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事了,为迎亚运,广州市的交通系统免费向社会开放。免费大礼派送,景象会是什么呢?和你想的一样,盛况空前,地铁首先被挤爆了。媒体报道称:人挤到漫出地面……一个“漫”字,形象生动,让人顿生身临其境之感。

这些年来城市生活日益富足,各种公共服务从物质到理念都逐渐准备到位,免费的也见怪不怪了。可是每次免费,面对现实,人们不免总要感叹僧多粥少,总要抱怨吃相难看,是国民素质跟不上,是服务本身有问题,还是什么别的原因?[亚运新闻专题]

免费公众服务再次遭遇尴尬

迎亚运广州地铁免费被挤爆

11月1日早上10时,小宋一家五口来到机场安检现场,小宋说:“今天我要去上海出差,刚好地铁免费,两位老人和我的妻子、儿子执意要送我,顺便来机场逛逛。”地铁免费?是的,小宋说的是事实。为给亚运会创造通畅的交通条件,广州市从1日起开始施行为期46天的机动车尾号单双号限行,期间的30个工作日内地铁公交免费提供服务。眼下在这座人口千万的城市里,地铁里人流密集。据报道称免费首日广州地铁客流超出平日200万人次,高峰期间,地铁线网共21车站实施客流控制,其中17个车站32个站口与属地区政府启动客运联控预案,一号线、三号线分别实施最高级别的线路控制,广州地铁投入最大运力仍难满足需求,地铁车厢爆满,并曾一度停止进站。市民用“震撼”来形容汹涌客流,慨叹免费“午餐”不易消化。[详细]

为公益博物馆免费后负担沉重

近年来,全国许多博物馆、纪念馆开始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一股“博物馆热”席卷而来。许多省市一些原本显得冷清的博物馆刚刚免费开放,就出现了人潮汹涌的场面。但最近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在各地的博物馆展厅中的互动电子设备不是黑屏,就是贴着“已坏”的小纸条;有的展柜连照明设备都出现了故障,观众甚至都无法看清展品。一位观众疑惑地问:“博物馆免费开放了,难道因此就让服务也打了折扣?”对此,博物馆工作人员也是苦不堪言。有工作人员称博物馆由收费改为免费开放之后,门票收入没有了,要想对损坏的展品和设备进行及时维修,只能报告上级等财政支持。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很长的周期,再加上参观人数的猛增,服务质量的下降也就在所难免了。[详细]

为便民公共免费自行车损失严重

现在,全国许多地区都逐渐推行免费公共自行车的便民措施。市民都可以凭身份证、缴纳诚信保证金等方式办理租车智能卡,凭智能卡租借免费自行车。这一措施对于市民的出行以及环保效果来说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然而,武汉市相关部门在前段时间整治免费自行车行动中却发现,被私人霸占的公共自行车近百余辆。至少有1000辆公共自行车“流浪在外”。而且对免费自行车的人为破坏也是相当严重,踏板破裂、频繁掉链、轮胎爆裂……这不仅让租车者扫兴,也成了管理员的难题。提供免费的自行车,最后却又不得不反复的修理,有人说,这就是免费带来的后遗症。[详细]

 

调查

1.如果你在广州,你是否会因地铁免费就去挤地铁?
不会
2.你觉得在中国推行免费公共服务的条件是否成熟?
尚未成熟
已经成熟
说不清
3.你觉得中国免费公共服务遭遇尴尬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口多与资源紧张之间的矛盾突出
国人素质太低
相关的配套管理措施不到位
其他
4. 你觉得推行免费公务服务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加强管理和硬件配套
加强公民素质教育
扩大免费公共服务范围 让人们习以为常
从实际出发 该免费的免费不该免的不免
其他
5.你觉得本期专题质量如何?
很好
一般
很差
用户信息  
职业  
月收入  
 
仓廪实才能知礼节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资源紧张相对人口众多
不给力

“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和公共财政投入的逐年加大,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正在迎来一个新的公共文化、公共服务的‘免费时代’。”全国人大代表彭富春指出,“但是,值得思考的是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做好应对准备了吗?”现在我们经济发展了,不穷了,但公共服务免费的条件却更高。以北京为例,北京市政协关于“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调研报告显示,北京作为资源输入型的特大城市,98%的能源靠外地调入。人口膨胀导致水、电、煤、气、油等资源供应紧张。人口增长也加剧了基本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压力。

