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8 11:13:38 凤凰网历史 小手
被大众戏谑为“现代科举”的高考要结束了;许多考生来说,这辈子就一次的题海噩梦终于完结了,在此笔者要恭喜诸位考生脱离题海、早登金榜……云云套话。
话归正题,纵观全世界,貌似也只有东亚范围的国家才有这样的高考文化,这是为什么呢?
不同的文化背景让舶来品“大学”在本土化过程中变异
大学起源自中世纪的意大利。在那个半蒙昧的时代,大学代表着西方世界的理性和文明。相比中国的科举制度和科举制度背后的教育体系而言,欧洲的大学的教育出发点是完全不同。毕竟八股也罢,诗赋也好,在实际的管理中并没有多大用处,只是作为筛选的门槛而存在。而大学在中世纪一开始出现就有了专业领域的分科现象。比如学法律的出去之后负责给领主当法官,学神学则可以加入教堂。对西方的大学生来说,在大学中学到的东西至关重要,是真正的学以致用,安身立命的生存技能。
今天能叫上名字的欧洲大学都有着好几百年的历史
事实上,来着中世纪的西方大学体系分科现象的出现,与欧洲文化中对技术或者专业领域的人才的重视(特别是相对于东方国家)不无关系,因为他们自古以来就要深深的英雄崇拜情节。
虽然我们都知道神话是虚构的,但是编织神话的人却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取向。例如战国时期为了强调男权,特地“造”出了伏羲和女娲玩起了“德国骨科”。前段时间大火的“亚伯拉罕废物”和“华夏男儿”对比的网络哏,也是反映这种情况。在欧洲无论是希腊罗马,还是技术和理性退步的中世纪,受到崇拜的往往不是位高权重统治者,而是能对抗敌人的英雄。比如中世纪最有名的英雄是罗兰,他的地位仅仅是伯爵,但是他受到的崇拜却比他的主君更高。而中国的记载里,能拥有最多篇幅的一定是“帝王本纪”。
随着时代的变化,英雄也不单单指代那些有着作战能力的人,而是各行各业的英雄。牛顿死后安葬在威斯敏特大教堂,这种“与帝王同葬”更是中国的技术官员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时间到了今天,人们回想起17-18世纪的英国,一定会想起牛顿,但是没几个人会想起册封他为皇家科学院院长的安妮女王。人们回想起欧洲的工业化回想起瓦特,回想起之前的文艺复兴会想起伽利略。但是,同时期的欧洲君王和贵族们大都被后人遗忘,哪怕是在中国人家也知道伽利略、牛顿、达芬奇等科学家,哪怕是在欧美也没几个人知道那个时期的君王名号了。
人家只会记住牛顿,不会记住女王,虽然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女王对牛顿有“知遇之恩”,本不该如此“默默无闻”
到了近代,大学制度传入中国等东亚国家,这种价值观分歧导致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一下就和大学分科的理念背道相驰。
在欧美,一个成功的商人,一个能把生意做到全球各个角落的资本家备受尊重。但是,在中国做生意又被称为“下海经商”和良家女子去青楼用的是一个意义的词儿,可见其地位之低。
在西方,医生有着崇高的地位,在社会上受人尊重的程度远比政客高。在中国,一直到宋代才把医生从“巫”里正式分出来,韩愈直接指出古代中国向“巫医乐师百工”学习是君子不耻之事,其言辞轻视可见一斑;而我们都知道,在现代社会里,医生、乐师、技术工作者都是备受推崇的职业。
不难发现,在这种文化氛围下,读书在东亚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多的是通向“官”这个位子的一个准入门票。
对于很多立志仕途的国人来说,专业学科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学校,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
这种思维到了今天已经淡化了不少,但是依旧有着广阔的市场。中国大学生们毕业后最热门的职业依旧是公务员,区别只在于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职务也多样化了。和中国类似日本与韩国公务员也是当之无愧的NO.1,只不过日韩讲究“高薪养廉”,公务员到手的工资远比中国同行们来得高,在经济上吸引力更强。
而在欧美公务员的吸引力就要低得多,虽然同样很高薪,不过一点都不稳定。欧美各国因为预算不够就裁员是家常便饭,乃至政府因为赤字宣布破产都比比皆是。这样,政府公务员最大的优势就不存在了,加上欧美普遍缺乏中国人的官本位意识,导致作为公务员准入门槛的大学,发展出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迥异的价值观引发东亚国家现代教育制度的变化
如果你有幸去欧美国家,尤其是去英语国家留学,那么对推荐信制度和欧美大学对体育的要求以及社区工作的要求就不会陌生。这两种东西中国的教育家们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他们引进了大学分科和双证制度,却拒绝了这几样标志性的东西。究其原因还是传统思维和集体思想作祟。
美国人从小就在社区中生活,对社区工作一点不陌生
扣除中国没有美国意义上的“社区”共同体概念外,其他两样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为什么不行。作为一个从东方专制主义过渡而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非常强调集体性的,教育理念也是如此,力求抹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拒绝人与人之间天生不同。我们从小到大伴随着整个学生时代的“题海战术”,也是这个理念下的产物,扣除万里挑一的天才,谁要想考好一个好成绩都必须靠题海。哪怕是极度需要逻辑和思考能力的数理化都变成了死记硬背题型,更不用提语文和英语了。
