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历史出品

兰台说史•这1200平方公里土地为何让美国不断搞事

2018-06-06 12:20:37 凤凰网历史 重光

上月中旬,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成员荣·德桑提斯提出了一项议案,其中把以色列与叙利亚存在争议的领土——戈兰高地称为“以色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承认“戈兰高地对以色列保障自身边界安全至关重要”。

戈兰高地上的尼姆鲁德城堡遗址

这是在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后放出的第二记大招,若该议案获得通过,则等于美国承认了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宣称,为其控制戈兰高地提供了法理与外交上的支持,而同时也意味着否认了叙利亚对戈兰高地的领土要求,这无疑将给已持续70年的阿以冲突再次火上浇油。

戈兰高地上的农场

那么,戈兰高地到底在哪里?其蕴藏着怎样的自然资源?有何战略价值?其到底属于叙利亚还是以色列?为什么两国无法就戈兰高地问题达成一致?

战略价值: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戈兰高地位置示意图,其位于以色列、叙利亚、黎巴嫩与约旦四国交界处

戈兰高地位于中东少有的水草丰美地带--新月沃地(两河流域与约旦河流域)西部的黎凡特地区,是一块平均海拔达1000米的高原,东西宽12至25千米,南北长120千米,总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戈兰高地南界约旦河支流雅莫科河(叶尔穆克河),西接加利利海(太巴列湖)与胡拉谷地,东接鲁卡德干谷,北抵前黎巴嫩山脉,整个高地的地形北高南低,最高点黑门山(海拔2743米)位于北部。

戈兰高地,远处高山即为黑门山

由于戈兰高地海拔比周边高出不少,且高地上地势平坦,内部交通便利,从东面叙利亚方向来的势力若占有戈兰高地,高地西面地势较低之处的动向对高地占有者来说一览无余,可提前知悉对手的兵马调动情况,同时其还可利用戈兰高地居高临下的地利,利用远程火力打击加利利海周边与胡拉谷地内的目标,而低处的对手则对此毫无还手之力,其若想攻占戈兰高地,必须仰攻,而仰攻不仅机动不便,而且还要冒着猛烈的火力,这样肯定会伤亡惨重。在占据绝对优势时,从叙利亚方向来的戈兰高地控制者还可如下山猛虎般冲下高地,迅速攻入毫无纵深的以色列北部平原地带,对敌人进行包围分割,逐一歼灭。

戈兰高地的景色

反之,从西面以色列方向来的势力若成功控制戈兰高地,不仅可如法炮制压制高地东侧的鲁卡德干谷,而且可对东面的叙利亚构成重大威胁,因为叙利亚的核心--大马士革距离戈兰高地只有60公里,仅为戈兰高地到耶路撒冷路程的一半,一旦控制戈兰高地的以色列方面发起的突然袭击未能被及时遏止,那么整个叙利亚都将危在旦夕。

戈兰高地及周边地区简图

因此,戈兰高地对以色列与叙利亚方面的势力都极具战略意义,历史上各大帝国都在此短兵相接,意图夺下这一兵家必争之地,犹太人、亚述人、波斯人、希腊人与罗马人都曾在此处冲锋陷阵。636年,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为了收复刚被阿拉伯帝国侵占的叙利亚部分领土,派兵开赴戈兰高地附近的雅莫科河一带,与“真主之剑”--哈立德·本·瓦利德指挥的阿拉伯帝国军队交战,结果被阿拉伯人大败,铩羽而归。雅莫科战役后拜占庭不仅丢掉了戈兰高地,更永远失掉了整个叙利亚行省。

戈兰高地上的农场

经济价值:自然资源丰饶的“中东水塔”

