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历史出品

兰台说史•四面佛恐袭背后伊斯兰佛教恩怨史

2016-11-21 11:01 凤凰历史 阿尔斯兰

不久之前泰国开审四面佛爆炸案两名中国籍维吾尔族嫌疑人遭指控。在国人对此深感尴尬的同时又产生了深深的疑惑——为何穆斯林们对佛教如此之仇恨?奇怪的是,穆斯林和佛教徒相处的地方,他们之间的矛盾有时候甚至比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还要大。

曼谷四面佛爆炸案头七

这和伊斯兰教产生的历史有莫大关系。在伊斯兰教产生前的阿拉伯地区,社会盛行神灵偶像崇拜,几乎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并且制成偶像加以供奉。仅麦加城的克尔白就汇聚了三百多尊形态各异的偶像。伊斯兰教的创始者穆罕默德要在伊斯兰的旗帜下以安拉的名义把分散的阿拉伯各部落统一起来,就必然要求他们放弃原先的多神信仰,摈弃其所崇拜的各种偶像,否则就树立不起安拉的绝对权威。因此,穆罕默德从创教之日始就强烈反对偶像崇拜。当他率麦地那的穆斯林武装光复麦加后,立即下令捣毁清除了克而白神庙的所有偶像。由于这些偶像中有许多是神化了的人物和动物,进而就引出禁止绘制任何生命体的戒律来,以免偶像崇拜之“陋习”故态复萌。

安拉派天使传达其启示去创造伊斯兰教

其次,我们从安拉的属性方面考察。在穆罕默德和穆斯林看来,安拉是伟大无比的创造之神,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均是安拉创设的,安拉是宇宙的主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安拉安排的。安拉是为所欲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又无所不在的。与此同时,安拉还有一个重要属性,那就是无形无象。

这一点直接关系着伊斯兰教的肖像禁忌。既然安拉是无形的,其信徒当然就不能去敬拜任何有形神像。而且,既然一切生命体都是安拉所造,“表现人类和动物,是主所独享的特权,那么,信徒就万万不能去绘制任何生命体肖像。对此,《圣训》作了进一步速释,“若画有生命之像,真主会让你为画像注入生命以示惩罚,而画家绝对给它注入不了生命”。这是大罪,将受到真主的严厉惩罚。

这在和伊斯兰教的起源有关的犹太教摩西十诫中就明确记载了“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

而作为犹太教的“同人”伊斯兰教也继承了这一点。对偶像崇拜极度地仇视。《古兰经》中提到“偶像”的地方有几十处,多数表达了崇拜“偶像”没有用的含义,并且反对用“偶像”与圣人相对应。例如,“当时,易卜拉欣对他的父亲阿宰尔说:`你把偶像当作主宰吗?据我看来,你和你的宗族,的确在明显的迷误中‘”“你们舍他而祈祷的偶像,不能助你们,也不能自助。”通观《古兰经》,没有找到描述圣人形象的文字,可见其对“偶像崇拜”之敌视。

《圣训》也告诉我们,穆罕默德最年轻的妻子阿依莎为他装制了一个枕头,上面有精巧的绣像,“圣人立在两座门之间”,为此脸色骤变,问道:“这是什么枕头?”“难道你不知道,天仙不进有画像的房子?”。伊斯兰学者认为这句话的含义是说,如果谁绘制了画像,“仁慈天仙就不会进入他的家室和为其祈祷及诵念赎罪词了”。换句话说,传达安拉旨意的天仙不赞悦绘制画像。

基于如上原因,在伊斯兰教看来,“绘制有生命之物的像为严重的非义行为,它确属大罪。不论将它画在使用的物品上或不使用的物品上。还是把它画制在服装、家具、银币、金元、铜钱、器皿、墙壁或其他东西上。统统都是不义的”,这样,清真寺里就不会有神像,伊斯兰教艺术中就不会有人物造型,伊斯兰书籍中就不会有生命体插图,整个伊斯兰社会也就与肖像艺术无缘了。

而对应的,偏偏佛教是个非常强调偶像崇拜的宗教。这和印度人的文化有着直接关系。早在古典时代土著达罗毗荼人的(Dravidianpeoples)药叉女造像和娜迦造像就在印度就非常流行。作为征服者雅利安人带来了梵天和因陀罗,其中后者就是后世金刚的原型。

佛教诞生的印度地区造像艺术非常发达,无论是印度本土产生的秣菟罗艺术还是吸收了希腊风格的犍陀罗艺术,其人物造像各具特色,精彩非凡。在佛教发展、传播过程中顺应当地的风俗、哲学和文化,确立了以“偶像”权威增强对僧众的感召力和约束力的道路。

佛教通过佛门偶像在僧众内心的信仰权威和敬畏,使佛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艺术等。

