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群众
说到政治运动时,我们是把“运动”当做名词来看待的,实质上它应该是个动词。因为本来相对静止的社会人群,非要叫它动起来、旋转起来,按照牛顿定律,非要加个外力不可。这个“外力”包括“思想力”和“运动力”。首先领导要费力思考运动的名称,这很关键。“名不正,言不顺”嘛,古有明训。名字要有正义性,像“文化大革命”,名字多么响亮,政治革命、经济革命都搞了,唯有“文化革命”还没有搞,这对我们这个文化落后(那时提到文化落后,首先想到的是文盲多,学校少,图书馆少,剧院少,电影院少等等)的国家是多么必要啊!一搞“文革”我们文化肯定繁荣了,许多人都在这样想,所以希望中国好的人们必然竭诚拥护。可是等到“文革”一起,连那点很少的学校也不上课了,图书馆也不借书了,剧院、电影院全都改做批斗大会的战场了,弄得这些好心人目瞪口呆。其实名字只是块招牌,里头是什么货色,要到了跟前才看得清楚。另外,名字还要有号召力,最好让大多数人感到这场运动与自己的利益密切相关,运动一提出,让许多人都产生其来恨晚之感,这是人们久已企盼的了。用一首古诗说就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用列宁的话说,是革命人民的“盛大节日”到来了。能够运筹帷幄,策划这些运动,要有多么高明的技术和艺术啊,这是实实在在的创造性的劳动。具体的例子可举20世纪50年代初的“三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当时稍有点政治觉悟的人们都觉得这个运动是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
此外,还要制定打击对象,并设法把这些对象的可憎性在群众面前展示出来,采用最佳策略使大多数人积极参加,并且让群众感觉到这些“运动对象”的确可恨,该打,然后群起而攻之,把这些“对象”打得落花流水。运动主持者还要设计出如何指导群众适可而止,如何使被打者心悦诚服(当然这是最高标准)。总之,每一次运动对“敌人”打击都要“有理、有利、有节”,不要完全彻底(口头上不能这样说),因为还有下一次呢。而且永远是“下一次”更深入,更彻底,更重要。这不仅要费脑筋,用思力,还要有“行动力”去“动员”。“动员”这个词也很形象。所谓“员”就是需要参加运动的单个老百姓,“动员”就是要每个老百姓都动起来,投入运动中去。全国好几亿人,要使每个人都“动”要花上多少工夫,使出多大的力量,做多少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要调动多少“行动力”,这是可以想见的。所以我们回忆“运动”,往往把它作为静态事物考察时,就忽略了那时领导的辛勤。用句物理学的名词,为了推动数亿人这庞大的群体要做多大的功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相关新闻
- · 【预告】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毛泽东的延安足迹
- · 揭开毛泽东用兵如神之谜:以情报工作做基础
- · 密档:毛泽东评价最多的古人是曹操 曾多次为其“翻案”
- · 从毛泽东与林彪的九次分歧看领袖的用人艺术
作者:
王学泰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