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太仓徐尔:插队岁月(二)
2009年04月06日 15:59凤凰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二十二  江 阴 式 草 塘 泥

显然,这种肥料的发明"专利"是江阴农民。

大约在一九六五年左右,大队在一个生产队搞了个样板泥塘,队委纷纷前往取经。取经归来,开始大干

队委先示范。此时小麦即将成熟,就在麦田靠河的田头一角,割去麦,划出一个直径约三米多的圆圈,用铁铲笔直地开出一个圆坑,农民叫它塘。挖着挖着,挖到后来,泥呈褐色,很硬,反正越深越难挖。挖到约二米半了,在塘底铲平踏结实。

下面部分做好,接下来做上面那部分。

在沿圆圈近二尺宽的周围,先把上面的松土铲掉,加少量的水将它踏结实。又用塘底的泥,赤脚把它踏烂踏得有粘性。这泥状如砖坯泥。接下来,下面的人一铲一铲把四四方方的"糯泥"排列口子上,这种做法像现在孩子们在玩橡皮泥。上面的人再反背着手赤足踏实结,又用白亮的铁铲把内径凹凸不平的部分切掉,使之"看上去很美"。

若有上面有干部来检查、参观的话,看到内圆如刀切豆腐般光滑、水灵,就会品评一番欣赏一番表扬一番。 之所以须用白得发亮的铲,因泥粘在生锈铁铲上而使内圆凹凸不平,它的欣赏价值也随之下降。偷工减料的做法是用蘸水的手去抹平。换言之,用 "调浆糊"的想法去干调烂泥的方法。实话实说,当年我就是这么做的。磨铁铲是做塘的前期工作。我的铲使用率不高,黑乎乎的,又懒得去磨,切泥时便向社员借。

这样从上到下,江阴式泥塘浑然一体,才算完工。担心敝人拙笔颠来倒去不知能否表达清楚,不过,这不要紧,这种繁琐的泥塘早进了历史博物馆。当然插兄或老农一听"江阴式"三个字则一切尽在不言之中。在下带上一笔权且供当事者一笑。

多少年来我们的农民兄弟,一直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战天斗地改天换地,本着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穷棒子精神,苦苦摸索向土地要粮,向小河要肥,向大地要草。这种精神铸就了吃苦耐劳勤奋俭朴的"农民精神"。社员常说,粮食少时农民少吃点,粮食多时农民多卖些。农民兄弟堪称共和国的脊梁,三年自然灾害,多年的折腾,黑土地上谱写了一曲慷慨悲壮的颂歌。

我们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以为,应该接受这种教育。

与此同时,却又让父老乡亲们的思维禁锢了起来,一切按老办法办,农事上的事都听老农的。思想活跃的小青年反倒唯唯诺诺,若张扬一点个性,或有什么新意,谁都不会支持你;一旦失败,老农便以向后看的方法教育你。老农常说:种田万万年。以前怎么干,反正现在也怎么干。

试想,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今天"人还是那些人"面貌却……

队里做出了样板塘,我们开始了"以葫芦画瓢"。这塘特别费工费力,关键是上面部分要踏实,不然塘里水漏了肥力会下降。开始是四个人一天包干一只,后来三个人包一只,而身强力壮的农民二人起早贪黑拚命干也能做一只。那些天累得我腰酸背疼,脚上是泥巴,脸上是泥浆。

没多少天,田角上隔三岔五开出了一只只"江阴式"。这还仅仅是开始,接下去要把割下的草或蚕豆箕,再加上猪灰放下去,又从土式泥塘里挑来河泥拌之。

传统的河泥塘建在河边,方便实用。早在一二个月以前社员们就把稻草截断与之拌和,成为半成半河泥。现在将一批草、猪灰,一批河泥挑进江阴式泥塘进一步强化它的肥力。而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一旦发现塘面干裂,又须挑水保湿。农事这么忙还在添忙,农民颇有微词:相打地方借拳头。

乡村四月闲人少,采了农桑又插秧,大忙不请自到。此时的河泥黑黝黝的,塘面时不时泛出一个个淡绿色气泡。这种肥料臭气冲天久久不散,闻之无不恶心。

那是沼气,人在这环境中干活,实乃污染。但是,对农民而言,臭泥是农家之宝,千辛万苦地干,要的就是这个泥,要的就是这个味。闻到了这个味,才说明肥效高;闻到了这个味,才追求到了你苦苦追求的结果;闻到了这个味,才是对你付出的褒奖。

"江阴式"闻所未闻;草塘泥闻所未闻。把自然肥料发酵成此等优质有机肥,江阴式草塘泥恐怕也做到了极致,这是"科学的土办法''是农民的创举。                 。

这时麦刚收,急须把草塘泥挑到田里。可挑泥时麻烦了,弯腰弓背把烂泥从塘里 "吊"出来,大家觉得特别累。而麻烦事接踵来,挑完泥得马上把泥塘填平。开塘容易填塘难,填来填去塘总难恢复到以前那个平面。此时一刻值千金,可不得不投入劳力把泥扒来扒去, "欲壑难填"呀。

更始料未及的是,塘成了陷阱。男社员亲手挖掘的陷阱让莳秧的女社员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好在这陷阱不是金庸先生笔下的独门秘笈,没有铁爪、夹棍之类的暗器。人高马大的阿妹陷了进去, 枯木朽株齐上阵大家同心协力,在阵阵欢笑声中,女社员们体会了一回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感觉。

女社员的警惕性提高了,入污泥而不陷。但是,一位不会说话的"社员"却蒙受了不白之陷。老牛一次次陷入塘内,这老伙计脚细体重,压强大。不过,这也说得过去,辛辛苦苦为人类卖力,这回借此,也让大家"抬举抬举"俺老牛了,不枉"潇洒陷一回"。

就这样,大家风风火火地挖了几年江阴式泥塘,可是,后来再也没人提倡了。那么,是不是耕作技术提高了,发觉这方法太原始了;抑或,通过劳动力成本的核算觉得在经济上划不来?不是,因为一匹来势汹汹的黑马呼啸着从中国的南方杀进了江南这个广袤的田野。这匹黑马就是大名鼎鼎的双季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