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沿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中间道路前行
2009年09月10日 22:48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二、90年代后印度模式的转型

90年代,印度已从原来的尼赫鲁时代的旧模式走出,并正在向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过渡。出现这种转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一,从国际环境说,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印度领导人重新思考印度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与模式。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的解体,中国加大改革开放步伐,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无疑也迫使印度重新思考印度原来的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印度发展模式。其二,从印度自身的经济发展而言,在90年代以前的时期,即印度模式第一时期,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与东亚、中国相距甚远。

印度在70-80年代出现所谓“五低”现象:“计划经济效率低、私营经济市场低、人民生活水平低、经济增长速度低、发展模式运作低。”[2]印度不仅没有出现经济奇迹,相反,却陷入3.5%的低增长率的困境之中。经过40多年的实践检验,这种模式有其成功的经验,也有负面或失败的教训。特别是80-90年代在东亚经济飞速发展的对比下,迫使印度领导人痛下决心,摆脱传统的尼赫鲁模式,对其经验与教训进行实事求是的总结和反思。其三,印度政治舞台主导力量发生结构性的变化,一直扮演印度政治舞台主角的国大党已如强弩之末,不仅权威式领导人物纷纷消失,而且自身年迈多病,昔日风采己尽消失,人民把目光逐渐投向能向能将他们带入新世纪的新生政党身上,而印度人民党的崛起恰恰适应了印度人民渴望变革、追求新生的愿望。印度人民党利用印度宗教力量,效仿老甘地的谋略和手法,掀起印度教民族主义,从而一改印度政治版图。

总之,印度模式的转型是印度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必然结果。

印度模式转型的主要标志是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经济体制由尼赫鲁时代的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混合经济模式向东亚政府主导下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转型,二是从以国大党为主轴的一党优势制向二党制或三党制过渡。

印度经济转型是从80年代初经济改革开始,但步伐真正加快是在90年代拉奥执政时期。拉奥政府对印度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进行了被认为是“大刀阔斧”式的“实质性改革”。其中包括取消大部分工业许可证制度,为企业提供平等的竞争条件和机会;修改垄断法,缩小公营企业的经营范围,并引进自由竞争机制,扩大私营企业的经营天地;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将内向型经济转为外向型经济;调整外贸政策,改革外贸体制,促进印度经济的国际化,等等。总之,通过改革,加速推行经济自由化与市场化,使印度步入市场经济体制。

经过改革,印度传统的混合经济模式受到了严重冲击。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大为减少,市场竞争机制得以引入,闭关自守的经济政策也被逐步消除。印度在诸多方面,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印度的改革使经济增长突破了传统的老牛式的缓慢增长速度。根据印度统计,1992-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6.8%。1998年度经济增长率为5.8%。[3]1998—1999年度的经济增长率估计为5.9%[4]。这些增长率大大超过了1951年至1980年期间3.5%的年均增长率,也超过了80年代5.5%的增长率。印度外贸1998—1999年总额增至340亿美元,进口总额增加到410亿美元,总贸易额达750亿美元。外汇储备从1991年的10亿美元增加到1998-1999年度的330亿美元。1998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达4210亿美元。人均收入达430亿美元。1999年通货膨胀率仅为2%。[5]总之,印度转型期经济发展已初见成效。

与经济模式转型的同时,印度政治模式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也发生了重大转折。从1989年第九届人民院大选中各政党均未过半数,先后出现了印度人民党和人民党(社会主义)联合其它政党执政的局面。1991年6月第10届人民院大选中,国大党虽然获得胜利,但仍未过半数,只能勉强执政。90年代中期以后,印度政党制度已逐渐发展成为二党并存的局面。1996年第11届大选,印度人民党获20%的选票和161个席位,第一次超过国大党而成为议会中第一大党,以最大党的1资格组阁,执政13天。

1998年第12届大选中,印度人民党与其他党联合,共获252个席位,大选后,以瓦杰帕伊为首的印度人民党组织联合政府。1999年10月印度第13次大选中,印度人民党获184个席位,再次战胜国大党,又继续执政。这种情况和90年代前一直保持的一党优势制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标志着印度长期以来国大党垄断印度政坛的局面彻底结束,印度从此开始二党或三党并存、并争的新时代。这种变化也标志着印度政党制度将更进一步地向西方政党制度靠拢,其政治竞争机制将较过去更加充分、更加完善,“强人政治”则逐渐弱化。当然要彻底实现政治转型,还要有一个过程,现在还只能说是开始。

三、印度与东亚模式的趋同

(一)经济模式的趋同

90年代前,在印度经济模式具有社会主义色彩,公有制(公有企业)、计划经济等成份与东亚模式,有明显区别,从国家与市场经济关系角度讲,印度国家干预成份要远大于东亚“四小”和东盟,印度经济虽然在本质属于市场经济范畴,但市场经济受到较大制约,在一定程度上障碍了市场经济的运作,在这方面东亚则相对比较成功。从经济发展战略上看,印度虽然实行对外开发政策比中国、越南早,但由于长期实行进口替代战略,过分强调对本国工业的保护措施,故影响印度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东亚金融危机之前相对比较成功,在金融危机之后则有待重新思考其战略的调整。

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水平上比较,印度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在50-60年代,大体一致,但经过20-30年的较量,印度不仅远低于东亚“四小”和东盟,也明显弱于中国。在解决人民生活贫困化和贫富差距方面,印度虽然从主观和政策上尽了较大努力,但成效甚微,印度贫困人口仍占较大比例,而东亚和中国在这方面解决的相对比较成功。

但进入90年代化后,东亚文化与印度文化同样也有趋同的势头。趋同之一表现在: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陈峰君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