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立武勋:曾国藩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2009年02月08日 16:58曾国藩研究网 】 【打印

曾国藩深知镇压太平军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因而他一再强调编练湘军必须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细致的准备,“预为东征不归之计”[25]。具体说来,就是应该在求将才、勤操练、精器械三个方面下功夫。对于将才,曾国藩的要求很高,必须是智深勇沉之士、文经武纬之才,因此他“概求吾党血性男子,有忠义之气而兼娴韬钤之秘者,与之共谋”[26]。而勤操练、精器械均非仓促可就的,必须假以时日,切实讲求,所以曾国藩是“昼夜磨练,讲求操兵、造械之法”[27]。在给湖南巡抚骆秉章的信中,他说:“练卒宜十分精强,器械宜十分精致,乃可卧薪尝胆,艰难百战。不然,则不教之卒,窳败之器,何省不可骤办,而必出自湖南,万里长征多费饷项哉。”[28]可见,他对自己编练的湘军要求很严,期许也很大,颇有“亡秦必楚”的气魄。

然而,在太平军北伐、西征所发动的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势下,清廷朝野上下一日三惊,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可没有耐心等待湘军练好以后才出师,迫切要求曾国藩率军出征,以解燃眉之急。但曾国藩不为所动,断然拒绝,显示了他过人的胆识和远见。他说编练湘军事关东征大局,“不得顾友朋之私谊,即君父谕旨所指示,亦有时而不敢尽泥也”[29]。果然,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当时安徽是太平天国西征军重点进攻的对象,而他的得力干将江忠源恰好新任安徽巡抚,手头缺兵少将,情况万分危急,便向他求救,但曾国藩并未完全遂他所愿,仅派其弟江忠浚带勇1000名赴援,湘军主力则仍按兵不动。在回复江忠源的信中,曾国藩是这么解释的:

添勇六千之说,昨因令弟达川带勇一千进省,即令其先将此勇赶紧赴皖,以备阁下爪牙之需。其余五千须俟船炮办齐,水陆并进,乃可有济。……国藩思此次由楚省召勇东下,一以为四省合防之计,一以助阁下澄清之用,必须选百练之卒,备精坚之械。舟师则船炮并富,陆路则将卒并愤,作三年不归之想,为百战艰难之行,岂可儿戏成军,仓卒一出!人尽乌合,器名苦窳,船不满二百,炮不满五百,如大海簸豆,黑子著面,纵能迅达皖省,究竟于事何补?是以鄙人愚见,总须备战舰二百号,又辅以民船载货者七八百,大小炮千余位,水勇四千,陆勇六千,夹江而下,明年成行,与麾下相遇于九江小孤之间,方始略成气候,否则名为大兴义旅,实等矮人观场,不值方家一哂耳。明知阁下盼望此勇甚切,然速而无益,不如迟而有备。[30]

信中,曾国藩阐明了他编练湘军的目的和所赋予的使命,坦陈其对湘军“简练慎出”的原因,充分展示了他的深谋远虑和非凡识见。

如果说拒绝江忠源还不能令人信服的话,那么曾国藩对咸丰帝的两次抗旨不遵,则雄辩地表明了他顾全湘军大局的坚定立场和决心。第一次是1853年10月29日,因太平军逼近武昌,而武昌兵力薄弱,咸丰帝令曾国藩派兵救援。紧接着他又于11月3日和5日两次旨命曾国藩亲自带兵前往增援,但由于湘军刚开赴衡州,阵容不整,训练也欠系统,所以曾国藩消极待命,迟迟不肯出兵。后干脆以太平军撤退、武昌围解而不再从命。第二次是1853年12月12日,咸丰帝以“六百里加紧谕令”的形式[31],催促曾国藩迅速带兵救援安徽,结果曾国藩“以船炮未齐,不能草率成行覆奏”[32],气得咸丰帝大骂他不知好歹,自以为是,并发狠地说:既然你想自担重任,朕成全你,不过“言即出诸汝口,必须尽如所言办与朕看”!曾国藩见真把咸丰帝惹急了,也不敢怠慢,赶忙奏明不能出兵的原因,请求咸丰帝谅解。由此可见,大敌当前,面对来自内外的巨大压力,曾国藩依然能够不受干扰,保持难得的冷静和清醒,充分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艰巨性,非常理性和认真地“为艰难百战之行”,这就为湘军的最终功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李志茗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