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历史出品

假设历史•假如项羽鸿门宴上杀死刘邦 能保住霸业吗?

2016-12-09 09:21 凤凰历史 黄勇

鸿门宴的故事自从上了司马迁那本史家绝唱《史记》以后,那个西楚霸王项羽因为放走了刘邦,优柔寡断、妇人之仁、拙于心计的名声就不胫而走,成为千年以来,学者名士挞伐的对象。项羽因没杀刘邦而丢了江山似乎成了众口一词的定论。如此一来,曾经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在人们心目中就成了有勇无谋的代名词。但是,当我们如此评价项羽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除开这次鸿门宴,项羽诛宋义、杀义帝、逐范增、屠临淄……什么时候还有过半点妇人之仁、优柔寡断?倒是后来借黥布之手杀义帝,反映出他极深的心机。所以,我们得反问一句:项羽杀了刘邦,真能保住霸业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鸿门宴的源头说起。

刘邦与项羽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11月,项羽挟巨鹿大胜之威,带领一干诸侯和秦降将章邯等人挥师进关中。此时,刘邦已抢先一个月占领了关中。刘邦因善待秦王子婴及投降吏民,又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迅速恢复了关中稳定,得到关中百姓的拥护,所以当他得知项羽已封章邯为雍王,赐以关中之地时,便接受了解生的建议,派兵把住函谷关,抗拒诸侯军。但是,他手下那些虾兵蟹将哪里是项羽的对手?号称天险的函谷关没几天就被项羽的大将黥布打下来了。12月,项羽军进到戏这个地方安营扎寨。这时,项羽为首的诸侯军有40万人,4倍于刘邦军。刘邦生怕项羽继续进攻,惶惶不可终日。他的左司马曹无伤见取而代之的机会来了,便暗中派人向项羽通报:刘邦要称王关中,让子婴当丞相。项羽大怒,下令准备攻打刘邦主力。但是,他的叔父项伯表示反对,并向刘邦的重要谋士张良暗通消息。刘邦闻之,立即亲自前往求见项羽。

这时要杀掉刘邦,对于项羽来说,实在是易如反掌。项羽也确实动了杀机,听从了范增的建议,准备在宴席上动手。然而,项伯的一句话打动了项羽:“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后世很多学者都认为这是项伯被刘邦收买后有意说的维护刘邦的话。然而,项伯真那么容易被刘邦收买吗?也未必。

鸿门宴座位图

我们先来看看项伯在项羽集团中的地位。对此,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通过鸿门宴上的坐位安排讲得很清楚了。古代室内活动中,地位最尊贵的人才能向东而坐。而在鸿门宴上,项羽与项伯并排“东向坐”,而被项羽尊为“亚父”的范增也只能“南向坐”,说明在项羽集团中,项伯的地位与项羽齐平,甚至高过了头号谋士范增。这也充分反映出项羽对他的叔父的尊重。政客行事以利益为先。在本集团中享有最高地位和充分尊重的项伯对出卖集团利益的利弊不会掂量不出吧?而且,项伯之前与刘邦的关系一般。他到刘邦军中也只是去救张良,没想过救刘邦。刘邦只凭“兄事之”的表面礼节和口头婚姻就能收买得了这个政治老油条么?可能性微乎其微。

事实上,项伯为项羽集团考虑,其上述言行也有充分的理由。还在楚怀王熊心派刘、项等人出征攻秦之前,就与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在此后的征战过程中,项羽连遇苦战,而刘邦没有遇到秦军主力,故先于项入关。按照约定,刘邦派兵把住函谷关拒诸侯本无可厚非。项羽派兵攻关,其实理亏,如果得势不饶人,进攻刘邦主力的话,就等于抛弃了之前的承诺,有可能遭到诸侯的反对。项羽率领入关的大军虽有40万人,但其中多数为诸侯的部队,自己的嫡系并不多。一旦诸侯因疑惧,转而联合刘邦对付项羽,双方的兵力对比马上倒过来。同时,刘邦深得关中民心,而项羽不久前在新安坑杀秦降卒20万,关中民众恨之入骨,故而项羽若在关中地区对刘邦和诸侯军队同时开战,得不到当地人民的支持,将非常被动。因此,项羽的当务之急不是打刘邦,而是先安抚好诸侯。由此可见,项伯去劝张良离开刘邦,并不仅仅因为张良是自己的故交。更重要的是,张良是韩王成的代表,如果离开刘邦,就意味着韩王成与刘邦划清了界限。这样,既孤立了刘邦集团,又向诸侯表明项羽集团无意与之为敌,进而争取他们支持项羽或保持中立。然而,由于张良坚持与刘邦共进退,项伯的如意算盘没有成功。而刘邦表现出来的恭敬态度使项羽失去了进攻刘邦的借口。因此,对于项伯的劝告,项羽不能不仔细斟酌。

