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震海:温总35中讲话,直指中国教育弊端
2009年10月13日 09:57凤凰卫视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中国教育弊端的文化和政治根源

邱震海:东方文化,它就基本上两个特点,第一是重集体,轻个体。你看在我们的东方文化当中,我们的思维是整体出发,不是从一个个体出发。所以我们的中医才有一个整体的出发,西医当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吧,它有一个实证主义的传统。这两者从思维方式上,我觉得各有利弊。但是从东方整体的色彩上,我们是重集体,轻个体。

在重集体,轻个体的过程当中,你个体每一个人如果有思想的话,你一定是集体的思想,一定是集体底下的一分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我们整体的文化,我指的不光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当中我们比较强调整体性,而压抑个体性。同时作为一个个体,在整个集体的过程当中,我们比较从小开始,在我们的教育体制,在我们的家长,在我们的工作单位里面,我们就比较善于服从、比较善于接受、比较愿意学习、也比较善于、愿意去贯彻,哪怕是家长、哪怕是领导、哪怕是老师、哪怕是书本,哪怕是权威的教给你的所有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每一个个体,成长起来的个体比较容易接受,自然难以创新,我想这是东方文化的一个特点。

第二个,我们东方文化比较重实用,轻思辨。以前我曾经在这里讲过很多次,黑格尔批评中国的哲学,当然我们并没有完全认同西方哲学家的观点,但是他说中国哲学不是一种真正的哲学。因为中国的儒家哲学,考虑的是做人的道理,是吧,君君、臣臣、夫妇、之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不是研究世界的一些终极问题,世界从哪里来,世界到哪里去,这当然是由于东西方的思想传统、哲学传统不同。但是这样的重实用、轻思辨造成我们许多的想法,我们许多的学科相对来说是很实用的。而我们的思辨能力,就是思想能力、穿透力严重不足,所以我想这是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的一大弊端。

姜声扬:照你讲完这番话以后,以后我们做节目就不能只让你一言谈了,以后我也要多多发言。

邱震海:多挑战。

姜声扬:好的,第一个根源你说是传统文化,第二个问题,政治文化呢?

邱震海:政治文化,当然我请大家不要误解,不是我们要挑战现在的政治文化。而是指中国几千年以来,伴随着我们传统文化,相沿而伸的那种政治文化。我们刚才说到,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来,就重集体,轻个体,是吧。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传统文化本身,必须承认在有巨大的优点的同时,也有很多弊端,那就是压抑我们的创新精神,使我们每一个个体比较善于,或者比较习惯于盲从一个权威,听从一个权威的指令。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传统文化与生俱来的政治文化,我们知道东方,尤其是在中国几千年专制,这是我们的一个传统。那么当子民、臣民已经从我们的教育体系、家庭体系、社会体系当中,已经习惯于盲从一个权威的时候,自然权威就更加权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无论中国的历史作品,还是文学作品,还是事实当中,其实我们许多时候都显得阳刚不足,阴柔有余。

甚至,其实不是中国人不聪明,而是我们整体的文化氛围使我们阳光不足,阴暗有余。所以很多就变成很多小聪明,小聪明就能够大展奇才,很多时候我们很多话说不出,一定要皮里阳秋,一定要春秋笔法,一定要黑色幽默等等,包括很多从中国明朝开始的宦官文化,它不是一种非常阳光的东西,这就是中国人小聪明的一个很不好的地方。那么折射到现在,几千年的思路、几千年的传统一直下来,我们发现无论是中国的古代、近代,以至于到当代,其实科技型的创新人才不足,这是我们的一大缺失,在科技界。

与此同时,在我们思想界,在我们的人文学科,思想性的人才严重不足,也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缺陷,我记得我在9月份的时候,当温家宝总理在北京35中的讲话发表之后,我在这里曾经引用过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建校百年视察的时候说过的一段话,他说“一个大学,首先要有一流的文科,然后才能有一流的理科,然后才能有一流的工科”。按照我们一般的理解,应该是反过来的,文科算什么,应该是一流的工科,然后是一流的理科,然后才是文科嘛。你要知道一个国家,没有思想的创新就没有技术的创新。所以我们看西方以前的法国、英国,尤其是英国,它的工业革命产生,工业革命产生现代化的成功,它跟它的政治民主、思想自由,每个个体都极大的施展自己的个性。在施展自己个性的同时,极大的施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思想能力,有很重要的关系。所以人的思想自由和一个国家的创新机制,这两种是不可分的。所以我还在强调一点,没有思想的创新,其实没有技术的创新。这一点“有一流的文科,才有一流的理科,才有一流的工科”我想温家宝这句话,我们还是要记在心上。

姜声扬:好,最后一个教育问题,你说的是商业冲击,但是如果一个学校拿不到足够的钱,它不去拿到商业的资助的话,它没有办法办一个完整的学府,那该怎么办?

邱震海:其实商业的冲击,我们知道这本身就是一个客观现实,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西方的大学它首先也要筹集款项,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任何一个大学都是生活在商业大潮里的。但是我想说的是中国的商业冲击,有一点动摇我们对教育本身目的的一个追求。到今天我们无论是学术腐败,还是包括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对教育经费长期投入的低下,我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教育经费在国民整个的一个生产总值里面,是非常、非常低下,这个是无可解释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为什么商业大潮会那么容易的动摇,我们对教育本身的一个终极目的的追求。还是前面源于我们传统文化当中,对于我们自身定位的一个脆弱。一个人也好,一个集体也好,一个民族也好,当你对自己的自身定位无法把握的时候,那你是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利益的诱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上商业大潮的冲击,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也是一个全球古往今来的客观现实。那为什么于今为烈,为什么在中国尤其严重,我觉得这从我们的传统文化,包括我们的政治文化当中,好好的去思考。但是本身我认为商业冲击这不是一个根本的原因,根本的原因还是要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衍生下来的政治文化当中寻找根本原因。

姜声扬:好,中国的教育问题现在已经摊在阳光下了,但是能不能解决,最后有没有办法解决,我们稍候再请邱先生为我们做分析,各位观众我们休息片刻,回头继续《时事开讲》。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时事开讲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