戈兰高地不仅有着绝佳的地理位置,而且其自然资源颇为丰富。对于炎热干燥、遍地荒漠的中东来说,水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若没有水,人类根本无法生存,更无法发展文明了。以色列和叙利亚大部分国土都为沙漠(以色列67%,叙利亚50%),干旱缺水,尤其是叙利亚,由于沿海的黎巴嫩山脉阻挡了地中海方向飘来的水汽,叙利亚全国五分之三的地区年均降水量低于25毫米。以色列虽然大部分国土沿海,降水量比叙利亚稍多,但仍然缺水。

以色列/巴勒斯坦降水示意图

因此,以色列与叙利亚都在寻找潜在的水源以发展农业生产,而两国交界处的戈兰高地恰恰因其地势较高,挡下了不少了地中海方向飘来的水汽,年均降水量可达600-800毫米,这在干旱的中东可是极高的了。此外,戈兰高地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也十分丰富,既有黑门山的积雪融水形成的河溪,又有遍布高地各处的泉眼、水塘与湖泊。正因其充裕的水资源,戈兰高地被称为“中东水塔”,以色列15%的用水都源自戈兰高地,若算上与戈兰高地相邻的约旦河与加利利海,这一比例可高达40%。可以说,戈兰高地对以色列的水资源安全至关重要。

戈兰高地上的一处瀑布

戈兰高地不仅水资源丰富,而且因为其海拔高,风速快,还蕴含着丰富的风能资源。1992年,以色列在戈兰高地上建起了中东第一个风力发电场,可提供6兆瓦的电力,目前以色列还准备给戈兰高地风力发电场扩容,使其发电量再增400兆瓦。若扩容成功,则以色列可减轻对进口石油能源的依赖,保障自身的能源安全。

戈兰高地风力发电场

由于戈兰高地的战略意义及其蕴藏的丰富水资源与风能资源,自1948年以来以色列与叙利亚就戈兰高地归属权多次发生冲突。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由埃及、叙利亚、约旦、伊拉克、沙特与也门等国组成的阿拉伯联盟主动进攻以色列,第一次中东战争旋即爆发,在以色列的顽强反击之下,阿拉伯联盟铩羽而归。阿以双方在1949年签订了停火协议,其中规定戈兰高地归属叙利亚,并在其部分地区建立了非军事区,以避免以色列与叙利亚发生武装冲突。

叙利亚与以色列在戈兰高地的边界变化示意图,绿色区域与蓝线为1949年建立的非军事区及边界。早在奥斯曼帝国与英法殖民托管时期戈兰高地的边界就多次变动过,但戈兰高地大体上一直归叙利亚方面所有。

但是非军事区的存在形同虚设,叙以双方就土地所有权、水资源分配与非军事区法律地位争论不休:以色列想要抽干胡拉湖,并将约旦河河水导入本国的全国输水系统以,这无疑损害了叙利亚及其盟友约旦的利益,作为反击,阿拉伯联盟在六十年代也资助叙利亚兴建约旦河河水导流设施。在接下来的十几年内,叙利亚与以色列始终无法就戈兰高地达成一致,于是双方都诉诸武力,多次违反停火协议,由是戈兰高地的边境上发生了数千次武装冲突。叙利亚在其控制的戈兰高地上排兵布阵,修筑工事,对高地下以色列控制的加利利海周边与胡拉谷地虎视眈眈,由于戈兰高地易守难攻,以色列对此感到芒刺在背,因而一直想要从叙利亚手中夺下戈兰高地。

戈兰高地上的果园

从伊甸园到修罗场:以叙争夺下的戈兰高地

自1965年起,巴解组织(法塔赫)在叙利亚的大力支持下,过境黎巴嫩与约旦对以色列发动袭击,但黎巴嫩与约旦对此十分反感,并极力阻止巴解组织成员入境,因而巴解组织不得不直接从叙利亚控制下的戈兰高地进入以色列发动攻击。作为反击,以色列在1966年对叙利亚发动了一系列报复性袭击。“礼尚往来”,叙利亚在次年4月自戈兰高地猛烈炮击了以色列村庄,以色列则击落了叙利亚空军的六架米格战斗机,并警告叙利亚不要再发动任何攻击。