至今我们仍然能在中外寺院中看到大大小小的佛教造像。

因此作为伊斯兰教义中的“偶像崇拜”,佛教和伊斯兰教的根本性冲突就这样产生了。

延光四年佛像

自然,对于佛教以及类似其他宗教的造像的破坏,是非常符合极端伊斯兰教徒的“小吉哈德”定义的。

在四面佛恐怖袭击案件的罪犯出生之地就发生了长达百余年的“小吉哈德”。

新疆早在公元一世纪就被输入了佛教。新疆的主流文化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都是由佛教主导。至今在新疆大地上,仍然有为数不少的佛教遗迹。公元九世纪唐朝和吐蕃均已衰败,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也无力干涉中亚。于是,从敦煌一直到巴尔喀什湖的这一片地区,就陷入了由数个不同的邦国统治的状态。915年,控制新疆大部地区的喀喇汗王朝博格拉汗登位。新汗刚刚继位就鼓励国民从当时的占据主流佛教和摩尼教转信伊斯兰教,又设立宗教法庭,资助教法学者传教。很快伊斯兰势力就在汗国内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接着他发起吉哈德圣战,进攻因为信仰不同而对立已久的八剌沙衮汗庭。八剌沙衮一方试图向中原王朝求救,但当时中原正处于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王朝无暇西顾。结果在942年,经过激烈的争夺以后博格拉汗取得了八剌沙衮。

最有名的新疆佛教遗产——敦煌壁画

其后他的儿子巴伊塔什继位,继续推行他父亲的伊斯兰化政策并且宣布伊斯兰教为国教,并从萨曼王朝请来传教士宣教,仅仅在960年就有一百万突厥人改姓。而大规模的改宗政策导致大量佛教徒逃往新疆地区另一个佛教王国于阗(该国亲近中原王朝主流信仰为佛教)。

伊斯兰教化的喀喇汗王朝随即对于阗国展开“圣战”,在其后一百年内分别发生了两次大战。《于阗王尉迟徐拉与沙州大王曹元忠书》中提到:“我们已于(970年)七月率军到怯沙(即喀什噶尔)之城。该地居民期望归顺。敌视我们的大石(喀喇汗国)人宗亨的宝物、妻子、大象、良马及其他,还有他部下的财物,都已献于(于阗)王庭。”

不过好景不长,971年喀喇汗国军队和于阗军在喀什噶尔展开激战,于阗战败,先前夺取的西冲大关(即葱岭守捉,在今塔什库尔干)也被喀喇汗军队占领。两方此后虽然仍有交火,但各自都未能取得进展,战争遂陷入僵局。

第二次战争于阗趁喀喇汗国在攻打萨曼王朝的时候再次拿下了喀什噶尔并且杀死了副汗阿里·阿尔斯兰。但是好景不长,在公元999年喀喇汗国联合加兹尼王朝打败并且消灭了萨曼王朝。在战争接近尾声的阶段喀喇汗国就派出了四万大军前来夺回喀什噶尔,并且于1000年成功夺取。吉哈德大军势如破竹地反攻并于一年后攻破了于阗。

于阗国王李圣天

之后大量的于阗佛教徒逃到山区,依靠有利的地形进行抵抗。在今日策勒县的博斯坦乡,有一座“四伊玛目麻扎”。这座麻扎的来源是于阗陷落以后,从布哈拉随卡迪尔来的几名伊玛目率军经过此地时,被名叫楚克·塔拉施德的于阗将领带兵伏击,当场全灭。卡迪尔汗为几名伊玛目举行了葬礼,将他们就地埋葬。同样是在策勒县,有一个村落名叫“乌尊塔特”,在突厥语中意思就是“长期坚持异教信仰的地方”。可见1006年于阗陷落后,于阗佛教徒的抵抗行动仍然持续了很长时间。但这些零星的反抗终究失败,伊斯兰教势力最终平定南疆。

从今天南疆还留有大量的佛教遗迹可以看出长达百年的宗教战争为南疆各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整个和田地区数百年的文化财产都在战争中毁于一旦。另一个结果就是南疆地区成功伊斯兰化。于阗的后裔也慢慢改信,到了12世纪当地的居民已经全是穆斯林了。相应的,原本遍布南疆的佛教塑像等以及也被普遍破坏。

而此次被起诉的爆炸案,其实就是当年战争的一种微缩版。在极端穆斯林看来,偶像是对真主的亵渎。这当然也不是近些年伊斯兰极端势力攻击“偶像崇拜”宗教的第一例。

最著名的佛教文物遭到极端伊斯兰份子破坏当属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对著名的“巴米扬大佛”的摧毁了。在世界关注的目光中,塔利班政权用炸药炸毁了这座53米高拥有1500多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

被炸毁前的巴米扬大佛

而最近最著名的破坏发生在叙利亚古城帕尔米拉落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之手后,一尊位于博物馆外、具有2000年历史的狮子雕像遭ISIS圣战士瞬间砸毁。阿卜杜勒卡里姆强调,根据ISIS放出的照片和视频,可以得知这座无可取代的“拉特女神之狮”,遭到摧毁。他说:“ISIS成员砸毁了‘拉特女神之狮’,这具独特的狮子雕像高3米,重达15吨”。

“拉特女神之狮”被毁前的照片

随着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发展,这种破坏其他宗教偶像的“小吉哈德”行为应该还会延续。但笔者衷心希望这种“小吉哈德”少一些,毕竟穆圣也说了“你们不要过分因为真主必定不喜欢过分者”。

责编:齐璇 PN109

凤凰历史精品栏目

进入栏目首页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号

用历史照亮现实
微信扫一扫

推荐阅读

  • 兰台说史
  • 重读
  • 观世变
  • 现代史
  • 近代史
  • 古代史