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从“日不落帝国”到“小英国”
2009年09月08日 16:57书摘 】 【打印共有评论0

1702年~1711年两国又为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夺。包括西属尼德兰、德意志、西班牙、地中海以及北美殖民地在内的地区都是烽烟四起,但最关键的一役非1704年8月的布伦海姆战役莫属。英军统帅马尔博罗公爵的军事天才在战争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英军取得辉煌的胜利。温斯顿·丘吉尔如此评论其祖先的战绩:在这些惊人的事件面前,整个欧洲目瞪口呆。路易十四不能理解,他的优良军队为什么不但战败,而且灭亡了。从此,他考虑的已经不是怎样才能称霸世界,而是如何体面地结束这场由他挑起的战争。1713年交战双方签订了《乌特勒支条约》。英国成为这场战争最大的赢家,它扩大了帝国版图,增强了海上力量,发展了对外贸易,得到最大的实惠。在战争中,荷兰与法国都受到重创,而这两国本是英国在海外的最大对手。战后英国维持了一支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它的商业触角已伸向全世界,这意味着在通往“日不落帝国”的道路上,英国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七年战争是英国走出欧洲、与法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一场决定性战争。战争的目标非常明确,即全力争夺海外殖民地,并对殖民地的贸易实行垄断。英军主要在北美、印度和海上作战。战争开始后,英国的军事优势尤其是海军力量的优势逐渐显露出来。在北美、加勒比以及印度的陆战中,英军取得胜利;海战方面,从1759年起,英军先后击败法国地中海舰队与大西洋舰队,法国的海上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到1763年战争结束时,英国以胜利者的姿态与法国签订了《巴黎和约》。和约奠定了英帝国的基础,英国牢固树立了全球殖民霸权和商业霸权,保罗·肯尼迪为此评价道:在这一个世纪里,在欧洲的侧翼,乃至更边远的地区,大国的格局的确出现了重大的调整。某些西欧国家不断将其位于热带地区(尤其是印度、西印度群岛、南非和遥远的澳大利亚)的一些不稳定的小块飞地变为大得多的领地,其中占领殖民地最成功的国家是英国。

重商主义:工业民族精神的演进

第一帝国的指导思想是晚期重商主义,第一帝国是一个商业帝国。重商主义者的基本观点是:只有能实现并且真正实现为货币的东西才是财富,因此,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就是财富;于是他们把国家的经济政策和一切经济活动统统归结为攫取金银。这种观点,反映了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对追求金银的狂热和对积累货币资本的渴望。就英国而论,重商主义的政策建议,虽然在14世纪末叶就有人提出来了,但重商主义作为一股思潮的形成,通常都是从玫瑰战争结束、英王亨利七世即位的1485年算起的;英国重商主义的高潮是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时代和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到18世纪的下半期,英国重商主义已处于衰落时期。重商主义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其中,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严禁金银出口,在对外贸易上奉行绝对的“少买多卖”原则。因此,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为“重金主义”,或“货币差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在保证有更多的金银运回本国的前提下,强调发展手工业,强调以生产为基础的商业扩张。因此,晚期重商主义被称为“重工主义”,或“贸易差额论”。由于贸易差额论与商业资本的要求最相适应,因此晚期重商主义又被称为“真正的重商主义”。第一帝国就是在这种理论基础上建立的。在第一帝国,英国是生产国,殖民地提供原料、接受产品,通过这样双向的对外贸易,英国大发横财。为此,国家必须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不让其他任何国家染指英国的殖民地。

在将近一个世纪时间里,英国人开疆拓土,用战争构筑起庞大的殖民帝国,它以商业与贸易为目标,政府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兰德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一个国家更能响应商人阶级的要求,没有一个国家更能警觉战争的商业含义。到18世纪,以英国为中心,辐射到整个殖民地的商业贸易圈基本形成。在这个贸易圈中,作为宗主国的英国提供工业品或制成品生产,美洲殖民地提供烟草、鱼类及海防仓库,西印度群岛殖民地提供蔗糖及其他热带农副产品,印度则提供香料。值得注意的是,在北美殖民地独立以前,工业革命在英国还没有真正开始,外部市场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人已经认识到商业贸易的重要性,认识到外部市场对国家的重要性。工业化之前,英国就已经拓展了外部市场,由此而造成广阔的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刺激了生产,驱动了突破传统生产方式的工业革命的出现。

工业化之前,英国与其他国家一样,仍然处于传统的农业社会。阎照祥先生在其所著《英国史》中这样描绘“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它告别了内战、流血和专制,可仍未被工业社会浸淫。传统社会风貌处处可见:静谧的乡村、弯曲泥泞的小路,憨厚朴实的乡民,绿茵茵的公有地,哞哞欢叫的牛羊。这同莎士比亚的社会有多大区别?以后的英国人留恋和赞美农业社会的舒适生活,称之为“快乐的英格兰”。就在这一派田园牧歌的背后,一场使英国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经济变革逐渐来临。工业革命:为什么偏偏是英国?