笔者还记得数学考试前夕,海一样的试卷和练习册让笔者觉得每一道题都似曾相识
但是,体育不同,一个一米六的人再怎么练篮球都很难和一个一米八的人持平,偏偏身高的先天因素很大。同样一个先天有着肢体残疾的人注定无法比拟正常人的体育能力。一旦把体育提高到和美国一样的程度,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将会被瞬间放大,这是中国的集体主义精神所不能容忍的。于是乎,体育成绩顺理成章地就成了高考盛宴中最不重要的“豆芽菜”,所谓体育特长生也不过是主课“大菜”的妆点。
至于推荐就学制度就更简单了,基本是个中国人都知道中国特色的关系文化,真正有能力拿到名人推荐信的肯定是那些“有关系的人”。最关键的是中国文化对这类事情其实非常包容,比如XX大学的教授当年是个穷小子,得到了导师的栽培成才。现在,导师退休了他儿子需要一封推荐信,那么这位教授自然当仁不让,如果不写反而会被“忘恩负义”。
这个无关优劣纯粹是大环境的问题,而同样的事情在美国,最多会让老师的儿子有比其他人优先的权力,绝无面都没见过直接给推荐信的可能。事实上,很多去美国的华裔教授都因为这个被吐槽乃至开除,美国人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中国教授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他的“beststudent”,那么这个教授一定是在“lie”。为此很多华裔教授惹上了麻烦,甚至因此被开除。
美国人习以为常的推荐信制度,很多中国人一辈子没遇到过
退一万步讲,就算被推荐人是合格的,在这个大环境下,也没人会信他不是因为关系而是因为能力得到的推荐信。这种大环境造成的影响导致在欧美能畅行无阻的制度,在中国根本没实行的可能。
这一切导致在中国想要真正的公平,最方便有效的方法就是饱受诟病的“一刀切”高考了。虽然,时至今日“物质公正”已经被证明是不可能了,不过“制度公正”还是能保证的。有钱人可以花钱给自己的子女上最好的辅导班,可以花“择校费”弥补一道选择题的过失,甚至可以花钱把子女送出国从而规避高考竞争。
但是,只要考生踏入了高考的考场,那么一切都得用分数来说话。学校不关系你是干部女子还是富X代,只要你分数线没到那么就可以不录取你。这种制度公平虽然不能弥补物质上的差距,却是当今中国最公正的道路了。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更是高考理念的衍生--一切以集体和公正为最。
结语
在整个东亚文化圈内,高考或许不是最好的,但确实是最公正的。至于把高考和科举考试混为一谈,视觉高考为现代科举的想法,则是十分可笑之事。
高考的目的是选拔学生成为未来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科举的目的是选拔官吏,前者无论最终目标是什么,都要再经历四年学习生活的磨砺,后者是考完了等着分配,岂能混为一谈?
再者大学已经“本土化”不假,但是根子源自西方没变,就像马克思主义者可以中国化,但是依旧要以抹除阶层差异,反对阶级流动为己任(注:剥削阶级最大的罪就是把被剥削者的精英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中,让他们变成和自己一样的人)一样。大学再怎么变,其庞大复杂的分科系统,依旧不是为“选官任吏”这项单页任务而生的科举能比的。
大学生们学习目的也是把大学当成人生的“起点”,而非古代科举考生那样是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终点”。
而很多人担心的高考公正问题,正如文中所言,除非高考的流程变了,不然“制度”上就是公正的。至于很多人要求的“物质公正”,只能说那是一条实际上不可能平整的地平线了。
责编:马钟鸰 PN018
凤凰历史精品栏目
用历史照亮现实
微信扫一扫
2018-06-06 12:20:370
2018-06-04 14:02:220
2018-05-31 17:42:230
2018-05-30 15:40:530
2018-05-28 13:07:410
2018-05-01 15:180
2018-04-01 12:360
2018-03-11 17:100
2018-03-04 20:320
2018-02-11 14:460
2018-07-16 11:140
2018-05-22 16:250
2018-05-03 20:500
2018-05-03 20:400
2018-05-03 20:280
2018-12-30 20:030
2018-12-30 16:320
2018-12-30 16:310
2018-12-30 15:320
2018-12-30 14:520
2018-12-04 10:410
2018-12-01 11:450
2018-12-03 13:390
2018-11-30 01:020
2018-11-27 20:030
2018-11-30 17:160
2018-12-01 16:230
2018-11-27 07:160
2018-11-26 13:530
2018-10-18 0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