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历史出品

假设历史•若希特勒没上台 犹太人还会被屠杀么

2016-12-02 11:53 凤凰历史 伊斯坎达尔

一直以来纳粹都是恐怖的代名词,人们谈之色变,在德国甚至仅仅是做了“纳粹手势”都可能惹来大麻烦。这一切“过度”的反应源于二战时期法西斯党徒对犹太人疯狂屠杀的黑暗历史。后世,很多人把根本原因归咎在希特勒个人的种族情绪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阿道夫·希特勒

众所周知,“排犹”是欧洲人的老传统,其根本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油不溶于水”。公元前64年,罗马统治者占领巴勒斯坦地区以后,犹太人为反抗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发动过三次大规模的民族起义,但都失败了。公元70年,罗马统治者焚毁了“犹太第二圣殿”--为了纪念居鲁士释放曾沦为“巴比伦之囚”犹太人,他们在被尼布甲尼撒二世摧毁的“犹太第一圣殿”的基础上重建了新的圣殿,即“第二圣殿”。须知,犹太人把民族的历史与宗教的历史看成同一回事,将重建的第二圣殿当作犹太民族和犹太教复兴的希望。135年,犹太人最后一次反抗罗马帝国压迫的民族起义被镇压下去,大批犹太人惨遭罗马帝国的屠杀,幸存的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开始了长达1800多年的颠沛流离,被称为犹太历史上的“大流散”。

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犹太人与帝国境内的许多其他被征服的居民一样,属于罗马臣民而非公民。但是,为了缓和罗马帝国的民族矛盾,罗马皇帝卡拉卡拉于公元212年颁布了一条法令,将罗马公民权赋予帝国境内所有的自由居民。据此,犹太人在法律上已经享有罗马公民权、具有罗马公民身份。然而,伴随着中世纪的到来,罗马法被日耳曼约法所取代。

根据传统的日耳曼约法,凡是外乡人,都被认为是所谓“客民”,都必须在土著人,即“主民”中寻求保护,都必须依附于主民;凡被认为是客民者,不能享有主民社会成员所能享有的基本权力。

公元5世纪,日耳曼民族击败罗马帝国以后,将这一习俗带到了西欧,原罗马帝国的居民统统成为蛮族国家的“客民”。对于大多数罗马居民而言,“客民”身份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日耳曼人对基督教的皈依,日耳曼民族和大多数罗马居民之间的界线逐渐消失,日耳曼人与非日耳曼人逐渐融合,成为基督教大家庭中的一员。

但散居于西欧各国的犹太人由于拒绝接受基督教信仰、坚持把“上帝应允”之地以外的生活看成是暂时的寄居,被永远排斥在基督教主民群体之外,其客民身份也因此具有了“永恒”色彩。

在西欧,无论他们来到所在国有多早、居住的时间有多久、贡献有多大,都永远被看作是外乡人。生活在中世纪的犹太人感慨道“甚至当我们的父兄在这里呻吟时,他们的家族还不曾在这个国家落脚的人们也称我们为外国人”。“永远的外邦人”、“永恒的流浪汉”成为中世纪西欧表明犹太人永恒客民身份的同义语。

犹太起义者与罗马军队作战

莎士比亚曾借哈姆雷特之口指出:“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揭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他的名著《威尼斯商人》其实就是个中典型。

《威尼斯商人》的剧情主线是安东尼奥与夏洛克之间的关系,两个戏剧人物之间的关系成为那个时代错综复杂的各种社会矛盾关系的“模型”。而基督教徒与犹太人之间的关系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安东尼奥等基督徒们,厌恶犹太人夏洛克,却赞赏他的女儿杰西卡;蔑视夏洛克的放贷行为,却又依赖夏洛克的资本。这实际上是中世纪西欧对犹太人基本态度的写照。

中世纪西欧对犹太人有着强烈的宗教偏见,将犹太民族从整体上看成是出卖、杀害耶稣的“敌基督者”,是“与撒旦沆瀣一气的民族”。因而,对犹太人的排斥与迫害在整个中世纪间歇性地连续发生,其最主要手段有隔绝、驱逐和强迫改宗。

例如西欧人将14世纪中叶的黑死病等一些灾难负责被归罪于犹太人,并对犹太人伴以严厉地排斥。如1215年天主教会宣布:禁止一切不佩徽章的犹太人在街上行走,违者处以死刑。而强迫改宗,则是对所谓“敌基督者”犹太人进行征服的最高境界。因而中世纪西欧教会不遗余力地鼓励犹太人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有些教会人士甚至认为“犹太人的皈依是耶稣即将回来的标志,或者说耶稣正在等待这一时刻”。

威尼斯商人剧照

中世纪时,如果说教权迫害犹太人,普通民众敌视犹太人是因为信仰原因,那么国王们利用手中王权迫害犹太人便是更加实际的经济因素。说穿了就是把犹太人当成可以随时伸手抓钱的钱口袋。