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一说起它,人们所想到的往往是生产的增长以及物质财富的增加,但如果我们考察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演进的历史,会发现所谓“工业革命”至少具有三方面的含义:技术的变革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工厂制的出现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的发展所引发的社会整体的变革。而以上这三个方面,具有层层递进的关系。那么,工业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在英国发生呢?

一是英国形成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生长的制度框架。“光荣革命”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君主立宪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有产者牢牢地掌握政权,财产被作为“自由”的基本条件;但同时国家又不受一个人的摆布,经济的成长不会因有可能威胁到国王的个人权力而受到压制。英国始于1215年《大宪章》的政治发展进程中,诸种因素的汇集形成了一个对资本主义生长极为有利的政治环境。诺思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中盛赞“光荣革命”后的制度框架对于英国产业革命的意义:到1700年英国的制度框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也许最重要的是,国会至上和习惯法中所包含的所有权将政治权力置于急于利用新经济机会的那些人手里,并且为司法制度保护和鼓励生产性的经济活动提供了重要框架。英国在不利的开端之后到1700年经历了持久的经济增长……现在舞台已为产业革命布置就绪。这从与不可一世的西班牙帝国的对比中可以看得更清楚:在西班牙这个当时最强大、从美洲掠夺黄金最多的国家中,却没有形成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治环境。中世纪末,西班牙城市起义反对王权,起义被镇压后,城市的自治权被取消,等级议会日趋衰落,王权完全依靠旧的封建主统治,因而更为反动。其结果是贵族没落了而没有丧失其最恶劣的特权,城市丧失了它中世纪的权力而没有获得近代的重要地位。于是大量掠夺来的金银控制在贵族手中,反而使封建贵族更加轻视本国的经济生产,而宁愿将这些轻易得来的钱财用来购买外国的廉价商品。政府为了满足贵族和豪富的要求,也极力输入奢侈品和手工艺品。对国内产品则实行重税盘剥政策,税率高达30%,使城市工商业遭受了沉重打击。掠夺来的金银引起物价上涨,西班牙本国的工业品也由此增加了成本费用,从而导致自己的工商业产品失去了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掠夺来的财富不仅未能转化为再生产的资本,反而加速了西班牙帝国的衰落。历史证明,仅靠掠夺是不可能长期昌盛的。

二是英国与欧洲大陆各国相比有着较为独特的社会结构。自16世纪始,随着旧式贵族的衰落与中等阶级的兴起,英国逐渐形成了一种三层式的社会结构,以三个社会阶级——土地贵族、中等阶级与工资劳动者为主体。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地主—农民”式的双层社会结构被打破,新的社会群体开始涌现,并促使早先那种封闭的、刚性的社会结构,逐渐被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的、流动性弹性社会结构所取代。英国这种独特的社会结构,为其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在当时的欧洲大陆国家中,中等阶级并非没有产生,然而其力量却相对弱小,在社会功能方面意义不大。货币地租正在形成,但仍属封建地租性质。因而,原有的社会结构虽已过时,但尚未解体;新的社会力量虽已产生,却尚未强大到可以与旧势力抗衡的地步。于是,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关头,它们落后了。

在上述两个有利条件下,最终形成了英国人独有的工业民族精神,也即是马克思·韦伯所提出的“合理谋利”精神。所谓“合理谋利”,是与在前工业社会中以非经济的强制手段吞占社会财富为特征的谋利手段相对而言的,这与英国的清教传统有关系。孟德斯鸠曾认为,英国人“在三件大事上走在了世界其他民族的前面:虔诚、商业和自由”。自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以来,英国就形成了浓厚的清教氛围。清教所强调的,一方面是勤奋,另一方面是节欲。清教伦理既鼓励人们追求财富,又反对人们不讲信义。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唐晋主编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