,誓保“山鹰”飞机研制节点,成了每位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面对繁重的设计任务,贵航飞机设计研究所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要打好“山鹰”研制的第二战役——设计定型。
“山鹰”型号总设计师孙惠中感慨地说:“我们有一支过硬的队伍,这支团队最可贵的是具有无怨无悔的拼搏精神。”而他正是这支队伍的中坚。这位型号总设计师4年前就到了退休年龄,可为了 “山鹰”,他不舍离去,继续担当“山鹰”型号总设计师。用他的话说:“要将‘山鹰’研制进行到底!”
“山鹰”技术鉴定报告是一项浩淼工程,鉴定资料量非常大,还有空勤、地勤培训教材等用户技术资料。这次“山鹰”型号技术鉴定资料,在国内第一次按新的“国军标”来做,共23类754套有10万标准页。而所有的资料,孙惠中要看、要审、要签字。这对于近65岁又有眼疾的总设计师来说,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出上千册10万标准页的资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更难的是,他要对每个问题都回答清楚,还要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再难,也没有难倒孙惠中,面对各方面提出的五六百个问题,他都在设计定型中组织解决了。
接过孙惠中卸下的总设计师担子的胡建兴,还承担某型号飞机的型号总设计师,两副担子一肩挑。然而钢铁的身体也耐不住劳累与长期睡眠不足的磨耗,这个身高1米8的大汉终于支撑不住病倒了。可在病床上的他,一边打点滴一边仍然起草技术文件和报告。
副总设计师柯贤德,不辞辛苦,常年坚守在跟飞一线,连续时间长达974天。他与设计员一起在机场和起飞线上详细记录每一个起落的时间、飞行科目和飞行条件,及时了解飞机系统和机载设备是否出现问题和发生故障,为飞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副总设计师戴永新,因为爱人也在为“山鹰”而战,幼小的孩子成了“小游击队员”,东家吃、西家睡……
“山鹰”飞机部装中,在装配进气道唇口与座舱蒙皮时,云马飞机制造厂技术人员发现它们之间存在较大的缝隙,无法进行铆接。飞机设计所、工厂、驻厂军代表立即进行现场沟通,当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使飞机的装配工序顺利进行。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相关新闻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