在9世纪的法律文件中“犹太人”和“商人”有时候可以互换使用,可见当时的犹太人对欧洲商业掌握多深。1290年,英王爱德华一世下令将所有犹太人逐出英国,至少有一万六千多名犹太人被迫离开英伦诸岛;1182年、1306年和1394年,法国三次驱逐犹太人。颁布法令规定:“任何基督徒如果庇护犹太人或与犹太人谈话,将被处以死刑”。而英法这么做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国王陛下欠了犹太人的钱。法国数次迎回犹太人又将其驱逐说白了就是把犹太人当绵羊了,需要的时候剪羊毛,不需要的时候就“放羊”等待羊毛长好。

到了近代以后,随着宗教改革的进行,欧洲对犹太人在宗教上的歧视降低了很多。但是另一个矛盾却没能解决--犹太人依旧太富有。每当底层民粹主义试图打击精英的时候,犹太人作为富有金钱和知识的代表,又是传统意义上的“异邦人”,自然首当其冲。可以说近代以前的犹太人苦难史,是欧洲人宗教宽容与否的体现,近代以后的犹太人苦难史,则是欧洲民粹运动的体现。如188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屠杀犹太人的恐怖活动随即席卷全俄,仅在南俄就有160多个地方发生了残杀犹太人的事件。1882年5月,沙皇政府还颁布法令将犹太人逐出村庄和小城镇,限制他们的活动和经商。

罗斯柴尔德家族

在德意志魏玛共和国时期,也就是希特勒大肆屠杀犹太人之前,这个犹太民族已经占据了德国经济的半壁江山。1918年-1933年大部分的德国犹太人从事自由业,其中四分之三从事贸易、商业、银行业、法律和医生等职业。1930年在纺织业和服装业中犹太人有4000家纺织品批发公司,占据总量的百分之四十。犹太人还控制了60%的服装批发和零售公司。接近40%的农产品批发商是犹太人。到了1932年犹太百货公司的交易额占据同行的79%,占据成衣销售额的62%以及家庭用品销售额的32%。1933年四分之三的百货公司为犹太人所有。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犹太人并不仅仅是占用这些资源。犹太人缴纳的赋税往往要高于他们所占据的人口比例,很多城市甚至达到了所占比例的三到四倍。所以犹太人绝非纳粹所说的属于“社会的寄生虫”,而是对社会索取和贡献成正比的合法商人。

而当时的德国社会经济形势并不容乐观。1924、1926、1929年工会会员的失业率均达到两位数,分别为14.2%、18.1%、13.1%,1924-1929年间的年失业数分别为97800人、63600人、2010000人、1327000人、1368000人、1897000人,年平均近1370000人。另据统计,1924-1929年,挣钱养家群体的失业率分别为4.9%、3.4%、10%、6.2%、6.3%、8.5%,年均失业率为6.55%。同时战争赔款带来的高税收也时时刻刻压迫着德国人。一般认为德国政府共支付了约210亿金马克的赔偿。1920年代末,德国税收大约占国民收入25%,赔偿占整个税收的10%。另据统计,1920年代末,赔偿支付超过GNP3%。1928-1929年德国支付的赔偿额占国家开支的12.4%,国际支付账目12.5%和国民生产总值的3.3%。1929年,赔偿支付占德国出口总值17%。赔偿加剧了德国财政的困难,1920年代早期,赔偿占政府赤字的二分之一,1925-1931年德国国际收入支付逆差180亿马克,其中赔款占了一半以上。

水晶之夜

与之相对的是,由于共同被排挤的历史,加上共同信仰的缘故,犹太人非常团结。这导致虽然犹太人其实和日耳曼人一起接受了经济危机的冲击,但是由于犹太人互助组织的帮助加上海外亲戚的接济,所以犹太人哪怕是破产了、失业了,生活也过得下去,这也导致了很多只看到表面现象的德国人对犹太人横生嫉妒。

最终的最终一切的嫉妒、怨恨,随着“水晶”的破碎而释放。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了,没有纳粹上台,犹太人在二战中的悲剧依然会发生。德国是一个骨子里就很民粹的国家,希特勒的作用,不过是放出了这个魔鬼。犹太人本身并没有什么颠覆阴谋,他们的“罪恶”在于他们掌握了社会的大量财富,哪怕这个财富其实是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合法所得也会被以“共济会”(注:所谓共济会犹太人银行家的阴谋论很大程度是希特勒的团队一手炮制的,就如今天的罗斯柴尔德“阴谋论”)这,种子虚乌有的阴谋论给妖魔化,最终的目的其实就是为“合理合法”地打劫找到“道德制高点”。

责编:马钟鸰 PN018

讲述不为人知的历史
凤凰历史出品

进入栏目首页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号

用历史照亮现实
微信扫一扫

推荐阅读

  • 重读
  • 观世变
  • 兰台说史
  • 现代史
  • 近代史
  • 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