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历史 > 历史研究 > 正文 |
|
相关标签 | [国共合作] [蒋介石] |
胡汉民(1879—1936),字展堂,广东番禺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之后,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办报宣传,筹集资金,参与谋划大事,并亲自参加武装起义,贡献颇多。尤其在理论上,对三民主义多有阐发,是当时颇有影响的理论家和宣传家。有人把胡、汪、廖(仲恺)誉为国民党“三杰”。胡汉民深得孙中山信任和器重,孙中山生前曾三次命胡代行职务,临时主持总统府和大本营。但是,胡汉民属于右派人物。他一开始就不赞同孙中山联俄联共的政策,慑于孙中山的威望,没有公开反对。孙中山逝世后,他便开始积极反共。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被刺杀,在广州各界引起巨大震动。廖案的发生,给打着左派旗号的汪精卫带来一次排挤胡汉民的机会,把胡汉民驱除中央,到苏联去暂避风头,从而使汪成为国民党中央的一号人物。更重要的是给了蒋介石以绝佳的发展机会,使他成为国民党的第二把手。
胡汉民于1926年4月回国,积极向蒋介石示好,此时蒋介石正筹备北伐事宜,广州革命情绪高涨,因而未得蒋介石垂青。他自觉没趣,便躲在上海静观形势变化。北伐开始后,胡看到蒋介石屡屡得手,一路顺风,看准时机,再次向蒋介石示好,借北伐军攻克汉阳、汉口之际,向蒋介石发出贺电,表示自己甘为辅弼。
随着北伐的胜利,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的矛盾日益加深。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在武汉办公,蒋介石极力反对,主张迁到南昌,以便于自己一手控制,遭到抵制。蒋介石准备公开与武汉中央政府决裂,实行清党反共。4月9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布戒严令,晚上赶回南京,便向胡汉民发出邀请电报。在国民党中央汪、胡、蒋三足鼎立的情况下,蒋介石拉来胡汉民,与汪精卫对阵,形成了二比一的局面,蒋介石占了优势。
四一二政变发生后,在一片声讨声中,蒋介石心虚胆怯,乱了方寸,胡汉民遂献一计,在南京召开政治会议,成立南京政府。
南京政府成立之初,只是一个空架子,但它等于给蒋介石摆上了一个擂台,与武汉国民政府公开对擂,使他的清党反共政策合法化。胡汉民是个理论家,他使尽浑身解数,为蒋介石评功摆好,为南京政府争正统地位,与武汉政府展开激烈辩论。
此外,胡汉民还利用他的老资格,四处张罗,为蒋介石招兵买马,壮大实力。突出贡献是在拉拢冯玉祥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武汉政府和南京政府双方争夺下,冯玉祥是一个分量极重的砝码。冯玉祥倒向蒋介石、徐州会议的召开,给武汉政府以致命的打击,终致汪精卫转向右倾。
蒋、胡的短暂合作,蒋介石利用胡汉民,获得一大笔政治资本,从此,胡、汪二人都甘拜下风,他们的政治影响再也不能与蒋介石同日而语了。
………………
周恩来上庐山,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年3月下旬,杭州西子湖边的一座别墅里,国共两党领袖人物开始了高层直接会谈。
周恩来向蒋介石重申了中共的立场和诚意,希望国民党实现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方针。具体要求国民党做到以下六点:(一)陕甘宁边区成为整个行政区,不能分割;(二)红军改编后人数必须达4万余人;(三)3个师以上必须设立总部;(四)国民党不能派遣副佐及政训人员;(五)红军学校必须办完本期;(六)红军防地须增加。
身着国民党军队制服的周恩来
蒋介石表示愿意重新合作,口头答应周恩来提出的各项意见。并说了许多好话:“中共有民族意识、革命精神,是新生力量。”又说“国共分家致十年来革命失败,帝国主义占领中国”,表示希望“即使他死了,也要不发生分裂。”
蒋介石要周恩来拿出一个与他永远合作的办法来,周恩来说,必须有一个作为双方行动准则的共同纲领。蒋介石没有表示异议,希望周恩来赶快起草一个共同纲领。
编辑:
唐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