能为民众提供免费的公共服务必然是好事,但是在人口众多,连不免费的公共交通,尤其是每年春运时节的火车站和上下班时候的地铁都人满为患的情况下,提供免费公共服务已经不是简单“免费”与否的财政支出问题,而是城市资源与巨大人口数量之间的矛盾。而若不分化大城市职能,这个矛盾并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详细]

穷怕了的占小便宜心理
你懂的

公共服务一免费,问题就多。在福建的博物馆免费开放期间,参观人数过多,导致自然馆内设施和展品损坏,不得不暂时闭馆整修。 世博会期间免费提供给老人的轮椅也遭到游客的争抢,这些都是免费后的不光彩“副产品”。针对这些问题,许多人大代表直指“公民素质教育”。“我们的国民教育中,应该增加公民素质教育这一课,简单地说就是不能让人们富了口袋空了脑袋,基本的文化素养、文明素质应该普及和强化,起码我们应该知道,免费但不能免‘礼’,不能免去基本的责任和义务。”

一些把自己家收拾得窗明几净的人,到了大街上却乱扔乱丢;一些节约的人到了公共厕所却可能论米用纸。良好的个人素质是一种习惯,需要长期养成。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习惯了什么都收钱,什么资源都竞争激烈的社会,免费的东西就成了一种抢来的福利。人人都觉的“不拿白不拿,不抢就亏了”。

公共服务必须要从实际出发

现实是公民意识尚未养成 原有耻感却已丧失

在接受公共服务时,自觉遵守秩序,主动维护公共设施,尊重他人利益,本是公民意识的体现,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表征,是教育的主要责任。可是在经历多年物质的高速增长,仓廪逐渐殷实之后,人们并不能感受到社会更知礼节,公民意识在有效养成,反而只见社会文明在踏步甚至倒退。学生在校期间懂得遵守秩序,懂得分享公共服务,懂得尊重和礼让他人,不能冤枉我们的教育没有教过。可是踏入社会之后这些意识却会被统统抛在脑后,每天从上班开始直到回家,处处你争我抢,排队加塞,行车抢道。可见教育与高速发展的社会之间的脱节,不同阶层人们心态的紧迫和落差。今天文化传统中廉耻的观念几乎被彻底遗忘,不再有人记得,不再有人提起,对个人人生的理想主义态度和对社会的犬儒主义态度相映成趣。

公共服务免费不总是最佳选择 一免了之更不可取

人们常认为,免费体现了服务最大的诚意,可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尤其是在公共服务方面,免费可能带来完全相反的效果。公共服务的提供往往是有限的,不足的,收费与价格是调节其服务水平,质量,有效供给的有力杠杆。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创收,也是对公共利益本身的维护。有关春运期间火车票价的争论焦点就在于此,强调其公共服务性的时候,让票价在面临春运这样的临时性巨大压力时仍处于低水平,就可能使得作为公共服务的铁路系统因此不堪重负,更大的利益,公众出行的顺畅和安全都会受到影响。

在物质逐渐富足的今天,免费的公共服务会越来越多。但免费不等于放松管理、降低服务标准,恰恰相反,免费开放城市交通就是为了真正体现服务的公益性,更好地发挥公共资源的服务功能,让市民在这段时间里更好地享受城市建设的成果。由此带来的人数暴增,应当是决策部门预计之内事情,应当有相应的预案和应对疏导措施,而不是一免了之,听之任之。当心把好事办成坏事。

  • 人们常认为,免费体现了服务最大的诚意,可是现实却往往事与愿违,尤其是在公共服务方面,免费可能带来完全相反的效果。

结束语Conclusion

作为消费者,请保有一分矜持,作为提供者,请务必全盘考虑,让这顿免费的午餐吃得恰到好处。

凤凰网评论频道出品 |霍默静 王锐园 郭刚
凤凰网原创专题,欢迎转载,但需注明出处。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