《史记·项羽本纪》

对于刘邦,项羽并非没有戒心。鸿门宴之后分封诸侯,项羽为防止刘邦复起,故意给他下绊子,就是明证。可是,对项羽来说,这个时候仓促对刘邦动武,不仅要顾虑随自己入关的诸侯的反应,还要考虑另外一个大问题——自己的后方。楚怀王熊心虽是项羽的叔父项梁立的一个傀儡,但远非后世认为的那么“听话”。就在两年前,项梁败死于定陶。楚怀王乘机将楚军各部全部收入麾下,并积极拉拢楚将中的实力派,先后任命吕臣为司徒、其父吕青为令尹,刘邦为砀郡长并进封武安侯。另外,他还采取各种措施压制项羽,防止其复起。在定陶大破楚军后,秦国大将章邯挟战胜之威,挥师攻赵。赵王歇求救于楚。楚怀王派刘邦西征关中,并与诸将约好先占关中者为王。项羽遂主动请缨与刘邦同行。但楚怀王以项羽之前在襄城搞过大屠杀,无法安抚秦民为由,拒绝了他的要求,并派他作为救赵统帅上将军宋义的副将去巨鹿一带与秦军主力作战。无形之中,楚怀王、宋义和刘邦在压制项家复起这个问题上,成了一根藤上的蚂蚱。在援救赵国的途中,宋义故意在安阳逗留不进达46天之久,并派儿子宋襄去与项家矛盾较深的齐国做相国,其目的当然不言自明了。尽管此后项羽奋起反击,诛杀宋义父子,逼迫楚怀王封自己为上将军,大败秦兵于巨鹿,收伏诸侯军,招降章邯,打出一系列精彩的组合拳,还是无法阻止刘邦捷足先登。在刘邦先占关中的情况下,项羽若贸然与之大打出手,楚怀王大可以借口项羽违反誓约,号召天下讨伐这个言而无信的“不义之徒”。这对项羽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后方全无保障,兵源、粮饷、夫役有中断的危险,他纵是天将下凡,也不敢保证能操胜券。

鸿门宴

既然项羽不敢轻启战端,刘邦亲自去见项羽是不是多此一举呢?当然不是。对于刘邦来说,项羽头脑发热,进行军事冒险的可能并非完全没有。项羽毕竟能征惯战,诸侯的态度还在两可之间,而刘邦自己的部队又新败于函谷关,真打起来,凶多吉少。他必须占据道义上的制高点,以博得诸侯的同情,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从而制止战争的爆发。所以,刘邦及其亲信在鸿门宴上对项羽表现得极为谦恭。

对于刘邦等人的这套表演,项羽不大可能不知道其醉翁之意,但也无可奈何。刘邦来见他之前,肯定对可能出现的意外做出了预先布置。即便刘邦死了,刘邦集团也不大可能出现群龙无首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杀了刘邦就意味着开战。而刘邦在主动低头认输的情况下被杀,必然引起诸侯的反弹。得不到诸侯的支持,仅凭自己的那点兵力与刘军对抗,实在不占优势,作战过程中还必须时时提防诸侯和远在彭城后方的楚怀王反戈一击,完全没有取胜的把握,甚至可以说前途凶险。因此,刘邦无论如何不能杀。不过,尽管如此,项羽及其亲信在是鸿门宴上仍极尽恐吓之能事。刘邦被吓得半死,竟全然不顾基本礼仪,酒宴未毕即借上厕所之机,不辞而别。他这么一逃,可以说前功尽弃,因为这样做不但说明自己心虚,在道义上对项羽的优势被打了个大大的折扣,而且还可能激怒项羽。如果项羽一时让怒气冲昏头脑,未必不会下令开战。幸好,项羽没有丧失理智,但这并不意味着刘邦就可以庆幸了,项羽很快就逼他穿上一双十分难受的小鞋。

京剧《霸王别姬》中西楚霸王项羽和虞姬

通过鸿门宴,项羽摆平了刘邦,掌握了道义上的主动权。加上他在灭秦过程中鹤立鸡群的战功,分封诸侯的主动权就顺理成章地掌握在了他手里。是月,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尊名义上的反秦领袖楚怀王为义帝,并把他抛在一边,开始分封诸侯。他首先借口刘邦心怀不轨,把这个心腹大患踢到了边远而闭塞的巴蜀地区,并派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分镇关中,防其东山再起。而后,他又把原为楚怀王管辖的地盘一分为四,自己定都彭城,同时依据与项家关系的亲疏,将诸侯分别封在战略地位不同的地区,以确保其领袖地位。分封已毕,项羽又东归彭城,借九江王黥布之手杀死义帝,最终使自己的霸业大功告成。

综上所述,项羽在鸿门宴上很好地把握了杀不杀刘邦这个度,保住了即将到手的霸业,表现出了不错的政治天赋。当然,可能有朋友会表示反对: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项羽为什么要出卖曹无伤呢?这正反映了项羽在这方面的明智。毫无疑问,曹无伤本非刘邦集团核心成员,又是个投机分子,看到老板刘邦不行了,甚至不惜将其出卖给敌人,“欲以求封”。依刘邦的识人之明,这样一个朝秦暮楚的小人日后也未必能得到重用,利用价值实在有限。而且,既然项羽不与刘邦撕破脸皮,此人必然对项羽心怀忌恨,日后有可能成为后患。因此,项羽最佳选择当然是借刘邦之手除掉此人。仅此一个小细节,也可知项羽的思虑之深,他横扫天下的业绩不是仅凭匹夫之勇能实现的。

当时通用的秦历为颛顼历,一年第一个月为10月,最后一个月为9月。11月即为当年的第二个月。

鸣谢:南京大学副教授周言博士对本文提供宝贵意见。

责编:齐璇 PN109

讲述不为人知的历史
凤凰历史出品

进入栏目首页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号

用历史照亮现实
微信扫一扫

推荐阅读

  • 重读
  • 观世变
  • 兰台说史
  • 现代史
  • 近代史
  • 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