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视点 > 正文 |
|
相关标签 | [房价] |
在2007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建设部原副部长杨慎认为,群众的住房需求量不断提高,造成了目前房价的不断上涨。他表示有了住房贷款就是“房奴”说法并不客观,他并不同意时下“房奴”一说。8月19日《新京报》
应重视“房奴”问题
去年12月11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季度报告指出,中国的房贷市场近年来增长迅猛,截至2005年年底,中国的房屋贷款市场总额已占中国GDP总额的10%。
其实,所谓“房奴”仅仅是坊间对于房价居高不下这一现实的一个隐喻、一个讽刺、一个比较妥帖的说法。相对于房价居高不下的现实而言,“房奴”一说客观不客观其实并不重要。当房贷已经占到GDP10%的高比例,当房价之高让新购住房的社会成员苦不堪言的时候,公共管理部门正视其中潜藏的社会风险,并通过一定制度设计和公共政策,把这种风险化解到最低的程度,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任务。
重视“房奴”称呼之后的真问题,远比纠缠于“房奴”这个称呼和概念本身正确与否,更具有现实意义,也更迫切。山东德州市石敬涛
宽容“不同意房奴说”
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杨先生肯定要倒霉了:因为他说了一句复杂语境下的真话。我们在“房价不正常”的背景下,忘记了去反思:我们是如何摇身一变而成为房奴的呢?宽容“不同意房奴说”的论调,起码有助于我们反思中国住房消费“价格畸形”表象后被遮蔽的深层诡异。
经济学不是拿感情看问题,有贷款的都值得悲悯吗?在房市消费上,我们距离理性的、有梯度的供应和消费格局还很远。有两种房奴确实“活该”:一是追求档次的;二是没工作就买房的。大户型成风和投资偏好的失衡除了有开发商的推波助澜之外,消费非理性的火上加油也是无可规避的因素。
杨慎先生的说法未必就毫无道理:在“居者有其屋”的激进想法鼓动下,超前消费的年轻购房族,已成中国楼市高烧的助推者和受害者。
文本来源:东方早报
各方忧虑:
公众观房价:
媒体解读:
作者:
邓海建
编辑:
李新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