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史学家评曾国藩
2009年02月08日 17:32书摘 】 【打印

曾国藩遵照唐鉴的教导,为自己规定了四门必修课程,即义理之学;经济之学;词章之学;考据之学。他要求自己在学习这些课程时,做到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它书;每日读书时写出心得体会,不拘何时,定要静坐四刻,回忆和体验一天所学的知识,每月作诗文若干篇,以检验所学知识的多少和应用程度。他还常常写一些箴言、对联,贴在案头床边,激励自己,以防懈怠疏忽。

曾国藩主张在学习中一定要勤勉。他认为天下事未有不从艰苦中得来的,怕的是稍遇到困难,就不愿勉力前进,结果中途而废。他在谈学习心得体会时说:世界上无论哪一种学问,绝没有不经努力就学成的。如果一看就会,一听就懂,那就称不上学问。既成为一种学问,就必然要经过一段努力,克服若干困难,然后才能得到。他强调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切莫灰心,中途间断,熬过困难,便可少有进步,再进步再遇到困难,再奋斗再熬过困难,经过若干次的“奋”,若干次的“熬”,然后即可达到亨通精进的境界。

曾国藩在做学问的过程中,反对门户之见。他觉得各家的学问,都必有其长处,应取众忌以门户相标。他主张合上下古今诸子百家为一炉,伪者裁之,缺者补之。这种纳百川于一海的治学方法,无疑是他明智的地方。

曾国藩注意研究各家各类的学问。他有时读经,有时读史。对于《易经》、《诗经》、《史记》、《明史》及屈原、杜甫、韩愈等人的诗文,无不持之以恒地熟读猛攻。他觉得义理、经济、词章、考据之学,四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能综合各家学派之长,抓住义理之学,博采其它各科,由博及专,由专及博,孜孜以求,使他获得了博大精深的学问。如果说进京前,他读四书五经,研究八股时文,是为了科举成名,光祖耀宗;那么进入翰林院之后,他博采各家之长,为的就是所谓“治国”、“平天下”。后来,曾国藩由一个勤奋刻苦、严肃认真的封建学者,变成一个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跟他的渊博知识,以及用心总结了历代统治阶级的经验,是分不开的。

三、初期的政治主张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战争中,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苟且偷安,遭到了失败。于是法、美、俄等国也趁火打劫,乘机入侵,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造成了空前的严重灾难。清朝统治者为了支付浩大的战费开支和巨额的战争赔款,更加肆意搜刮人民。苛重的捐税使劳动人民濒于绝境。因此,各地农民抗粮、抗税、抗捐的斗争,风起云涌,农民起义怒火不断爆起。整个中国,到处都布满了干柴,各地的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势。清朝最高统治集团,内外交困,危机四伏,好象热锅上的蚂蚁,焦虑万分。

1850年初,道光皇帝死后,年龄不满二十岁的奕□(咸丰)继承了皇位。投降派官僚穆彰阿及耆英等人,独揽大权,操纵舆论。咸丰皇帝为了笼络民心,巩固自己的地位,号召朝廷大臣,“据实直陈,封章密奏”,并撤了穆彰阿等人的职。这时,曾国藩感到实现“大志”的时机已经到来,便应诏陈言,大胆揭露了朝廷内外的种种腐败现象。他指出:京官的通病是退缩、琐碎;外官的通病是敷衍、糊涂。力主选拔人才。这就比较真实地说出了当时吏治的腐败状况,道出了清朝国势衰败的要害。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了起义后,广西巡抚郑祖琛深怕朝廷怪罪在自己管辖地区出了反上势力,丢了乌纱帽,他出于自身的利害,认为小民造反,成不了大事,自己可以把它压平。于是,他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将大事化小,简单地向朝廷作了奏报。消息传到北京,咸丰皇帝虽然谕令严厉镇压,但也觉得小民造反无防大局。郑祖琛在广西连吃败仗,起义军的声势迅速壮大,咸丰皇帝这才十分震惊,立即召集群臣倡言得失。曾国藩奏道:“今日急务,首在用人,人才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咸丰皇帝对此大为赞赏,认为切实可行。接着,曾国藩就上疏推荐了李棠阶、吴廷栋、王庆云、严正基、江忠源五人,供朝廷任用。

起义军的烈火越烧越旺,曾国藩又接连上了《理财汰兵疏》和《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两篇奏议。他在《理财汰兵疏》中说:国用不足,兵伍不精,二者为天下大患。自古以来,开国之初,兵少而国强,其后,兵越多而国势越弱,军饷越多,而国家越穷。他请求朝廷注意选拔将才,有了良将,只要使现有七十一镇中的十余镇足以称为心腹,那就缓急可恃了。曾国藩想通过裁汰军队来节约开支。在这篇疏里,他还举了宋朝庞籍淘汰庆历兵八万人,巩固了边防;明朝戚继光练金华兵三千人荡平了倭寇两个例子,提出了改绿营和编练军队的设想。这是曾国藩想以戚家为榜样,创建地主阶级新式军队的思想萌芽。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冬青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