戈兰高地上的雷区

然而叙利亚对此置若罔闻,还和埃及与约旦签订了共同防卫协定,旨在对抗三者共同的敌人--以色列。感到自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以色列遂在同年6月先下手为强,发动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在短短六天内以色列国防军大败阿拉伯联军,不仅占领了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整个约旦河西岸地区,还从埃及手中夺下了整个西奈半岛,从叙利亚手里夺下了戈兰高地的三分之二(约1200平方公里)。

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叙军与以军在戈兰高地的行动示意图。

在戈兰高地的战斗中,以色列只伤亡了四百多人,而叙利亚则损失了7500多人。同年九月,以色列内阁曾表决通过一项决议,旨在通过将戈兰高地交还给叙利亚,以换取以色列与叙利亚签订和平协议,但该决议遭到了阿拉伯联盟的拒绝。

肉色为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新占领的土地。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约13万叙利亚人逃离了戈兰高地,出于安全考量,以色列拒绝这些人再次进入戈兰高地,并在戈兰高地实施军事管理,还在高地上陆续建设了12处犹太定居点,并导入犹太移民,强化其对戈兰高地的占领与控制。

1992年的戈兰高地地图,蓝点为犹太定居点。

1973年,埃及联合叙利亚对以色列发动第四次中东战争,旨在夺回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与戈兰高地,战争初期阿拉伯联军进展顺利,但在以军回过神来发动反攻后很快败下阵来,叙利亚没能保住暂时收复的戈兰高地南部。1974年阿以双方再次签订停火协议,其中规定以色列控制戈兰高地中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叙利亚控制余下的600平方公里。次年,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338号与第350号决议,以色列将一块贯穿高地南北的狭长地带还给叙利亚进行民事管理,并建立非军事区,由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UNDOF)驻守。

2014年9月,戈兰高地上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驻守的非军事区。

停火后当然要好好建设抢到手的美地。1981年,以色列议会通过了《戈兰高地法》,结束了戈兰高地作为以色列军事管理区的时代,自此以色列法律正式适用于戈兰高地,以色列由此实质上吞并了戈兰高地。这样的单方面损害阿以和平的举动自然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联合国安理会于同年通过了第497号决议,裁定《戈兰高地法》无法律效力。

戈兰高地上的口岸,由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管理

此后以色列与叙利亚曾多次在美国的调停下,就戈兰高地最终归属问题举行多次和谈,但因两国政府的人事变动所引起的立场变化而无果而终,叙利亚继续对整个戈兰高地宣称拥有主权,而实际控制戈兰高地大部的以色列也毫不示弱地继续开发高地的水资源与风能资源,并加紧建设犹太定居点。至1992年,戈兰高地上已有40多处犹太定居点,人口约10万。

戈兰高地上的牧场

结语

由于戈兰高地极具战略意义的地理位置,外加其水资源与风能资源丰富,在以色列看来,占据戈兰高地不仅能保障本国的国土安全,还能在保障水资源安全的同时提供一定量的可再生能源,戈兰高地可说是以色列的“生存之源”,因此以色列才难以割舍戈兰高地,而不像其在与埃及签订和约后爽快地归还了比戈兰高地大了30多倍却没什么资源的西奈半岛。

如今,在内战导致叙利亚产生权力真空的大背景下,伊朗以援助叙政府为名,趁机进入叙以边境地带,伺机对死敌以色列发动袭击,这无疑恶化了本就脆弱的叙以关系,并使得两国实现和平的机会更加渺茫。

戈兰高地恐怕在未来会再次成为叙以冲突乃至伊以冲突的最前线。

责编:马钟鸰 PN018

凤凰历史精品栏目

进入栏目首页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号

用历史照亮现实
微信扫一扫

推荐阅读

  • 兰台说史
  • 重读
  • 观世变
  • 现代史
  • 近代史
  • 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